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com)11月18日 消息: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21“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中消協稱,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價格爭議、虛假發貨、平臺問題等方面。
其中,在虛假發貨方面,中消協點名歐萊雅稱,網友1號付的尾款,11號了還在北京,存在虛假發貨行為。
對此,中消協提出建議稱,從充分回應消費者的消費訴求著手,鼓勵并引導電商平臺及相關主體做深蹲、練內功,尋找并構建更具誠意、更少套路的商業模式,呵護更加多樣、更重品質的消費訴求;通過對“套路”營銷模式的“自我革命”,以及商品質量與服務水平的雙提升、商業誠意與營銷信譽的共改善,喚回流量人氣,延續發展后勁。
同時,呼吁消費者不斷加強健康消費理念建設,以更智慧、更從容、更具社會責任感的消費行為擁抱消費升級。堅定良好消費心態、保持理性消費節奏、把握合理消費尺度,秉持綠色消費理念、避免揮霍浪費,讓消費回歸理性,不要在數字化生活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