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重復的工作由機器人來做,人力則更多地轉向對機器人的管理”
疫情爆發后,服務機器人市場明顯回暖,其潛力在藍領市場率先釋放。
在“招工難、用工荒”的大背景下,疫情又對服務業進行了一輪洗牌,科技對勞動力服務業的影響正走向快車道,“本來是5-10年的進程,由于疫情的影響突然加速”,服務機器人創業企業優地科技總裁顧震江表示。一方面,企業復工復產釋放了大量的用工需求,與此同時,中小服務企業的再開業也推動了中大型服務業的擴張,行業集中度的上升也為服務機器人的落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資本市場也已經聞風而動,服務機器人市場迎來融資熱。僅今年前8個月,服務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已達79起,披露總金額超238億元。與此同時,為服務機器人直接提供場景的各大產業集團等紛紛以戰略投資方的身份參與進來。以優地科技為例,成立至今,其已經先后獲得了華住集團、如家、格林豪泰等酒店集團的戰略投資。而就在今年10月,優地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58產業基金也參與到了本輪融資中。
發展智能化配送服務是解決藍領就業市場“需大于供”的有效途徑,58產業基金合伙人王德榮表示,服務機器人有希望把藍領勞動力從重復低效的工作中釋放出來,把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附加值更高的事業上。
事實上,受限于技術進步過程,人與機器人的協作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此次優地科技牽手58產業基金后,雙方共迎藍領市場新模式。
服務機器人風口來臨,優地科技快速構筑商業化壁壘
在疫情的影響下,“無接觸”服務成為不少場景下的標配,服務機器人市場也由此加速爆發。
據《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報告》預測,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將在2023年達到277億美元,年度復合增值率為26%。國內市場同樣如火如荼,根據中國電子學會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8.6億美元,在2013-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6%。除了對人工的協助,服務機器人還是IOT和AI等新技術的重要入口,在全場景數字化的未來有著更廣闊的前景。
而要探究商用服務機器人高速發展的底層邏輯,除了疫情的催化,機器人相關技術的沉淀和場景的快速商業化同樣不可或缺。服務機器人的三大核心技術,人機交互、環境感知和運動控制,直接決定了機器人能完成的任務極限。此外,將現有技術落地于相匹配的市場環境,真正為客戶創造效益和價值,則直接影響機器人企業的財務表現和發展潛力。不少投資人總結機器人企業的投資邏輯,都集中在對其技術和場景優勢的考察中。
談到牽手優地科技的原因,58產業基金合伙人王德榮表示,優地圍繞末端配送的各種場景,自主研發了一套能適應室內外不同場景、多元化需求的配送機器人平臺。在不斷豐富產品線的基礎上,優地也逐步實現了對室內+室外場景的全覆蓋。
作為服務機器人初創企業,優地科技總裁顧震江十分看重對場景的布局,“場景選對,才能解決生存及發展問題”。在室內配送領域,優地的機器人已經在KTV、足浴等文娛休閑場所、酒店和寫字樓等場景落地。據了解,在酒店和文娛市場,優地科技的產品市占率均位列前兩名。
但相比室內場景,室外路況復雜,增加了機器人的落地難度,并且在數據安全、成本等多方面有嚴格的要求,不過,更高的進入門檻也意味著更大的商機。為了搶占市場,優地也果斷從室內場景轉戰室內外融合場景,“酒店、文娛休閑、餐廳等室內場景有著百億級市場規模,而室內外融合場景有千億級市場規模”。
優地科技專門針對室外場景推出了無人駕駛配送車“優小哥”,主要為外賣、快遞公司等承擔最后三公里以內的末端配送。目前,“優小哥”無人駕駛配送已開始在園區內進行規模化應用,優地也與順豐、京東、餓了么、菜鳥等達成了業務合作。
優地科技配送場景的可復制性和商業化潛力也在其出貨量的高速增長上得到體現。截至目前,優地科技在室內場景的出貨量已超萬臺,并計劃將室外場景的運營目標做到一年內突破千臺。而僅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出貨量和營收較去年同期均實現了9-10倍的增長。
商業上的快速落地離不開扎實的技術實力。現階段,優地科技主要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機器深度學習的架構,集“算法、應用層、后臺、云端數據管理”四大能力于一體。公司總裁顧震江表示,“低速無人駕駛團隊的核心技術能力之一為深度學習和傳統視覺的定位和感知的算法技術,并最終實現與場景需求的匹配迭代”。公司也已經形成“硬件+軟件+服務+生態”獨特的四位一體模式,通過自研具備完善的供應鏈,實現了大規模量產。
除了上萬臺的出貨量,優地科技已經累計與8000多家B端客戶合作,累計服務數億人次,在酒店、文娛休閑等多個高價值細分場景確立了頭部地位。
服務于新一代工人群體,優地科技想為藍領市場帶來新思路
與工廠用工困境類似,服務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面對高企的用工成本和工人短缺的現狀,亟需降低對人力的依賴。
據《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中披露的數據,如果將勞動力人口的年齡定義在16-59歲的話,國內的適齡勞動力人口在過去7年中減少了近3000萬。與此同時,快遞、餐飲外賣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又加劇了產業“用工荒”的痛點。艾瑞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餐飲外賣產業的年度增長高達39.3%,同時,疫情下2020年國內快遞業務量的增長照舊高達30.8%,導致國內有 30多個城市均出現了配送人員短缺的情況。
更進一步,隨著90后、00后等新藍領入場,工人人群結構的變化將對產業的勞動力供給產生直接的沖擊。58產業基金合伙人王德榮表示,新一代藍領工人對工作環境、成長空間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他們亟需從重復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需求側的不斷升溫也正在倒逼供給側的成熟。隨著服務機器人技術日益進步,供應鏈不斷完善,商業模式逐步清晰,效仿工業領域的“黑燈工廠”邏輯,“人機結合”的新型服務模式也有可能在藍領市場大規模落地。
在優地科技總裁顧震江看來,服務機器人的大規模普及依然有賴于為下游客戶帶來切實的效益提升,“機器人的滲透率提升需要時間,也離不開下游客戶自發的升級動力”。而現階段服務機器人普遍采用的RaaS(機器人即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按需使用”的計費方式,切實為客戶節省了成本,提升了其運營效率。
顧震江詳細計算了服務機器人給客戶帶來的效率提升。一般來講,服務機器人的行走速度是人工的60-80%,其工作時間按兩班16個小時計算,平均效率是人工的70%,最終工作成果是人工的1.4倍。按照當前機器人的租金成本,約為人工的一半,也就是說,機器人目前已經實現了“0.5倍的工資投入,1.5倍的成果輸出”。
此次58產業基金投資優地科技,也計劃利用自身的產業資源,助力公司業務飛速發展。據介紹,接下來,雙方會在招聘及外包服務業務上與優地科技率先展開合作。
具體來說,優地科技的室外配送業務目前主打商圈園區場景,也即為白領和園區工人提供快遞等末端三公里的機器人配送服務。因為校方對入校人員要求嚴格,整個配送流程會由無人車、兼職學生或校方指定人員承接,這也使得優地在覆蓋校園區域產生了大量的靈活用工需求。而58集團旗下的58魔方能為客戶提供深度的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目前已經和優地在商圈配送場景展開了合作。“58產業基金也會進一步梳理集現有資源,為優地科技對接更多業務賦能”,58產業基金合伙人王德榮介紹。58產業基金投資了國內頭部維保服務平臺啄木鳥,平臺覆蓋全國350 個城市和 2000 多個縣區,有海量的工程師提供維保服務,跟優地科技在維修端外包會有潛在協同的可能。
人工智能時代到來,機器人正走入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優地科技總裁顧震江表示,現階段機器人還不能完全替換人工,“人機協作”是更經濟的方式。而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人會逐漸轉變為機器人的管理者、維護者和運營者,“未來5-10年,簡單、重復的藍領工作將由機器人做到,人力更多地轉向白領管理,這也更符合工人對工種偏好的轉變”。機器人的使命是解放勞動力,只有從重復低效的工作中釋放出來,人類才能去追求真正的“星辰大海”。
(文章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