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政府在綱要中明確指出:“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穩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換言之,無論是從頂層政策設計還是到具體舉措落地實施,國內大消費產業因發揮零售主體地位,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而以國美為代表的零售企業,秉持“用戶思維、平臺思維、科技思維、閉環思維”做服務型平臺,將供應鏈、物流鏈、數據鏈與渠道鏈(線上線下)等六大平臺能力融會貫通。不僅推動了“供產銷”的一體化升級,更實現了更低的價格,兼顧了更高的品質和更好的服務。
這改變了現有傳統模式下,品牌商與經銷商“營”、“銷”分離的現狀。比如上游生產商依托國美大數據&云平臺的賦能,可以在新品立項上更加“精準”的了解消費者訴求,繼而生產出更符合當下市場供需的產品。同時國美也不只負責產品銷售環節,而是更多的向產業鏈上游滲透,為生產商提供研發與生產所需的數據與資料,更加迎合個性化、實時化和交互化的市場消費需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在供應端,數字技術等方式正在不斷提升供應端產品的功能性,并以云平臺為紐帶形成新的供應生態;在需求端,各平臺正從單一的產品銷售,向線下體驗、產品售后等方面延伸,從零售商轉變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顯然,國美早已由單一的零售商轉向了“家·生活”整體方案提供商以及本地生活服務商,并加速朝著全零售綜合性服務商的轉型目標邁進。
對于零售業的未來發展路徑,盤和林也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他認為:“通過供需兩端發力,形成產品生態圈和用戶服務生態圈,在兩個生態之間進行融合,實現‘產品+服務’的供應模式和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態圈模式”。其實,這與國美提出的構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理念類似,都是讓零售業回歸到了產品與服務的初心,從而滿足消費者日漸增長的美好生活訴求。
在消費提質升級的大背景下,國美已由過去重度依賴家電品類,朝著全品類商品零售業務轉型,并逐步建立起了全場景、多業態、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的全模式、全鏈路、全零售的新型商業模型。當然,消費升級是個大文章,僅靠一家之力難以成勢,為此國美秉持開放包容的姿態,不但倡議共享共建“家·生活”零售共同體,還攜手全行業參與者共同打造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最終必將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脫穎而出,并撬動零售市場過千億的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