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范兒
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變成外星人時,很多人都沒發現。
太空艙門打開,他全身布滿青色山丘版的溝壑,右手從一位粉色皮膚的外星人臉上滑下,遲疑片刻,轉身離開。
右邊為杰夫·貝索斯,圖片來自:《星際迷航》
——作為星際艦隊官員在《星際迷航》電影里客串,可能是他離幻想的太空世界最近的一次。
為了讓更多幻想成真,三個月前,他卸任了亞馬遜 CEO,專注于他的私人航空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并乘坐著自己的火箭飛往太空,打破了首次太空載人飛行的記錄。
這次,他要再搞點大事情——在太空建一個商業空間站。
首個「太空樂園」要來了
之前,空間站都是在太空中作為「中間站」,供航天員長期工作生活,以及進行各種空間實驗及應用。
現在,藍色起源要打造首個在近地軌道的大型多功能商業空間站。
這個空間站名為「軌道礁」(Orbital Reef)。它依然有空間站的基礎用途,但它同時又成了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小型樂園。
在藍色銀河公布的方案里,空間站的基礎配置包括電源系統、核心模塊、生命棲息所、科學模塊和宇宙飛船。
它會帶你飛到距離地球 500 公里的太空中,這里面積約 850 平方米,和國際空間站差不多大,官方稱里面最多可以容納 10 人。
人數雖不多,但這里作為一個商業園區,有著多種混合用途:
可以進行可持續的太空運輸和自動化物流,降低傳統太空運營商的成本和復雜度。
可以進行前沿的科學實驗以及設備制造,里面甚至能種「太空蔬菜」。
它也是一個遙遠的度假勝地,有著大視野的窗戶,極具未來主義色彩,藍色起源說,空間站的人每天可以看 32 次日落和日出。
據說住在 B612 星球上的小王子,一天也可以看 44 次日落,藍色起源的空間站開始有點童話感了。
藍色起源也把人們在此的日常生活,作為了方案的重心。
這里還將包括由多個客人共享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例如辦公空間、太空花園、車輛港口、公用設施和其他生活便利空間。
聽起來,就跟「太空豪華酒店」差不多。
甚至,這里還可以拍攝「微重力環境」的太空電影。
平民宇航員練習漂浮在微重力環境中. 圖片來自:約翰克勞斯 / Netflix
它不像現有的太空旅行一樣,只是讓你上太空游一圈,然后回到地球。
「軌道礁」作為一個商業空間站的不同之處,真的能讓你在太空生活一陣子。
藍色起源設想的客戶,包括了各國政府、太空機構、企業家和投資者、科技公司、媒體和旅游公司以及普通游客等等,可以說非常多元化了。
圖片來自:Inc. Magazine
當然,這個大型項目,需要很多資金和能力支持,不是藍色起源獨立就可以完成。
他們和商業航天公司 Sierra Space 合資開發運營了這個大型項目。
藍色起源自己負責其中的核心模塊與系統、和可重復使用的新格倫號火箭發射系統。該運載火箭計劃 2022 年末首次升空,將運送建設空間站所需的硬件上太空。
Sierra Space 則負責大型綜合靈活環境模塊 (LIFE) ,作為空間站主要生活區,并通過其追夢者航天器運輸貨物,協助全球的機組人員往返空間站。
另外,這個空間站還得到了包括波音、Redwire Space、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 在內的航空航天合作方支持。
他們將在自己擅長的版塊各司其職。
比如波音就負責科學模塊,以及空間站的運營和維護工程,并利用 Starliner 載人宇宙飛船將機組人員和貨物運送到空間站。
不過他們的飛船近期遇到了很多問題,預計 2022 年中期才能進行關鍵試飛。
Redwire Space 將在此進行微重力研究、開發和制造,帶來新的科研成果。因為微重力下的生物物理現象不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所以這些新的研究成果將具有珍貴的價值。
另外,Redwire Space 還將運行該空間站的有效載荷操作和可部署結構。
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 則主要負責空間站內的日常操作,以及旅游的單人航天器,讓更多消費者能體驗太空行走的感覺。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則會提供相關的研究咨詢服務,并進行空間站的公共宣傳。
與這些航天領域重量級公司或平臺的合作,讓他們展現經過驗證的能力和技術,讓「軌道礁」有了更多落地的可能性。
藍色起源還表示,隨著未來規模擴大,會增加更多模塊,提供更多新的服務,包括空間租賃、硬件技術援助、機器人服務等。
它的背后有著廣闊的商業潛力和機會。
只是現在除了提案和宣傳視頻、CGI 模型等,藍色起源沒有透露太多具體信息,尤其價格方面。
而且,這個空間站耗資巨大,成本和風險也很高,需要多次安全發射才能讓人類前往。
「軌道礁」預計部署時間倒是有點眉目,官方稱是在 2025 年至 2030 年間,離我們并不遙遠。
相比之下,「軌道礁」仍是目前最有商業化可能的空間站方案。
空間站,也是「空間戰」
私人空間站的競爭持續在加劇。
就在上月,就有旅行者太空公司(Voyager Space)、納米拉克公司(Nanoracks)、洛克希德-馬丁三家公司表示,他們將合作創建「有史以來第一個自由飛行的商業空間站」——Starlab。
比起藍色起源的「軌道礁」,它的體積只有 340 立方米,比現在的國際空間站也小得多,可以容納 4 人,計劃于 2027 年開始運營。
開展太空商業,是人類進入太空生活的第一步。
而空間站是太空商業的極佳載體,也會帶動周邊產業的快速發展。
早在 1869 年,《大西洋月刊》就撰寫了一則關于「用磚搭建的月球」的文章,提出了空間站的概念,后來多個科學家也提出了空間站的構想。
但空間站的發展可以說是在幻想中沸騰,又在技術上消沉。
1951 年,沃納·馮·布勞恩在礦工周刊中刊登了他帶有環狀結構的空間站設計,
100 年過去了。
直到阿波羅 11 號飛船在 1969 年搶先登陸月球,蘇聯在與美國登月的太空競賽中落敗,因此,蘇聯才轉向了新的方向來展現他們的航天實力——空間站。
1971 年,蘇聯的首個太空站「禮炮 1 號」成功發射升空,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個空間站。
遺憾的是,3 名航天員 10 月 11 日返回地球時,由于返回艙上平衡閥異常打開,造成返回艙失壓,成員全部死亡。
而后美國在 1973 年發射了天空實驗室號空間站,并在空間站進行了一系列關于醫藥、地質、天文等方面的科學實驗。
圖片來自:NASA
蘇聯在 1986 年也跟了上來,發射了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接著持續發射不同模塊在太空組裝,1996 年建成了和平號空間站,一直工作到 2001 年。
最具有全球性意義的太空站,還是現在仍在運行的國際空間站。
它在 1998 年 11 月發射第一個模塊「曙光號功能貨艙」升空,接著國家分工建造、聯合運用,對它進行擴充和完善,國際空間站也成了國際合作進行太空開發的標志,由 16 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
2010 年,國際空間站正式轉入實用階段,它是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也是一個具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進行大規模多學科研究的空間實驗室。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但是,國際空間站的壽命也將盡,預計將于 2028 年至 2030 年退役。
這些航天航空機構百年來的的研究和探索,也為當下太空商業化打下了足夠的技術基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直在鼓勵一個商業化的繼任者,來取代老化的國際空間站,他們也會為此提供資金。
據悉,53 家公司和組織已表示對商業近地軌道空間站計劃感興趣。
圖片來自:REUTERS/Isaiah J. Downing
空間站熱潮,讓我們離太空更近了
多個研究分析表明,私人空間站很難在不久的將來實現收支平衡,但當下的太空經濟發展太快了。
因此,政府和眾多私人航天航空公司各方協作和聯手,讓更完善的未來空間站盡快面世。
藍色起源的「軌道礁」空間空間站,就是接任國際太空站的潛在候選者之一。
消息公布后,聯合方 Redwire Space 的股票也迅速飆升,兩度熔斷,漲幅最高達到 32%,可見人們對此的關注與期待。
圖片來自:Redwire Space
當然,它眼前的競爭對象也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家航天航空公司合作創建的 Starlab,還有 Axiom Space 已獲準啟動建造一個自由飛行基地。
圖片來自:Axiom Space
該基地將首先連接到國際空間站,后面發展新的空間站就順風順水了。
圖片來自:Phillipe Starck 設計的 AxStation 內部效果圖
另外一個勢如破竹的空間站制造者,就是中國的「天宮號」空間站。
今年 4 月份,長征五號 B 火箭點火升空,將我國的「天和」號核心艙成功送入軌道,標志著我國進入獨立自主建設空間站階段。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對接,3 位中國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
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2021 年和 2022 年我國將接續實施 11 次飛行任務,2022 年就可以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
美國宇航局(NASA)曾在一份聲明中,將當前時刻描述為「載人航天的復興」。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飛往太空,并在太空飛行中做更多事情,這也吸引了更多人前往近地軌道上開展更多活動,市場也正不斷增長。
政府和眾多私人航天航空公司都參與進來,將讓「空間站之路」變得更熱鬧,也讓商業化的空間站更快速發展和落地。
當然不可忽視的問題,比起資金,更大的障礙可能是執行。
我們需要所有航天航空設備真實落地、安全可靠,需要它們可以常規且更經濟地飛上太空,需要構造更成熟的商業消費空間……
軌道組裝公司 OAC 的 太空酒店「旅行者」(Voyager Station)
而且現在,我們還在快速探索火星和月球的路上。
近地軌道的空間站,是我們和宇宙萬物連接的關鍵點,是太空探索的一切開始的地方。
它讓我們的技術和未來能穩定向太空延展,也揭示了我們在地球上肉眼可見的局限性。
好的一面是,它正前所未有地被重視起來。
畢竟,我們需要一個離家更近的太空目的地,也需要這個地方從科幻走向現實,走到每個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