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形勢趨緩,全球新興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需求正逐漸升溫。作為國內出海企業的代表,傳音控股通過本地化運營打造了相對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業務取得扎實進展,獲得了非洲、南亞等地區用戶的青睞。
全球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供應鏈或是成敗關鍵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10月發布的全球季度手機跟蹤報告顯示,預計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1年將達到13.8億部,比2020年增長7.7%。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屆時出貨量將達到14.3億部,同比增長3.8%。
龐大的手機出貨量意味著市場需求的釋放與滿足,這對廣大手機廠商、品牌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在于,當前幾乎任何商品都是在全球化的供應鏈下生產的,手機的芯片和鏡頭等元器件一般都由多個國家的公司共同生產,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手機的出貨就會受到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尤其受疫情影響,海外新興市場用戶對于能夠實現遠程連線、購物的智能手機的需求進一步加大,這極大地考驗著手機品牌的全球供應鏈能力。
從傳音發展進程來看,其數年如一日地深耕非洲市場,搭建了成熟的經銷商體系和售后體系,更依托國內供應鏈優勢,將“非洲模式”復制到其他新興市場,最終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匹配目標市場的供應鏈體系。出色的供應鏈體系以及日趨完善的管理機制,最終都化為傳音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助力其馳騁海外新興市場。
供應鏈優勢,源自傳音本地化運營實踐
自成立以來,傳音控股致力于成為新興市場消費者最喜愛的智能終端產品和移動互聯服務提供商。
為了達成這一企業愿景、收獲海外新興市場用戶信任,傳音控股堅持實施本地化運營戰略,圍繞消費者的需求研發產品、完善服務。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進入非洲市場之初,傳音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針對本地消費者的膚色和面部特征,專門開發了深膚色面部特征點及人臉屬性檢測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了非洲版的美顏和濾鏡,使深膚色用戶的影像也能呈現足夠的立體感,最終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之后,通過本地化運營戰略,傳音一步步打開非洲市場,并積累了豐富的市場數據和研發經驗。在這個過程中,憑借規模及品牌優勢,傳音在采購環節與供應商建立了穩定友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實行供應商考評體系和嚴格的采購審批制度,在降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的同時,保證了原材料的品質和交期。
不僅如此,伴隨著傳音在海外新興市場的不斷發展,本地化運營的思維逐漸被植入到了供應鏈建設和管理過程之中。
一方面,依托國內技術優勢,傳音積極推動國內手機零部件供應商出海建廠,進一步增強了采購及時性與穩定性。另一方面,為了滿足不同國家消費者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傳音控股搭建了多元化的柔性生產線,具有多品種、多批量的生產環境,能及時滿足本土化需求。比如,傳音在埃塞俄比亞、印度、孟加拉國等地設立工廠,不僅能對于市場需求進行快速響應,更帶動了當地就業及生產配套設施建設。最終,快速的市場響應及柔性化生產能力使得傳音在新興市場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進一步構筑市場進入壁壘。
此外,傳音還特別重視物流網絡建設,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銷售市場聯動、中央物流與區域物流優勢互補的物流配送體系。目前傳音控股在迪拜、埃塞俄比亞、印度、孟加拉國等海外國家或地區設立物流倉,綜合運用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能夠實現非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產品及原材料的快速交付。
圍繞本地化運營,傳音控股搭建起了成熟且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并最終打造了傳音獨特的“手機+移動互聯服務+家電、數碼配件”的業務新生態。未來,傳音將繼續挖掘并滿足新興市場人民被忽視的需求,邁入更廣闊的新興市場,盡可能多的人盡早享受科技和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
備注(點擊可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