過去十年,互聯網深度影響了零售業的發展模式。當互聯網從消費端發力,線上零售一度高歌猛進。當線上零售走到瓶頸期,實體店開始從產業端提質增效,以線上線下融合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
近年來,實體經濟也是國家發展的政策扶持重點。分析人士認為,當傳統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重塑產業全鏈條,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創造出更高價值的產業形態。
產業互聯網加持之下,線下實體正在煥發全新的生機。今年以來,國美零售“家·生活”戰略持續出手,與大股東簽訂了租賃協議,租賃國美商都、鵬潤大廈和湘江玖號長達20年。其中國美商都和湘江玖號將開始打造“城市展廳”模式,完成線下實體生態的最后一塊拼圖。
補齊超大門店
從長遠來看,“城市展廳”業態從構思到實施,將補齊國美線下超大型門店這塊拼圖。國美零售CFO方巍透露,國美計劃在30-40個城市相繼打造出地標性的城市展廳樣板,城市展廳或將實現“一省一店”的部署,助力國家重點消費區域動能增長。
相比傳統購物廣場“以商品販售為中心”的思路,國美城市展廳將側重于“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在滿足用戶“家·生活”需求中各個方面的同時,更注重精神文化層面的體驗。城市展廳將與國美中型門店、小型驛站互取所長,助推“家·生活”戰略的高質量發展。
線下匯聚多業態 場景式“強體驗”附身
國美從2017年開啟“家·生活”戰略以來,通過多業態擴張與本地消費挖掘,將一家家原本只專注經營家電的“國美電器”門店升級成了“國美‘家·生活’體驗館”,匯集了家電展示與體驗,廚空間展示與體驗、家裝家居體驗以及綜合服務管家平臺,并打通了餐飲、休閑娛樂與秀場等“強體驗”場景,讓國美從單純的“賣貨”屬性延伸至服務屬性。
消費者來到“國美‘家·生活’體驗館”,并不一定是抱著消費的目的而來。有些人只是將其當做休憩的中轉站,在逛街逛累了的時候,來到廚空間品嘗一下精致的糕點,或者在全屋智能家居體驗區癱坐在沙發上,感受一下數字生活的美好與甜蜜。
國美在完善線下基礎設施之后,發現零售媒介還可以延展出多元化的上新場景,彌補因疫情防控造成的廠商新品滯后延遲。從國慶前到國慶后,國美已借助線上線下聯動開展了四期新品首秀計劃,不僅將新款數碼、國潮服飾等Z世代最愛的潮流好物展示在消費者眼前,部分尖貨還會同步進行發布會直播,實現邊發布邊下單的即時性消費體驗。
在國慶前夕,國美上百億規模的長期租賃協議落地,為第四季度開始打造北京與長沙兩處大型“城市展廳”奠定了基礎。在紫金財經近期撰寫的分析文章中表示,百億租賃的背后展露了國美重構人、貨、場的決心,加速形成線上線下雙平臺+自營/第三方外部供應鏈的“社交+商務+分享”的覆蓋全場景、全渠道的生態模式。
以實體門店為底座 強化微距服務能力
“我國慶特地來北京看天安門升旗,中途才想到要換一部拍照好的手機。”帶著全家人赴京旅游的徐先生表示,他在10月3日臨時從國美“真快樂”平臺下單了一部華為P50手機,填寫的收貨地址是下榻的賓館,沒想到國美居然在30分鐘內就送貨上門。這對于一向需要2-3天才能收到網購商品的徐先生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體驗。
實際上,國美在今年開始大力推廣“閃店送”服務,將全國的近4000家線下門店作為短途配送的“始發站”,既解決了傳統中長途物流配送的耗時問題,也簡略了同城物流“取貨”的步驟,優化成接單與派送兩個步驟。同時得益于高密度的國美線下門店覆蓋率,高效輻射以門店為中心、半徑1-5公里的社區和商圈,才“造就”了快至30分鐘的極速送達能力。
今年上半年,國美門店數量由3241家快速擴展至3895家,其中縣域門店數量迅速提升,似乎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拓展路線。在國美中期業績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中,國美零售CFO方巍透露:“截至6月末,國美縣域門店數量增至2556家,全國門店展示總面積高達511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國美線下門店不僅承載著展示、體驗與交付的作用,也可以鞏固國美物流的配送能力,實現中央倉和前置倉協同“加速”的作用。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即時物流作為新零售供應鏈的新基建,不但擁有千億級市場規模,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其中像國美這樣同時具備遠距倉儲(中心倉)、中距倉儲(中轉倉)和微距倉儲(門店倉)基礎設施能力的零售企業非常稀缺。
今年第三季度,國美喊出了共享共建零售共同體的倡議,其中就明確提出要釋放自有門店、真選供應鏈、物流運輸等基礎能力,開放與社會各界的合作,不僅要做開放式物流快遞服務平臺,還要做專業化的物流信息撮合平臺,夯實倉儲到末端的完整鏈條服務。從宏觀格局來看,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物流運輸,本質都屬于重資產運營模式;而國美巧妙利用門店資源反哺短途物流能力提升,極大強化了線下平臺的綜合服務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便與同行拉開了差距。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國美的一系列線下布局可以看出,國美正在加碼線下場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賦能線下體驗升級,與線上平臺形成強共振,或許會推動“家·生活”戰略走入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