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已由產品競爭,逐漸轉移到供應鏈競爭,供應鏈也迎來轉型變革的最佳時機。在互聯互通的時代,產品的質量保障需要企業上下游各方的共同合作,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導致產品質量問題。
企業供應鏈面臨的普遍挑戰
近些年,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增強現實等數字化技術的出現,企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需要重新審視并優化其供應鏈與運營能力,積極開拓新模式、新業務、新產品、新服務,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對于關注供應鏈的企業來說,挑戰來自兩個方面:
企業外部挑戰
包括來自競爭對手、市場環境、不可預測事件等對供應鏈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受近期疫情、國際貿易爭端等事件的影響,很多跨國企業出現了停工停產、庫存積壓等問題。
2、企業內部挑戰
來自包括客戶、銷售、庫存等方面,如何了解客戶?客戶喜好是什么?怎樣讓客戶滿意?如何對未來銷量進行把控?什么時候開展促銷?怎樣避免缺貨發生?如何設置安全庫存?
如何高效解決挑戰?
企業自身可以遵循以消費者為中心,將供應鏈看為一個整體去優化,建立全供應鏈實時信息反饋管理機制,通過BI和AI等技術聯合,打造智能供應鏈,為未來自動采購補貨,自動制定排產計劃,自動下達配送任務等方面的應用建立良好基礎。
智能供應鏈的基礎是數據化運營,數據化運營需要建設數據技術平臺。永洪科技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全面覆蓋數據分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采集、清洗、整合、存儲、計算、建模、訓練、展現、協作等,讓用戶可以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完成全流程數據分析任務,極大降低了實施、集成、培訓的成本。
平臺確定后,企業可以實現全流程的數據打通,內外部數據的融合利用,基于目標和業務實際進行分解,來構建完善的分析指標體系,以實現智能化為目標,不斷完善優化平臺。
除此之外,還需將數據化的運營方法落實到供應鏈的各個管理和業務環節中。總之,就是要通過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形成業務和技術雙方面的合力,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
供應鏈管理建設目標和方法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商品配送合適的數量到合適的位置。
具體分為如下四個方面:
1、通過供應鏈管理縮短現金周轉時間,供應鏈環節是資金周轉率的決定性環節。
2、實現盈利增長,以共贏策略,尋找整體供應鏈中最優解,減少生產和庫存中的損耗。
3、通過AI預測算法,打造需求、營收、成本預算的預測分析,精準評估供應鏈整體能力。
4、降低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
一個好的供應鏈和一個卓越的供應鏈的關鍵差別在于:企業能否有效的進行監控、預警、預測與優化。
對于整個供應鏈來說,需求預測是源頭,能將未來市場需求的波動情況反映出來。企業要想制定精確的需求預測計劃,就必須通過建模來實現。一個有效的供應鏈計劃系統是企業所有計劃與決策集成的結果,包括庫存計劃、設備管理、需求預測、資源配置、生產作業計劃、采購計劃、物流需求等。
計劃形成后,企業以各個工廠的產能情況為依據制定生產計劃與排程,保證生產過程有序進行。這個環節企業要對訂單、庫存、產能、調度、成本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平衡,借助數學模型、優化和模擬技術解決商品生產及供應方面的問題。
需求和計劃確認后,就需要對需求產生、采購、訂單、物流以及協同的各個環節,通過大數據對其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更加清晰地把握庫存量、訂單完成率等情況,通過預警等進行供求調節,制定新的策劃優化。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將客戶所需要的正確的產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和正確的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這就決定了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供應鏈增值最大化。那么關注供應鏈的企業應如何實現對供應鏈的深度科學管理?
永洪科技給出供應鏈管理分析架構如下:
整個架構中主要是通過整合底層來自企業內部的采購、庫存、生產、物流、銷售、客戶的數據,在上層搭建數據模型,模型搭建好后對不同主題數據進行分析,分析還需通過量化內外部績效的方式實現,最終形成指導業務的決策。
供應鏈績效是圍繞供應鏈的最終目標,對供應鏈所包含的各個部門、環節,進行的生產前、生產中和銷售后整個環節進行的一個系統整體的分析評價。準確的說,它是對整個供應鏈的系統運行績效、供應鏈各個環節的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所做出的評價,可以從客戶、時間、成本、效率四個方面給出的評價:
客戶方面以創造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為目標,主要評價指標包括客戶保有率、客戶滿意度等;
時間方面主要測量對用戶要求的反應能力,主要評價指標包括裝運時間、送達運輸時間;
成本方面主要是以供應鏈總成本為考量,主要評價指標包括訂貨完成成本、原材料取得成本等;
效率方面主要關注周轉和交貨的及時率,主要評價指標包括產銷率、庫存周轉率等。
在已經了解了供應鏈績效體系之后,如何來管理供應鏈?結合永洪科技供應鏈管理分析架構,我們以供應鏈的關鍵環節采購、庫存為例,來了解企業如何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運營。
采購主題
采購業務面臨的痛點通常包括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容易產生采購人員拿回扣等問題;同時各采購環節存在溝通壁壘,出現問題難以問責,且人員變動會對采購業務造成較大影響;多為事后控制,使企業承擔較高的庫存風險。因此要想優化采購可以從成本、品質、供應商、效率、服務方面考慮,指標體系如下:
舉個具體的采購優化場景:假如今天是5月23日,作為一名采購經理,你需要作出以下思考和決策:哪些商品型號/物料今天需要下采購訂單?下給哪家供應商?下多少數量?供應商有多大可能延期交貨?通過永洪BI采購管理看板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看板如下:
通過看板可以幫助采購經理及時了解哪些物品需要采購;智能預測庫存變化,可實現供貨周期內低于安全庫存時智能預警,提醒采購經理需要及時補貨;同時還可以了解供應商的信息,包括是否空閑、歷史交貨準確率等情況;還可以獲取下單建議,幫助采購經理實現智能化的決策。
庫存主題
庫存業務面臨的痛點包括庫存信息不透明,關鍵數據缺失、滯后、不準確,使管理層不能直觀從各維度了解當前庫存的狀態,導致盲目訂貨造成庫存積壓,資金占用多,存在物資浪費、成本增加的風險。
庫存管理的目標是在降低庫存成本的同時,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具體策略包括減少庫存周轉時間、增加庫存的透明度、降低庫存持有成本、提高預測準確度。我們給出的具體指標體系如下:
以成品倉儲分析為例,可以從庫存數量和庫存容量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
(1)倉庫中有多少成品?哪些SKU在倉庫中的數量超過80%?哪些SKU呆滯比較多?
(2)各分公司成品庫存的數量有多少?哪些SKU呆滯比較多?
(3)跨庫調撥的庫存數量有多少?頻次如何?
(4)某段時間范圍內成品的發貨數量有多少?發貨頻次如何?
(5)欠貨的成品SKU的欠貨數量是多少?占比如何?欠貨成品在各時間段的入庫進度怎樣?
(6)那些型號的產品經常發生退貨?退貨的區域在什么區域嚴重?退貨的原因是什么?
(7)倉庫的容積率如何?未來一周能承載多少成品入庫?
(8)倉儲從入庫到發貨的工作效率如何?哪些環節或人員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通過永洪BI實現的成本庫存管理看板如下:
通過庫存管理的看板,能還原庫存體系原貌,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同時通過問題的挖掘分析,對現有的庫存體系進行優化,衡量、傳遞合理庫存信息,保障采購、生產、銷售的正常運行。
實現科學的管理供應鏈應首先做到供應鏈的數字化,想要業務數字化,BI是第一步。
通過BI可以帶來四個方面的價值:
1、對供應鏈中采購、庫存、生產、銷售環節進行業務監控,及時發現業務中的風險。
2、當發現業務問題的時候,要進行問題診斷,找到問題的原因,及時改進業務問題。
3、利用科學的模型算法實現對業務未來走勢的預測,包括銷售預測、庫存預測等。
4、幫助管理者形成決策支持,打破憑經驗決策結果的方式,以數據為支撐,提高整體決策水平,為業務帶來助力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