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黃小曼,授權轉載發布。
直播帶貨從2018年崛起,到如今不過三年有余,直播帶貨江湖卻早已翻天覆地。李佳琦、薇婭穩坐帶貨一哥一姐地位,各路明星與一眾網紅搶占直播間,就連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互聯網大佬也在創業受阻時,盯上了直播帶貨。
01
互聯網大佬走下“神壇”
直播帶貨風風火火,主播們用一個個數字盛宴將“直播帶貨易賺錢”的概念,滲入人心,誰不想在直播帶貨這塊蛋糕上品嘗下甜頭呢?
最近,被很多人感嘆“敬你是條漢子”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在11月7日晚上的直播中,宣布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并將會和幾百位新東方的老師通過直播帶貨農產品,打造現代農業。
11月11日晚,俞敏洪再次出現在抖音直播間,不過這一次直播俞老師還未開始他的農產品銷售,而是與觀眾們談論大學生學習和職場生活中的那些事,期間在小黃車掛上了四六級真題、考研全程班、新概念英語等鏈接,價格從9.9元到2629元不等。
盡管這場直播,無論是直播間設備還是俞老師本人,都略顯生澀,但并不乏支持者。當晚觀看人次數達141.9W,奈何銷售額只達11.33W,離俞老師昔日下屬羅永浩老師上億元的銷售額可謂差之千里。
自2006年離開新東方后,羅永浩便走上了“創業維艱”的道路,一度成為“行業冥燈”,并最終欠下6個億的債務。
為償還債務,2020年4月,羅永浩用3個小時逾1.1億的交易額,4800W+的觀看人次數,開始了抖音直播帶貨之路。
與俞老師直播評論里的“支持”相比,那時候第一次走進直播間的羅老師卻要直面“譏諷”。
當然,現在的羅老師已經成為了抖音直播帶貨“元老杰出代表”,隔壁同樣栽在創業上的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老師更是直接將其視為“榜樣”。
早在2020年6月,李國慶就在淘寶開始嘗試直播,并最終以12.94W賣出了自己的午餐一小時,而早晚讀書的季卡則賣出17.43W。
戰績不賴,但李國慶老師卻選擇轉戰抖音直播。今年4月份,還主動做起了帶貨主播,賣的是曾被老藝術家潘長江所說“這里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的白酒。
為了當好帶貨主播,李國慶老師不惜自揭傷疤,自嘲“什么企業家,企業沒了,家也沒了”“叫我慶子叫我老李”。
還將此前“搶公章”的舊事拿出來作梗。10月14日,#李國慶將當當公章掛在褲腰上#登上微博熱搜,話題熱度飚至1.1億。隨后,李國慶老師還在抖音發布視頻,將褲腰帶上的公章換成白酒,為自己的白酒帶貨博取流量。
甚至在線喊話俞敏洪老師:論百貨,還得跟我學。百貨尤其是酒啊茶呀,這里面水很深,千萬別把一世英名搭進去。
互聯網大佬們紛紛入局直播帶貨,圖的是什么?
02
互聯網大佬直播帶貨,掉價嗎?
直播江湖里,從不缺傳奇。只是作為初代互聯網大佬的李國慶,竟然也要在直播間掀起衣服給觀眾看褲腰帶,難免令人唏噓。
根據抖查查數據顯示,李國慶近30天的總銷售額為2401.40W,目前單場銷售額基本在100W+,最高一次在10月30日,銷售額達856.40W。
按照這個銷售額數據,不知明年李老師年銷售額30億的目標能不能完成呢?
比起李國慶老師的“大言不慚”,羅永浩老師這幾年一直在勤勤懇懇地直播。如今羅永浩的“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單場銷售額基本穩定在1000W+,最近一次銷售額破億是在10月31日。在其近30天的直播里,總銷售額為6.68億,遠遠高于李國慶老師的兩千多萬。
數據來源抖查查
今年10月份,羅永浩“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更是以5.6億的GMV位列抖音第一。即便如此,羅永浩老師直至今天也仍在努力掙錢,替公司償還債務。而在這之前,羅老師已經還清了4個億。
盡管大佬們在銷售能力上參差不齊,有人天賦異稟,有人正在適應,但他們對直播的“努力”程度倒是有目共睹。在不斷內卷的當代,他們陸續下注直播,到底是看上了直播什么?
首先是順應趨勢使然。
主觀上,大佬們開啟帶貨直播,大多是因為自身的事業遭遇了挫折,不得不搞些副業。但客觀上,我們可以從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上感受到,直播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所以,人們的態度已經從當年對羅永浩直播滿懷質疑,轉變為支持買單,甚至喊話黃光裕也是時候走進直播間了。
據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3.84億,占網民整體的38.0%。據易觀數據的《2021年上半年直播電商行業洞察》報告顯示,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萬億。
這些數據都展現出一片直播藍海,吸引著更多人揚帆出海。
其次是直播本身的優勢。
早些年,直播在不少人心目中常常位居內容鄙視鏈底端。所以,當過去叱咤風云的大佬們走進直播間吆喝賣貨的時候,反差感油然而生。這種反差感能夠帶來關注的流量、共情的銷量以及更生動的情感連接,進而打造出能讓消費者買單的IP人設。
相比圖文、短視頻,直播是更快、更直觀的內容輸出形式,所以能夠和粉絲建立起更立體、更飽滿的聯系。后續,無論大佬們想東山再起,還是想轉型換賽道,直播聚攏的粉絲群體將成為另一個流量池,對其本人和背后的品牌都有助益,甚至培養出消費信任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直播對于大佬們來說,除了是度過困境的船只,也是另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
同時,隨著互聯網平臺的不斷發展,直播的門檻和成本也隨之下降,還有什么創業形式能夠做到這樣的成本收益率呢?
基于如此種種,大佬們或是不得不,或是主動地加入了直播大軍。
可直播的競爭日趨激烈,且不說李佳琦、薇婭穩坐頭部,中腰部的主播也在奮起直追。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主播人設差異的優勢或許會被弱化,最終還是回到了商品的質量、價格上。
這也意味著,未來還有一輪大浪淘沙,留給大佬們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