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性能對用戶體驗、留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開發者是不是被這樣吐槽過,“這個 APP 怎么這么大?”、“怎么一直在 APP 封面圖轉悠,點不進去”、“進入詳情效果有些卡”、“用 4G 使用你們的 APP,我的流量有點不夠啊”等等,這些問題都直觀反映出,一個體驗良好的應用,只有功能健全還不夠,以下是我在性能優化上總結的幾點:
啟動速度優化
流暢度優化
資源優化
內存優化
APK 體積優化
今天先聊聊,啟動速度的那些事
應用啟動流程
冷啟動
從點擊應用圖標到UI界面完全顯示且用戶可操作的全部過程。
特點:耗時最多,衡量標準
啟動流程:Click Event -> IPC -> Process.start -> ActivityThread -> bindApplication -> LifeCycle -> ViewRootImpl
熱啟動
因為會從已有的應用進程啟動,所以不會再創建和初始化Application,只會重新創建并初始化Activity。
特點:耗時較少
啟動流程:LifeCycle -> ViewRootImpl
因此判斷應用啟動速度的的標準是冷啟動的速度,即殺掉應用后重新啟動的速度,此項主要是和你的競品對比。
不應在 Application 以及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回調中做任何費時操作,具體指標大概是你在 onCreate,onResume,onStart 等回調中所花費的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 400ms,否則用戶在桌面點擊你的應用圖標后,將感覺到明顯的卡頓。
冷啟動分析及優化方向
冷啟動涉及的相關任務
冷啟動之前
首先,會啟動 App
然后,加載空白 Window
最后,創建進程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系統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無法直接干預的。
隨后任務
首先,創建 Application
啟動主線程
創建 MainActivity
加載布局
布置屏幕
首幀繪制
通常到了界面首幀繪制完成后,我們就可以認為啟動已經結束了。
下面是官方文檔中的啟動過程流程圖,顯示系統進程和應用進程之間如何交接工作。實際上對啟動流程的簡要概括。
優化方向
我們的優化方向就是 Application 和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這個階段,啟動中的系統任務我們無法干預,能干預的就是在創建應用和創建 Activity 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性能問題。這一過程具體就是:
Application 的 attachBaseContext
Application 的 onCreate
activity 的 onCreate
activity 的 onStart
activity 的 onResume
activity 的 onResume 方法完成后才開始首幀的繪制。所以這些方法中的耗時操作我們是要極力避免的。 并且,通常情況下,一個應用的主頁的數據是需要進行網絡請求的,那么用戶啟動應用是希望快速進入主頁以及看到主頁數據,這也是我們計算啟動結束時間的一個依據。
U-APM 在啟動優化上的應用
以前使用友盟統計來分析 App 日活、埋點等數據,發現友盟推出的 U-APM ,趕緊來嘗嘗鮮。
U-APM 是友盟+推出的 App 穩定性監控、性能監控和云真機測試平臺。通過輕量級的集成接入即可擁有實時、可靠、全面的應用崩潰、ANR、自定義異常等捕獲能力,及卡頓、啟動分析等性能能力,支持多場景、多通道智能告警監控,幫助開發者高效還原異常、卡頓用戶的訪問路徑和業務現場,縮短故障排查時間。就啟動分析這項能力來看看,U-APM 都做了什么。
U-APM 支持啟動趨勢分析、慢啟動分析、啟動崩潰分析。
啟動趨勢分析
啟動趨勢較為直觀的展示應用啟動耗時的平均值、分位值、區間分布等數據,以及啟動階段的性能分解數據,也能分析出,多版本迭代后,啟動時間的分布狀況。
慢啟動分析
慢啟動分析,有助于開發者追根溯源,該功能展示慢啟動情況的占比以及慢啟動設備列表,您可以在啟動設置中自定義慢啟動的劃分,默認首次啟動/冷啟動超過3秒為慢啟動,熱啟動超過1秒為慢啟動。
冷啟動階段的慢啟動分析,直觀表現出慢啟動比例以及慢啟動平均耗時。
慢啟動分布,直觀表現出,慢啟動分布的設備、系統、運營商、版本、渠道、地域。
啟動崩潰分析
歸納啟動階段中出現的崩潰信息,支持劃分首次啟動、冷啟動、熱啟動狀態下的崩潰,默認啟動耗時上限為8秒,超出時間的崩潰不被劃分至啟動崩潰。
這對減少應用啟動時間,提供了巨大幫助,官方已提供Demo
總結
移動端性能優化環環相扣,啟動時間優化也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U-APM 的出現,無疑是開發者的福利,幫助開發者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至于 U-APM 其他功能,可以登錄 官方網站 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