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章航英,授權轉載發布。
某奢侈品牌天貓店給會員小菲發來了上架新品介紹。小菲點開,一張四宮格填充著四款產品圖——一頂帽子,一件T恤,兩款襪子,分別對應著不菲的價格:T恤 5000 元,襪子 800 元。
即使是該品牌的超級Fans,小菲沒有多少購物欲。
一件奢侈品的背后,是造型,是氣氛,是味道——遠不是一張2D平面圖所能承載。
這遠不是電商的終極形態。
最早期的電商,是把線下貨架上的產品以平面圖的方式展現為線上一個個寶貝圖。
再接下來,又通過直播,進行一場線上線下融合的場景革命,讓商品能在短時間內鏈接到消費者。
不過,無論如何變化,所有我們看到的仍是二維的場景——直到3D購的出現。這個變化的口子才第一次被打開。
在薇婭與李靜的直播間,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變化。線下店鋪1: 1 復刻進天貓旗艦店,跟著主播一起逛街,實現猶如跟線下逛街一樣的體感。
目前,淘寶心選與天貓精靈智能生活品牌已經接入,還有更多品牌正在接入中。薇婭稱,這是她對未來直播電商方式的展望。
直播之后,電商即將迎來又一重要風口。
這背后,與一個關鍵人物有關——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學家譚平。
譚平曾任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FU)副教授,擔任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頂級期刊TPAMI、IJCV的副主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CVPR、SIGGRAPH 、IROS領域主席,是3D視覺領域的標桿式人物。去年 9 月,他加入阿里。
譚平來到阿里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將全息云技術應用購物場景,爆改直播間。
電商變局
譚平加入阿里后就啟動了3D技術與電商應用的結合。當時行業內類似的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房地產看房場景上,不過譚平覺得“應用到電商上更有意思些”。
近二十年過去了,電商場景亟需新的突破。
想象你在超市,原本可能只是買瓶醬油,但是途中發現了更多想買的東西,去結賬的時候,發現購物車已經被裝滿了。但是若在線上購物,你可能只是在搜索框輸入商品名稱,在列表前列篩選一下就迅速下單。目標明確,動作迅速。
3D購的出現,便是希望線上呈現給消費者的不僅是“豆腐塊”,而是更真實立體的購物場景,讓人們重新找回“逛”的樂趣。
“傳統的商品和搜索推薦能讓用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們想要的商品,解決的是一個效率的問題。我們希望解決的是體驗的問題。”譚平表示,他們團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在線購物這件事,變得更加好玩?
2019 年底,全息云技術開始在一些奢侈品牌試驗,比如華倫天奴、ST、祖馬龍等等。奢侈品對3D購的需求強烈,他們“希望把線下的高大上的品牌體驗還原到線上。”
除此之外,一些小眾品牌也對此展現出興趣。他們需要將線下的陳列與櫥窗展現在線上,獲得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和信任。
試水的效果得到了驗證,今年 6 月,3D購開始大規模應用到特定的行業—— 100 多個家裝品牌上線了樣板間,開啟3D購服務。
譚平舉了個宜家的例子。宜家商場二層大面積都是呈現商品的樣板間,一樓才是提貨區。顧客們會花大部分時間在樣板間逛,卻花很少的時間去提貨。”3D全景購就是構建了一個場,讓你看到花瓶擺在臥室的這個位置的效果,然后消費者才會想到要把這個花瓶放到家里去,也放在臥室里。如果花瓶只是放在倉庫里,或者只是一個白底的花瓶圖,那顯然不行。”
今年 7 月,3D購場景開始與直播場景結合,并在薇婭和李靜的直播間首次應用。“這個場景真正體現了直播的強交互式及真實性。”淘寶直播產品負責人岱妍表示。
而在譚平看來,這將帶來一個“微妙的變化”——從主播為中心到以商品為中心的主體轉換。“過去的直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主播手里抓一個商品講解,今天可以講你家的,明天可以換別家的。現在的直播畫面,將更多呈現商場,以場作為中心。“
在不久的未來,一場直播可能只發生在一個場景內,主播卻是可以輪換的。在這個過程中,焦點又重新回到商場與商品上,這恰恰符合譚平團隊的初衷——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是可以逛的,而不是只能買。
也因此,未來線上購物場景將能適配更“恢弘”的場景,比如旅行和教育。也就是說,電商的場景將進一步擴展邊界。
為什么是現在?
十多年前,譚平帶著實驗室學生,用3D技術模擬一顆植物的生長,包括春去冬來花開花落。“那時候從沒想過有一天會跟電商走到一起。”譚平說,不過他隨后發現這是一個更真實的世界,也是一個更能改變人們生活的世界。
事實上,全息云相關技術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如今看來并不是一個十分新鮮的概念。然而從一項技術的出現到應用,這之間仍有個巨大的鴻溝。這十多年,是蟄伏,也是蓄力,如今到了發力的時刻。
研究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證明可做,但不考慮成本;第二步走通商業的邏輯;第三步應用,成本需要降到更低,便捷程度更高。“目前,阿里云全息云技術正走在第三步。”譚平說,阿里云是布局AI時代最早的一位選手,整個邏輯已經自洽,并且已經找到了商業上的閉環。
“全息云技術之所以能在現在大規模應用,除了效率提高之外,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價格降低了。”人工智能高級算法專家朱思語舉了個例子,之前把一個線下商場搬上網,做一個虛擬的網上商店價格高達數十萬,現在可能幾百塊就搞定了。這背后是所應用機器的精度和速度的提升——恰恰也是技術的上探。
阿里云目前采用的是全球唯一采用自研激光相機采集三維空間數據,采集模型精度高,可以達到1. 4 億像素。建模速度快,成本低,可以適用于商場、店鋪、樣板間等多個領域。原本需要人工采集,如今可以實現自動采集,上傳云端, 100 平米的場景可以在兩小時內線上還原。
技術的成熟度是一方面,電商的發展是另一個方面——也就是說,它已經發展到了需要技術推動的時刻。“如果我零幾年來做的話就不可行,當時電商行業還沒有這個需求。所以為什么現在?更多的是因為兩邊開始能夠匹配得上。”譚平表示。
阿里云與淘寶直播的合作于是一拍即合。“在直播間實現線下店鋪的真實還原,這難度挺高的,非常考驗技術實力。”岱妍說,目前雙方的合作聚焦在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在用戶側可以更順滑的使用,提升用戶購物看展的體驗,并在其中增加更多用戶端的玩法。
“立體化的店鋪、立體化的商品、立體化的主播。”岱妍用三個“立體”形容未來的直播間。她表示,相關技術已經成熟,虛擬主播也正在快速推進上線。
“在未來,商品也好,場景也好,都能動起來。”阿里云人工智能高級產品專家慧能表示,一個線下 200 平米的買手店,在線上可以把墻推的足夠遠、擁有無限的空間。而用戶點擊一個商品,將同時打開一個新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可以看虛擬模特展示時裝,還能自己試穿。
絕不僅僅是電商
“我是帶著任務來公司的,如果我是做純學術研究的話,就待在學校好了。”去年譚平來到浙江大學做訪問,與阿里有了更多合作,在后者的盛邀下,譚平答應了。
這似乎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商業世界正在提出新的需求,急需用技術去拓展邊界。而相關技術也經過幾十年的積蓄,到了真正與人們日常生活碰撞的時刻。
“這些研究出來的東西最后要讓客戶來用的,包括采集設備要交淘寶的服務商,不能搞的太復雜。”數年前,在學校,譚平自己定義一個問題,再來探索技術的邊界;而現在,在阿里,譚平看到最真實的世界,更在意技術的落地,更關注易用性。
于是,他在阿里花了更多時間在開會上,也喝了更多的咖啡。他把工作內容分成了三部分:三分之一是解決前沿技術問題,另三分之一是進行商業化的探索,剩下的三分之一是作為部門leader,進行團隊建設及內部協同。他說,我們要招聰明而務實的人。
40 歲的譚平正當盛年,頭發卻幾近全白。他溫文儒雅,卻在言語間展現出力量感與目標感。在他身上沒有從學者轉向務實經營者的磨痕,他形容這來自一種目標感——“那天我看著我們實驗室 10 來個人扛著十幾斤的設備下樓,大家都被汗濕透了了,但是每個人都很興奮,因為有成就感。”
電商的變革是一方面,不過,“阿里的場景很豐富,絕不僅僅是電商。”譚平選擇來阿里,也不僅僅是為了做電商,而是為阿里云帶來“空間數字化”的能力——在阿里云用數字復制一個真實的世界,即“全息世界”。
“全息世界”與真實世界完全1: 1 對應,可以做的事情超乎想象。比如,電商、會展、城市大腦、空間規劃、項目預演......
比如一個有幾十萬人參加的大會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萬一發生火災,怎么疏散?“我們不可能把這 20 萬人真的拉進去做一個演習,但是如果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模擬,就可以找到他們的逃跑路線和容易聚集的點,這樣就可以事先做好防備。”譚平表示。
這次采訪的全息云業務,辦公地在未來科技城中層到 42 樓,從落地窗往外望,能望見一個如火如荼興建的城市一角。他們就站在云端看見最真實的世界,思考技術和商業的未來。和淘寶直播的合作是阿里數字世界深度融入第一步,更多不可能領域的開啟,正在路上。
5G時代,運動中的物體也能進行三維重建。到時,人類將從視頻通話進入到全息通話的時代。“只要戴上AR眼鏡,遠處的人就出現在身邊。那么異地戀就沒有那么難,很多商務旅行也可以取消了......”
這個猶如科幻世界中的場景,還需要多久來到?譚平笑了笑: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