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電商報Pro(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轉載發布。
廣告“藏身”快遞面單
帶著些許的疲憊與亢奮,雙11剁手狂歡的呼聲已經漸漸遠去,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包裹接連到家,人們收獲的是等待之后的驚喜,是購物之后的快樂。
不難看出,即便已經走過十三個年頭,今年雙11的“戰績”依舊亮眼。數據顯示,從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47.76億件,同比增長超過兩成。
但讓人沒想到是,正是在這數十億包裹中,隱藏著一個滋生騙局的隱秘角落。
“本來以為是商家搞活動抽獎,結果掃碼進去都是各種廣告,這不就是騙消費者信息的嗎?”
說出這句話的是無數“剁手黨”中的一員趙先生,談起今年的雙11,他告訴記者,今年自己買了不少東西,但在收到快遞包裹之后,卻發現有不少商品的快遞單上都印著類似“抽獎送紅包”的福利活動。
本以為是商家為了回饋消費者而特意設置的活動,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趙先生掃了碼才發現,所謂的“抽獎活動”只是吸引人的噱頭。因為想要領福利,趙先生就要先填寫關于個人信息的問卷,最后填完了還是什么都沒有。
“先別拆,掃碼送一箱方便面!”“雙11回饋,掃碼領取25元加油券!”“掃碼抽華為手機”……
如今與趙先生有著相同經歷的消費者還有很多,不少人掃碼后發現,這些刻在快遞單上的紅包福利或是抽獎活動,表面上是回饋顧客,實際上只是一種變相的廣告手段,除了為各大APP引流之外,一些關于理財、貸款的業務推廣信息也格外多。
這些“隱形”廣告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
據報道,快遞單上印有二維碼“廣告”的快遞公司不只一家,而是包括韻達、中通、圓通、極兔等多家快遞公司都存在。但在記者求證時,多家快遞公司表示與自己無關。
對此,一位淘寶店主告訴記者:“這些二維碼廣告可能是系統自帶的。”
“就像我們平時發貨時要填寫信息,系統都會自動根據信息生成快遞單。”據淘寶店主解釋,在填寫信息時,有一步是打印模板。在這些模板中,會出現一些類似的“二維碼廣告”,但是這種廣告都是后臺設定好的,商家無法控制。
這位店主口中提到的“系統”,指的是電商平臺的發貨打印系統,而具體發布廣告的是誰,則需要看商家使用的是哪一個平臺的打印系統。
“這屬于正常操作的廣告位。”
關于此事,菜鳥方面表示,這屬于正常操作,平臺都是和正規的商家合作,都是經過篩選的,對于這種廣告,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填寫信息。同時,還有記者發現,不僅是淘系電商使用的菜鳥軟件,如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快遞單打印軟件中也會存在類似廣告固定植入的模板。
被捆綁的電商購物
鮮為人知的是,早在十年前,這種“在快遞包裹上打廣告”的生意早已存在。
數年前,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數量也從以往的日均十億變為日均百億,成倍數增長的快遞包裹也讓人們看到了新的商機:可不可以把快遞單利用起來,添加廣告位,變為宣傳單?
與現在的“二維碼廣告”不同的是,那時印在快遞單上的廣告更為明顯,也沒有復雜的套路,大多為品牌標識或是簡單的宣傳語。相比之下,現在印在快遞面單的廣告往往是打著“抽獎”、“砸金蛋”的噱頭吸引消費者,之后再利用這種不知情,收集用戶信息,其中還不乏大量虛假廣告混入其中。
其實能夠通過快遞單打廣告,也算是快遞包裹的一種資源利用。但相比起打廣告,真正讓消費者生氣反感的地方在于,這種以發“福利”的方式誘導、欺騙消費者的感情,例如“抽手機”變成“推理財”、“領紅包”變成“辦借貸”。
常言道:“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
法律規定,廣告主和廣告制作方、發布方對廣告內容有審查義務,要對其真實性負責,而如今貼在快遞包裹上的“二維碼廣告”亦是如此。對于電商平臺來說,想要充分利用面單資源未嘗不可,但確保消費者的情感利益與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亦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放眼如今的網絡世界,與“二維碼廣告”擁有同樣性質的推銷與隱性推廣還有很多。當購物消費處處被捆綁,留給消費者的選擇只有兩個,是欣然接受,直接躺平?還是堅決抵制,據理力爭?
就像談起每年的雙11,比電商平臺的各大優惠活動更先到來的,是無數商家向你精準投射的“短信營銷”。
“每年到10月下旬的時候,我的手機就被商家短信給刷屏了。就像現在是10月19號,我已經收到這樣的短信超過60條了,這些短信經常會把我原來重要的信息給淹沒下去。”
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的短信記錄,一邊吐槽的李女士深受這種“短信營銷”的騷擾,據她所說,這些給她發短信的店鋪基本上都是她之前下過單的店鋪,每年到了大促購物的時候,這些商家便會開啟短信轟炸模式,并且發信息的時間也不固定,有時半夜12點還能聽見短信提示的聲音,非常讓她頭疼。
“雙11疊券滿減后不止65折起!”、“1元搶5折神券、跨店滿200減30!”……倘若你仔細觀察這些信息,會發現除了宣傳語之外,在短信的末尾基本上都會附有一句“回T退訂”。但真實的情況是,即便用戶按要求回復退訂,過不了幾天,這樣的營銷短信依舊如約而至。
據悉,每至電商大促時,商家選擇發送營銷短信吸引用戶已經成了行業的常態,且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非常成熟的產業鏈為商家提供短信群發服務,群發一條短信往往不到一分錢。
打廣告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前來購物消費。但如今的情形卻與商家選擇“短信營銷”的本意背道而馳:商家短信泛濫成災,消費者不堪其擾。
對于這樣的情況,有人干脆直接躺平,不聽也不看,有人為此據理力爭,下載攔截軟件、一條條地回復消息,退訂短信。
然而為此煩惱痛苦的,真的應該是消費者嗎?
選擇握在誰的手中
有關時代的暢想,《電商時代》一書中曾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
“未來,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記憶,而是如何遺忘。因為即便忘記,這個星球依舊會記得你的一切。倘若有一天,你忘記了消費偏好與習慣,你的電商會提醒你——冰箱空了,該買X品牌的牛奶了。”
打開電商平臺,算法會自動為你推薦近期想要購買的商品;打開打車軟件,平臺會自動識別你的定位,為你推薦最合適的路線,大數據時代確實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種種便利,也正是這種便利性,造就了電商的億萬可能。
但談起快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有一句話透露了它的另一面,“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讓你看到的。”
正如伴隨著夾在快遞包裹或是外賣餐盒中的“親,給個好評吧!”,關于商品的最真實、最客觀的描述漸漸消失在電商世界里,取而代之的是虛假僵硬的好評模板。
有人指出,無論是短信營銷、還是二維碼式廣告,又或是好評卡,它們作為商業廣告的一種載體,本身并沒有“原罪”。但如今之所以變成這樣的局面,主要在于這種宣傳營銷行為往往帶有幾分欺騙、脅迫色彩。
當“請求”變成“要求”,當“福利”變成“推廣”,越來越多消費者正在失去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