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百度和教育部教指委聯合舉辦的第25期高校教師AI培訓班,暨全國人工智能系列高級研修班正式開課, 來自全國74所高校的百余位一線骨干教師參加人工智能知識與實踐課程培訓。清華大學出版社計算機與信息分社社長魏江江、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高小鵬教授、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等嘉賓出席。
中央民族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科研副院長宋偉(右)、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中)、百度高校合作部總監李軒涯(左)
高小鵬在開班儀式上表示,面向新工科教育,國內人工智能師資培訓最重要的是要將理論和實踐結合,進行實踐教學,幫助老師回到學校里就能開設課程。
截至目前,百度已培訓了超過700所高校的3000多位講授AI課程的一線教師,幫助老師們優化人工智能相關專業課程和學生實踐應用平臺,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高小鵬教授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主要領域,當下社會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攀升。但面對人才缺口,學校在AI人才培養上存在師資隊伍不足、缺乏AI實踐平臺兩大痛點。
多位高校負責人表示,現在大學不僅沒法快速擴充人工智能專業師資,還要面對教師人才流失的問題,不少高校教師選擇離開校園進入企業。留在一線從事人工智能教學的老師們也犯難,如果課堂上只講技術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更別說消化和應用。而且,人工智能開發實驗的底層數據樣本很少,沒有辦法支持開發實驗。解決人工智能教育師資短缺這個“牛鼻子”問題,重點是要放大現有教師的生產力,同時與科技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解決缺少項目的問題。
2011年,百度提出開放研究計劃,布局“人工智能+X”復合型人才培養。10年來,百度聯合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面向全國高校相關院系專業教師,舉辦人工智能師資培訓。一方面,和高校教師分享前沿的企業應用案例,幫助高校老師豐富人工智能的教學課堂;另一方面,校企聯動,將百度的大數據模型用于支持開發實驗的底層數據,提高人工智能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2021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CTO王海峰宣布成立“百度松果學堂”,以自主研發的開源平臺百度飛槳為依托,融合AI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技術競賽、產業實訓、科研基金,打造AI人才培養平臺。截止目前,百度已經培養超過100萬人工智能人才。2021年10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參加北大新工科國際論壇時稱,“未來5年,百度將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
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主任蘆碧波從2018年開始,多次參加百度師資培訓和教育部新工科聯盟聯合舉辦的AI人才課程培訓,還邀請院系的其他老師一起參加。蘆碧波表示:“因為大環境對人工智能的重視,自己想提高,而學校并沒有很好的資源能支持我學習所需知識。華為被封鎖事件,讓我切身感受到技術自有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培訓上吸收到最前沿的實踐信息,再結合飛槳平臺的深度學習、核心訓練和開發模型,學生不僅學得快上手也快,這都直接體現在我們的研發成果上了。”在上了百度AI師資培訓課程后,蘆碧波推動了百度和河南理工大學簽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協議,還在學院里開設了飛槳平臺的公選課,從傳授知識到實驗研發都全力推動AI人才的培養。
除蘆碧波外,還有許多高校教師在百度師資培訓的幫助支持下,返校順利開課。截至目前,百度師資培訓與高校共建課程達近500個。
高校教師們線上參與百度師資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