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北京,在IDTC2021浪潮存儲數據科技峰會上,浪潮信息重磅發布新一代G6存儲平臺,全面升級集中式存儲、分布式存儲系列產品,圍繞智慧時代客戶對數據存儲的需求,聚焦安全、可靠、經濟、高效四個方面,更好地支撐客戶的各種場景和應用,幫助客戶強化數據基礎設施。
浪潮信息總裁彭震
浪潮信息總裁彭震表示,“目前,浪潮信息圍繞智慧計算戰略,正在構建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浪潮存儲的表現非常亮眼,以超過100%的市場增速高速成長,市場占有率已經位居全球前五、中國前二。希望借助G6新一代存儲平臺,加速存儲業務增長,成為浪潮信息的另一座高峰,早日成為中國存儲市場第一。“
在國際權威機構SPC(存儲性能委員會)的SPC-1性能基準測試 中,浪潮連續6次完成性能全球第一的挑戰,目前保持從集中式全閃、分布式全閃細分市場到總榜性能全球第一。
憑借強大的產品力,浪潮存儲的市場表現也昂揚向上。2020年,浪潮是業內連續四個季度增長率超50%的唯一廠商,以20倍于業界的增速領跑中國市場,目前銷售量穩居中國前二。
國際分析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浪潮存儲在全閃存存儲、分布式存儲兩個領域分別取得了60%和100%的高速增長,成為全球增長最強勁的廠商,晉階全球前五。2021年第二季度,浪潮存儲出貨量保持全球前五。
Gartner在2020年11月公布的《全球主存儲魔力象限報告》中,浪潮存儲因為前瞻性和執行力的提升,從利基者象限晉級到挑戰者象限,是該報告中唯一實現象限跨越的存儲廠商。
浪潮信息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
浪潮信息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表示,“新一代G6存儲平臺,在保證高端技術品質的前提下,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統一平臺和一致化體驗,幫助用戶存好、用好、管好數據,充分發揮數據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助力行業用戶加速數字化轉型。
存儲即平臺能力是浪潮存儲的特色優勢。在硬件層面,通過模塊化的能力共享,浪潮存儲在縱向保證存儲產品體系的統一性和領先性;橫向業務層面把浪潮在人工智能、異構加速、開放計算領域的領先技術無縫承接。在軟件層面,浪潮讓一套平臺可以提供文件、塊、對象、大數據等多種服務;從低端、中端到高端實現統一平臺管理,多種產品實現一套應用體驗;同時通過智能算法,實現智能的資源分配和故障預測。
浪潮存儲堅持全棧自研,從部件及器件、存儲整機、存儲底層軟件、集中式及分布式存儲軟件、存儲管理軟件五個層面全面積累技術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領先的產品和高效的技術支持。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數據成為企業和機構最重要的資產,業務發展對數據基礎設施提出新的需求,希望服務永遠在線,數據永不丟失,性能永無止境,容量永遠充足。為此,浪潮新一代G6存儲平臺著力打造安全、可靠、經濟、高效四大特性。
在安全性方面,浪潮G6存儲平臺為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妥善的保護,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流程。
在可靠性方面,浪潮G6存儲平臺從部件、器件、整機系統、核心軟件、管理軟件、解決方案六個層面,為業務連續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例如基于雙活、三數據中心技術,可以實現站點間RPO(故障恢復點目標)達到0、RTO (恢復時間目標) 接近于0。
在經濟性方面,浪潮G6存儲平臺基于iCAP空間管理技術,將閃存盤壽命提升100%,實現了5:1字節級數據精簡,95%空間可用,一池多協議訪問,降低總擁有成本,提高性價比。
在高效性方面,浪潮G6存儲平臺基于全新開發的、閃存原生的“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并構建了由傲騰和NVMe閃存盤組成的智能分層存儲資源池,將智能IO感知、智能快路徑、智能資源調度、智能數據組織等四大技術的數十項性能優化算法與閃存盤聯調優化,讓千萬級IO均衡落盤,而且達到業界最低時延,將存儲系統性能發揮到極致。正是這些技術支撐了浪潮在SPC-1國際基準測試中以2300萬IOPS的成績獲得總榜第一。
浪潮這幾年可謂勢如破竹。在中國市場,浪潮存儲銷量位居中國前二、增速第一。根據IDC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跟蹤報告,浪潮存儲全年實現高速增長,銷售額和銷量分別為26億元和2.4萬臺,增速分別為70%和96%,浪潮存儲銷量躍居中國前二,以20倍業界平均銷量增速領跑中國市場。而在全球市場,浪潮存儲2021年一季度進階全球前五,成為全球增長最強勁廠商。在Gartner公布的2020全球分布式文件系統之選報告中,浪潮存儲用戶評分全球第一。2019年,在Gartner發布的全球分布式存儲和主存儲魔力象限中,浪潮存儲是唯一兩家同時入圍的中國廠商之一,并在2020年實現主存儲魔力象限唯一晉級;在Gartner分布式存儲全球用戶評測中,浪潮存儲排名第一,浪潮分布式存儲AS13000是唯一一個在每個場景下都進入前三的產品。
截止目前,浪潮存儲申請專利6170件,國內申請和授權總量均為中國前二,連續五年國內授權量增速第一,牽頭及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62項,覆蓋金融、通信、政府等多個行業。2015年以來,公司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組建了上千人的研發技術團隊,擁有五大存儲研發中心和國家首批依托企業設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1.產品平臺化演進意義深遠
現代企業級存儲系統基本都是基于x86 CPU平臺,加上SAS Expander和PCIE Switch,FC/SAS/Eth/IB控制器,以及第三方廠商的機械盤或者SSD來搭建的。
在早期,存儲廠商廣泛采用以產品為目標的開發策略,規劃一款產品,要從頭造輪子,包括板卡、機箱、外觀、bios、OS內核、各種軟件等,雖然不同代產品之間有一些部件也可以公用,但是由于當時的硬件、軟件發展速度很快,而且種類也比較多,比如CPU可使用PowerPC平臺、Intel平臺甚至更早期的Intel IOP平臺,各種控制器硬件方案也比較多,變來變去,則可公用度就比較低。
后來,半導體以及部件公司逐漸合并,一些早期的方案提供商紛紛被收購,比如著名的Xyratex、Dothill等等設計代工廠商,如今都已被收購。而存儲系統的架構也基本歸于Intel+Linux方案,SAS控制器和Expander方面基本歸于PMC(現Microchip)。各廠商的硬件設計在核心架構上已經基本沒有區別,僅在外觀上有所區別。
所以,存儲系統硬件的平臺化開發策略就比較適合于當今的時代,用一代平臺,演化出多個不同型號、規格、擴展性的產品,能夠確保最大程度的部件公用和簡化開發。
再后來,不少廠商過度到了軟件平臺和硬件平臺解耦的方式,不管硬件如何升級改造、規格變化,軟件的絕大多數模塊根本無需改變,只需要改變底層的驅動、bios和管理界面等即可。
在產品迭代策略上,也是走一腳硬的,再來一腳軟的,而不是軟硬同時換代,這樣可以規避風險。
從G2一直到G6,浪潮存儲利用存儲平臺化方式實現了以最高效的產品迭代。
2.G6平臺打通任督二脈
本次發布的浪潮存儲G6集中式存儲平臺提供HF5000G6、HF6000G6、HF8000G6、HF18000G6四個型號、多種配置,從低到高滿足不同的性能需求。最高端的HF18000G6測試性能可以達到3000萬IOPS(每秒讀寫操作次數),超越浪潮此前經過SPC認證的2300萬IOPS全球性能紀錄。
G6分布式存儲平臺提供AS13000G6通用型、性能型、通用容量型、高密容量型四種節點類型的不同配置,同一平臺、相同架構支持四種不同節點,支持四種不同的協議,方便管理,簡化運維。
除了超強的硬件配置之外,G6平臺的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端到端的全棧優化。浪潮是有自研NVMe SSD的,這樣就可以從軟件層和固件層緊密配合,無論是在NAND的性能還是壽命上,都可以做到從源頭上進行端到端優化。SSD固件自主開發之后,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Open Channel SSD。存儲系統是給不同服務器不同業務不同應用系統共享使用的,而每種業務都有不同的I/O屬性,如果不進行優化,勢必無法發揮出NAND的最大性能,也無法獲得更長的NAND壽命。端到端的進行優化,可以在存儲系統OS內部對不同的I/O進行分流處理,將I/O壓力進行深度均衡,加以SSD固件的配合,就可以達到更深層次的優化。對于沒有自研SSD的存儲廠商,進行這種優化的成本很高,周期很長,因為牽扯到與SSD廠商配合的問題。而浪潮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來打通整個存儲系統的任督二脈。
G6平臺的另一個亮點是對國產CPU平臺的深度支持。國產CPU平臺雖然處于起步階段,是作為端到端全自主和全優化的最后一塊陣地。浪潮本次納入對國產CPU平臺的支持,應該說是從0到1的質變,雖然國產平臺還有不少不足之處,但是相信在浪潮這種強大廠商的支持之下,后續能夠逐步的壯大起來。
綜上所述,浪潮存儲從G2開始走平臺化的產品和研發路線,到G6已經是輕車熟路,這一點從之前連續六次沖榜SPC1就可以看得出來。相信有了G6平臺端到端優化能力之后,浪潮后續還會有更亮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