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米RS Pro 2是極米在今年4月推出的4K高端家用智能投影。搭載極米自研光機,將畫面亮度提升至2200ANSI流明,能夠從容應對各種使用場景。最特別的是,在投影市場中,以120幀的運動補償幀率和240Hz的畫面刷新率,被賦予了游戲投影的屬性。
投影儀更多的是以觀影設備的角色出現,極米RS Pro2的出現讓家庭影院播放高幀率內容也變成了現實。李安導演也在嘗試以120幀的拍攝技術來進行創作,那么這樣一種小眾而新穎的觀影規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Gaming design中,高幀率已經是類型游戲的評判標準,且每個人都可以快速上手感知“跟不跟手、卡不卡頓”這件事,多即是好,可以大干快上。但不是每個人能看得出電影的幀數升級 —— 24幀升級到48幀的霍比特人,很多人感覺“根本沒有感覺”,120幀的革命性又牽扯到了景別、特寫、蒙太奇等一系列概念的革新,更不是能讓人一天兩天接受的。
更要命的是,24幀在歷史上已經主宰太久,對應的電影審美已經與“電影感”強綁定,影評人不以技術規格評價電影/劇,24格帶來的頻閃/畫面模糊/拖尾都被當成了電影美學,幾乎成為了玄學的一部分,馬丁斯科塞斯等大導演甚至希望一切對原文本的改變都被取消掉,快進也最好沒有。
201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藝術家》是黑白默片最后的余暉
但電影審美也并沒有比其他藝術更神秘,其實完全會被時間改變,正如有聲片時代對默片的沖擊,我們可以緬懷,但回不去了。電影藝術本身的一切規格都可以慢慢改變,家庭設備的升級也在影響著人們”是否走進影院“這件事的決策。
對于我個人而言,數字時代技術發展帶來的好處太多,顯示設備上可控的幀率變化讓我如獲至寶。家用投影的分辨率越來越清晰,MEMC技術帶來的高幀率越來越穩定越舒適。周末的晚上,用投影打開一份藍光碟,靜靜欣賞媲美影院的感受,有時比摩肩接踵的電影院更讓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