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旬,工信部啟動了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并召開了互聯網平臺互聯互通行政指導會。本月,新京報以《巨頭互聯互通“拆墻”記》為標題,復盤了近兩個月各大互聯網平臺的“拆墻”進展,結果顯示各大平臺僅開放了部分外鏈。而率先提出共建“家·生活”零售共同體的國美,通過共享共建的的方式不僅開放了全部數據鏈,還開放了供應鏈與物流鏈,站在比互聯互通更高的維度賦能全行業。
對C端消費者而言,互聯互通可降低交易阻礙,形成交易線索與商品信息流的自由流轉。而對B端商戶而言,互聯互通可以擴寬商品信息流的觸達人群,實現社交化裂變。今年以來,國美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的信息流轉與分發能力,將海量第三方商家的商品信息進行篩選后,再定向推送給潛在需求者,使得供需兩端的觸達路徑更短,轉化率更高。
除了在線上平臺發力外,國美還依托真選供應鏈與安迅物流,構建了涵蓋家電、食品酒水、美妝個護等七大類目的整合型供應鏈物流網絡,并與京東、拼多多、怡亞通等同樣具備供應鏈物流網絡的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實現了多方供應鏈、物流鏈與數據鏈的有機融合。
在今年第三季度,國美與怡亞通的強強攜手被傳為業界佳話,雙方不僅在營銷、渠道、研發等資源上進行整合,共同孵化新國貨品牌,國美還有望依托怡亞通覆蓋全國18個自貿區的全國性保稅物流網絡,將高品質、低價格的真選商品賣向全球,從根本上提升了行業效率,降低重復性成本。
在前不久的國美媒體交流會上,國美創始人黃光裕金句頻出,他表示:“在互聯互通背景下,不管是商品、流量還是招商模式,基于國美共享共建平臺,大家的信息都是打通的”。因此國美不僅擺脫了單純零售商的角色,變成了一個互聯互通、共享共建的開放式服務平臺,既對C端的消費者提供服務,又對B端的大小商家提供服務。
為了強化六大平臺之間的協同力,近期國美通過協議方式拿到了國美家、打扮家、安迅物流、國美窖藏與共享共建五大公司為期三年的管理權,打破了各平臺公司之間的封閉性,實現了全方位的戰略協同。國美零售CFO方巍認為,五大資產代管會為國美零售上市公司產生萬億流量、千億估值增量與百億平臺收入,使得國美零售的底層估值邏輯發生變化。
包括高寶證券、帝峰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也認為,五大業務托管除了可以為國美帶去上限28億的管理服務顯性收入外,還會為其帶去千億估值的隱性增量價值,并且國美已建立了一種全場景、全鏈路、全服務、全模式、全共享的新型商業模型。而讀懂財經研究所更指出國美的這套新型商業模型是“熊彼特經濟增長模型”,即以破壞式創新實現經濟的爆發式增長,實現資源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繼而穿越經濟周期。
縱觀零售行業過去數十年的發展史,每隔十余年就會產生一個顛覆性變革,行業也會迎來一輪大洗牌。而國美手握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這張王牌,顯然已經蓄勢待發,領先了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