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帕孜麗婭,授權轉載發布。
今年上半年,魔幻史詩電影《指環王》重映后,雖有不少影迷大呼過癮,但在豆瓣評論區也出現了不少新差評,大多是批評影片過長、無聊,甚至不少人說這么長的電影沒看完就睡著了。
圖片來源:豆瓣
《指環王》的這些影評引發了一場原本就被不少學者關注到的問題的新討論——媒介的發展對大眾時間感知產生的影響。大部分人都認為,短視頻和倍速追劇的流行推動觀眾對慢節奏、復雜劇情越來越缺乏耐心。比起鏡頭下的場面調度,這屆觀眾似乎更易被激烈的矛盾、抓馬的情節和帶有爽感的人物吸引,而習慣了快節奏敘事后,要大眾再度回到慢敘事甚至正常節奏并非易事。
而大眾對速度的需求也促使平臺不斷調整播放模式,從前只出現在長視頻的倍速播放模式,也被應用在短視頻平臺里。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的用戶如今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倍速觀看短視頻。
小紅書倍速播放模式選項。圖片來源:小紅書
那么問題來了,大多數短視頻的時長也就十幾秒到兩分鐘不等,這么短的時間內都需要開倍速,用戶的觀看習慣真的被加速到這種程度了嗎?這樣的改變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媒介與人的關系,媒介環境學派強調的媒介塑造人也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也在改變媒介。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為大家解讀觸媒習慣變革下,對人們時間的感知會有何影響?當倍速功能成為“標配”,映射著怎樣的影像發展邏輯?
影像,一直在與觀眾需求賽跑比快
此前有學者統計過1935年到2016年的160部英語電影中的鏡頭長度,發現在30-4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平均鏡頭長度在10秒左右,而這一數值在2000年后降到了4秒。英國學者史蒂芬·弗朗斯也做過類似的研究,在對1997年至2016年內發行的好萊塢電影進行統計后,他指出,就電影院上映的電影來說,平均鏡頭數量大約是1000-1500個。這意味著在一部90分鐘的電影里,平均每5秒就會切換一次鏡頭。
這樣的鏡頭變化在系列電影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據統計,《鋼鐵俠1》的平均鏡頭長度是3.5秒,而這個數字到了第三部已經變成了2.5秒,因為影視制作者們也已經注意到,相較于以前,現在的觀眾越來越坐不住了。為了讓觀眾保持注意力,必須不斷刺激觀眾,讓觀眾保持新鮮感。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復仇者聯盟4》中,光特效鏡頭就超過了3000個。
電影院的沉浸式環境也有助于留住觀眾,但是當手機成為主要媒介后,多線程任務成為大眾常態,注意力越來越容易被分散時,平臺需要用各種方式留住大眾,這種方式可能既包括內容上的改進,也包括技術層面的改變,平臺的倍速播放就屬于從技術層面適應時代潮流。
因此,從影像發展變化來看,視頻的倍速功能可以說是與觀眾需求“賽跑”帶來的必然結果。
加快視頻時間的流動,是件讓人上癮的事
加拿大傳播學者哈羅德·英尼斯曾經在其代表作《傳播的偏向》中指出,傳播和傳播媒介都有一定的偏向,即口頭的傳播偏向和書面傳播偏向、時間的偏向和空間的偏向,不同的媒介在其偏向上有所差異。比如,有的媒介有利于信息在空間上的傳播,另一些媒介可能就更利于在時間上的傳播。
英尼斯創作這本書時的媒介類型相較于當下比較有限,因此他的關注點更多是在口頭傳播和文字傳播,以及戰爭前后廣播在宣傳上的作用,但是他的切入視角和關注點為媒介環境學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尤其是媒介環境對人及人類文明的影響,在后續的傳播學研究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短視頻作為一種媒介,早已對受眾的媒介選擇和使用習慣產生影響,并促使形成新一輪媒介系統依賴。尤其是短視頻的算法推薦,能夠根據受眾的不同心理需求推薦符合受眾期待的視頻,從而給受眾提供較高的精神體驗。因此,此前學者林昱君就指出,受眾對短視頻媒介產生依賴的重要動因是個人情感需求,短視頻能夠提供受眾情緒的共鳴以及情感的認同。
在短視頻的吸引機制和沉浸感之下,受眾習慣了快速識別內容、快速生成情緒、快速跳轉到新內容的循環,并能夠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中獲得娛樂性的觀感。而對速度的追求往往意味著對深刻的拋棄,這種拋棄同樣適應著快節奏、重效率的社會發展狀態,從而重構了視頻生態、社交形態、審美習慣甚至公共傳播圖景。
在追求速度的時代,時間被置于極其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做盡可能多的事情、掌握盡可能多的信息,成為了許多人思考且試圖解決的問題。而倍速觀看顯然就是其中一種解決方式。
當習慣了倍速觀看視頻后,受眾對速度的追求、對時間的感知也發生了變化。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在習慣了倍速觀看后,回到視頻原始速度甚至是現實生活后,覺得一切都變慢了。無法忍受變慢的受眾只能加快自己的步伐,順便將手機中的視頻1.5倍速調成2倍速。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短視頻的倍速功能出現的邏輯也是基于滿足受眾需求的考慮,即便是5分鐘以內的短視頻,對受眾而言依然不夠快,何況如果能用看一個視頻的時間看完兩個視頻,何樂而不為呢?說到底,加快視頻時間的流動,是件讓人上癮的事。
注意力分散時代,保留慢下來的能力
傳播學者羅伯特·哈桑曾在《注意力分散時代:高速網絡經濟中的閱讀、書寫與政治》一書中提到,信息傳播技術加速了時間、加速了社會運行,這使得意義的電子化再現開始以一種持續加速的節奏跳躍與流動,它拒絕停頓,拒絕遲滯,拒絕專注,拒絕反思意義的需要,這就進入了哈桑所說的“注意力分散時代”。
在這樣的媒介節奏之下,速度早已掙脫了鐘表的限制,也不再是現代主義之下的相對速度,而是進一步發展的“后現代時間”。在這種時間邏輯之下,可逆的線性時間遭受拷問,時間也不僅僅是個體感受,而成為一種嵌入在多重社會過程中的多元景觀。
所以一方面倍速觀看從長視頻蔓延至短視頻是整個媒介環境之下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又使媒介節奏進一步加快,二者互相推動,最終,速度消滅了內容也消滅了專注,持續而慢性的注意力分散狀態成為我們的常態,“我們與技術化的文字、書寫和閱讀的關系進入一個全新的、緊張的、充滿焦慮的階段。”
同樣不能被忽略的是拒絕和拋棄深刻帶來的影響。短視頻本身就被不少學者批評為“毫無精神意蘊可言的產品”,作為一個帶來即時情緒反應的媒介形式,短視頻不會承擔太多深刻性、反思性層面的內容,直觀化的表達和淺層化的主題使得受眾無需認真品讀就能輕松理解觀看的內容所要傳達的信息。
我們很難想象用倍速觀看費里尼、伯格曼等人的電影作品,因為我們知道這會直接影響我們對影片的理解,甚至很可能完全看不懂導演的創作意圖。但用1.5倍速觀看一個美妝博主的分享,并不會影響我們的理解,反而會讓我們有種節約時間的成就感。
因此,短視頻平臺選擇推出倍速觀看模式不僅是為了迎合受眾需求,也是因為清楚地知道平臺中的大部分內容,即便倍速觀看也并不影響受眾理解。
當然,在越來越多人追求速度之時,也有人在嘗試逆潮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試圖讓大眾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生活。
2013年,蔡明亮導演的作品《郊游》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時就曾引起不少觀眾的強烈不適,因為在這部電影中有的鏡頭長達11分鐘,更有一個長達7分鐘的固定機位機頭,簡直是在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畢竟對習慣了觀看幾秒鐘切換一個鏡頭觀眾而言,盯著一個幾分鐘之內都沒有明顯變化的鏡頭,堪稱是一種折磨。
但這種折磨可能正是導演想達到的效果,正如賈樟柯在《小山回家》的創作手記中寫到的:“當人們的視聽器官習慣了以“秒”為單位進行轉換的時候,是否還有人和我們一起耐心地凝視那些攝像機所面對的終極目標——那些與我們相同或不同的人。”
懷舊的人們可能會用悲觀的語氣哀嘆手機、短視頻給大眾生活帶來的沖擊:在追求速度的時代,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媒介讓受眾沉溺于直接刺激感官卻可能沒太多營養的內容里,并因為習慣了即時反饋而陷入注意力危機。
誠然,我們注定無法回到“過去”,但作為具有主體性的個體,我們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自己不過度沉迷于所謂的“高效”中,將播放模式調回正常速度,重新將視角轉向我們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在注意力分散的時代,保留一點慢下來的能力。
因為,深秋的藍天白云和金黃的葉子,能給予我們1.5倍速的短視頻無法提供的情感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