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老胡地盤(ID:laohudipan88),作者:老胡,授權轉載發布。
一、沉淀資金
首先跟大家先聊聊沉淀資金的話題,這個沉淀資金在大多數商業模式里面都存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只要是有余額賬戶類型的商業模式中都存在。
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購物支付卡、各種推廣聯盟賬戶、各種返利賬戶等等非常多,這里面的沉淀資金都非常的巨大,而時間一長用戶流失或者遺忘了,這部分的錢都算歸屬于平臺方或者運營方的收入。
在咱們淘客行業也一樣存在,主要存在以返利模式為核心的業務中,比如返利機器人、返利類型的APP和網站、社交代理淘客APP中。
這些模式中都是存在大量的新用戶進來隨便下幾單,或者嘗試玩一段時間,然后就離開了,但是當時購買的返利金額一般都是需要一段時間后才能到達用戶的返利賬戶中,等返利金額到賬的時候用戶可能就已經流失了或者是忘記回流了,那么這部分的返利傭金收入都會歸屬于平臺方所有。
除非后續用戶想起來了再來提現,這個時候平臺方或者運營方才會支出這筆錢,不過能回流的用戶畢竟還是少數。就算用戶回流提現了,也沒什么大問題,反而加強了用戶的粘性,后續還會產生購物傭金和返利,所以這才是很多以返利傭金模式為核心的業務中,另一塊巨大的隱形收入來源。
毫不夸張的說在市面上我們見到的很多傭金返利類的APP中,如果平臺方沒有這個沉淀資金的隱形收入,或者叫現金流支撐,好多表面看起來很風光的APP都是要倒閉的。
純粹靠返利差價賺取利潤的收入并不多,因為平臺方如果能預留到10%左右的傭金收入已經是很高的比例了,在高就會導致給用戶端的返利傭金太低,造成用戶流失到其他平臺的風險。
而這個沉淀資金在我們傭金返利類型的平臺中的占比會有多少呢,講出來大家別吃驚,平均會有10-20%左右,也就是說你的平臺月傭金收入如果在1000萬,那么每月可能會有100-200萬左右的資金可以歸屬于這個沉淀資金池,一年下來就是1000-2000萬左右。
當然這個沉淀資金的比例多少跟你平臺的新用戶增長呈正向關聯,新用戶增長迅速且轉化率高,那么每月的這部分沉淀資金的占比就會大。反之如果新用戶增長慢,老用戶占比多,那么這個沉淀資金池的占比就會小,因為老用戶都習慣了定期來提現。
當然也還有一些方法可以進一步放大這個沉淀資金池的比例,一般通過3種方法來放大。
第一種就是設置拉高用戶提現門檻,比如很多平臺都是1塊錢起提現,這個時候只要用戶的賬戶里有超過1塊錢,他想起來了就可以隨時來提現,很多平臺通過設置拉高用戶的提現門檻來放大沉淀資金的比例,比如滿10元才能提現,滿50元或者100元才能提現,也有的會設置10或者10的整數倍才能提現。
通過這樣的拉高操作,可以進一步放大你的沉淀資金池比例。
如果你覺得設置拉高提現門檻還不夠刺激,那么有些更加惡心的平臺還有第二招,那就是不給用戶每天來提現,而是采用每月固定的幾天時間來提現,比如每月就那么3-5天的時間可以允許用戶提現,只有到了提現日用戶才能夠申請提現,而錯過這幾天的提現日又需要等到下一個月的這幾天才能提現。
以此類推,如果平日里比較忙的用戶就會經常想不起來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平臺提現,而這部分的賬戶余額資金就會一直停留在平臺上,時間一長用戶就會放棄或者遺忘流失,這一招也是有效加大沉淀資金池的占比方式。
除了以上兩招以外,還有第三招,那就是設置用戶提現的金額低于多少門檻之下,會收取用戶的提現手續費,等達到一定的提現金額門檻后可以不收取提現手續費,這樣也能有效加大你的沉淀資金池占比。
比如用戶提現100元以內,會收取5塊錢的提現手續費,但是提現金額超過100元以后,就可以免收這5塊錢的提現手續費,這里的具體數字門檻平臺方或者運營方可以根據情況來進行自定義設定,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標準,這一招雖然沒有前面那兩招惡心,但是也還是有點讓用戶反感的。
以上三種方法,隨便用一種都可以加大這個沉淀資金池的比例,如果是兩種結合起來用,那么療效會更好嗎,如果是三種結合起來用那就更牛逼了。
但是這里還是要特別說明下,現在的用戶都是很聰明的,平臺方或者運營方如果進行這樣的騷操作或者小動作,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會被用戶拋棄掉,千萬不要以為你很聰明,很可能會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流量紅利消失后的今天,我們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非常高,這樣的騷操作真的劃不來,最好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不要給用戶設置什么門檻,這樣才會獲得用戶的信任。哪怕你的平臺就一分錢起提,也還是有很多用戶會流失和遺忘的,這個沒辦法,因為傭金返利模式就是有它的滯后性,你的沉淀資金池最少也有10%這樣的比例存在,其實也夠了。
可能還有人會問以上三種方法都太顯性了,有沒有稍微隱晦點的路子也能有效提升我的沉淀資金池占比呢?
其實也有,我就講2個我見到過的案例吧。
這個是有點高超的,那就是為了減少用戶提現,讓用戶把返利余額留在他們平臺上進行類理財操作,可以讓用戶賺取額外收益。
比如用戶的賬戶余額如果不提現,鎖定3個月的固定時間,就可以給用戶一定的權益積分,而這些權益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禮品,只要給到的權益足夠誘惑,用戶還是愿意把余額放在平臺上不提現的。
還有一些平臺給用戶進行余額分紅,比如你的賬戶余額不提現,每天根據你的余額比例,增加一部分的額外收益,這種模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平臺方拿用戶的這些賬戶資金去做理財了。
最保險的是放到一些機構出的企業理財產品當中區去,如果年化收益能做到5%及以上,給用戶的余額分紅哪怕有3%(比余額寶、理財通的比例高一些),平臺方自己也還有一個不錯的收益。那么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方法,不僅用戶的錢沒提現走,還給余額分紅把錢留在平臺上,也能增加用戶的粘性。
類似這種騷操作的還可以有很多,比如還有人按照這個路子去設計資金盤,不僅讓用戶的余額可以用來理財,還可以讓用戶充值進來進行理財和兌換相關的權益。
當然除了以上的玩法以外,還有更騷的,那就是不給你理財收益,但是設置一些很具有誘惑力的活動,讓用戶來參與其中,比如1元奪寶、拼團中獎等模式,總之就是想法設法讓用戶的錢不能夠快速流走,甚至在平臺上消耗掉,畢竟這些錢也不是用戶自己充值的,是他通過你的平臺賺到或者額外省下來的,所以用的時候也沒那么心疼。
這一塊我真的不敢說太多了,也沒那么多時間去細說,大家如果平日有發現這樣的平臺,仔細研究下就能明白他們背后的套路了。
總之這些路子的核心就是上游的口子開的足夠大,讓水來的足夠多,更多方法吸引用戶來使用,比如新用戶給予高額返利,甚至是免單的刺激,同時接入更多平臺的傭金返利。接著在后續的路徑設計上也是有一套標準化的運營方案,最后當用戶想提現的時候,會給你設置各種門檻來收緊資金流走的口子就行了。
好了,關于沉淀資金這塊就先講這么多吧,市面上類似的這種模式和玩法很多很多。當然在我們淘客返利業務模式中,大部分的平臺都是良性的,也沒有給用戶設置太多的提現門檻。
主要還是依靠用戶的流失和遺忘產生的沉淀資金池,只不過這個比例也算不太低,平均也有10%左右,就是這部分的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一個年傭金返利超過10億的平臺盤子,一年下來這塊的沉淀資金也有1個億左右,如果是1個億的盤子,那也有1000萬左右沉淀資金存在。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司和平臺打著給用戶購物返利的噱頭來做割韭菜和資金盤的事情,一般這類平臺的包裝會很豪華,噱頭也很足,給用戶的短期利益刺激也很大,這種情況下用戶和消費者還是要仔細辨別,以免上當受騙被割韭菜。
二、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在互聯網行業中都廣泛的存在和使用,具體的例子我就不講那么多了,大家或多或少也都聽說過,今天主要還是講下這個“大數據殺熟”在我們淘客返利行業的應用吧。
其實這個大數據殺熟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存在,也不是啥牛逼的東西,和滴滴攜程那種殺熟技術相比要差遠了,也沒啥高深的技術含量和算法。
這個設計原理無非就是針對新用戶給的返利高一些,常買的老用戶給的返利稍微低一些,也可以針對不同商品的返利金額大小區間設置不同的返傭比例,從而提升運營方的利潤。
這個“殺熟”主要還是應用在咱們淘客里面的微信返利機器人中,市面上的返利機器人基本上都有配置上了這個能力,且較為普遍。
為什么大數據殺熟可以應用到返利機器人上?這個我很早以前的文章里有過描述,這里在講一下。
1、因為這些用戶不會每次都去和別的機器人對比你的返利金額是不是最高的;
2、用戶和機器人是單向溝通的,用戶和用戶之間毫無任何連接,有效的做到了隔離,也就不會存在用戶之間的溝通對比;
3、淘寶賣家本身經常就會調整某些商品的傭金比例,所以這個返利傭金比例經常變動也是正常的現象;
基于以上三點這就給了返利機器人們的“大數據殺熟”應用提供了空間,從而增強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目前市場上稍微有點規模做返利機器人的團隊或者個人,每月的傭金都是幾百上千萬,盈利能力非常可觀。甚至還有個人或者團隊在面對微信封殺以后,原有的老用戶流失了,但是很多的返利還未提現,這部分也都成了他們的利潤,也就是我上面說的沉淀資金那塊。
關于大數據殺熟這個,大家知道下就好,并不是啥新鮮事,別的行業存在,咱們這個行業也存在,總不能掉隊麼不是,這里就簡單的一筆帶過,咱們接著往下講。
三、吃平臺紅利“蹭流量”
如果說上面兩條是很多行業都存在的,或者說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那么這一條吃平臺紅利“蹭流量”應該是咱們淘客行業可以快速發展的最大因素,也是為什么這些年做淘寶客相關業務中絕大部分的公司和個人能夠比較容易賺到錢的底層邏輯。
這個“吃平臺紅利”這一點主要還是表現在“蹭平臺購物流量”方面,也主要是發生在以傭金返利為核心業務模式當中,我先來闡述下在傭金返利模式當中是怎樣的蹭平臺流量邏輯。
淘客傭金返利模式在用戶端的表現為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的返利APP、網站和微信內的返利機器人,這種模式主要是給用戶提供淘寶購物返利和優惠券查詢為主。
比如我們常見的網站和APP有一淘、返利網、淘粉吧等,還有一些就是我們常見的微信返利機器人,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購物返利的微信號,然后每次用戶要在淘寶購買什么寶貝的時候,先復制商品的鏈接發送過去給這個微信號,就會立即給你返回一個查詢結果,告知你這個商品有多少金額的優惠券和傭金返利等,并把對應的購買淘口令發送給用戶,用戶通過復制淘口令去淘寶購買時可以獲得一張隱藏優惠券,購買完成后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傭金返利。
還有一種是社交代理類淘客APP,比如我們常見的花生日記、蜜源、粉象生活、好省、美逛、高傭聯盟等,這類APP表面上看和上面提到的返利類APP一樣,都屬于用戶在淘寶購物標配的優惠查詢工具。只不過這里面多了一層代理分傭體系,所有的用戶和代理流量不是APP運營方去市場上花錢買來的,而是和微商、社交電商類似的人拉人模式來獲得流量。
以上兩種業務的底層邏輯都是給本來要在淘寶購物的用戶,提供隱藏優惠券的查詢和拿到購物的傭金返利為主,本質上對普通用戶來說就是一個購物工具,只不過純返利類的APP和微信返利機器人這種工具能力更突出,而社交代理淘客APP這類的工具屬性表現的相對弱一些。
因為在社交代理淘客APP中,雖然80%以上的業績也是來自給用戶提供隱藏優惠券查詢和購物拿返利,但是還有20%左右的業績來自于旗下代理的朋友圈賣貨、微信群賣貨,這種導購賣貨還是占據一些量級的,所以工具屬性沒有第一種純返利類工具那么突出。
講到這里大家明白沒,不管是純粹的返利APP、微信內的返利機器人還是社交代理淘客APP,主要的業務模式還是淘寶購物的返利工具,是讓那些本來在淘寶和天貓、京東上要購物的用戶,來這里查詢隱藏優惠券和拿返利傭金。
觸發用戶要下單購買的因素不是發生在這些工具內,而是用戶會先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上先產生購買意愿,然后再來這些工具里查詢優惠返利的。至于為什么會有這些優惠,我這里就不做闡述了,因為過往的文章里我講過無數次,有興趣的可以翻翻我以前的文章,就能了解到。
所以本質上還是蹭大平臺的購物流量邏輯,這些年咱們淘客行業發展很快,是和淘寶、淘寶、京東的這些購物平臺的快速發展是綁定在一起的,因為這些平臺在不斷增長,用戶量和GMV在快速增加,才使的我們依附在這些平臺上的淘客們就可以實現水漲船高,跟著平臺發展一起賺錢,只不過平臺吃肉,我們喝點湯而已。
高度依附這些平臺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獲得快速的發展和賺錢,但是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平臺的流量要是下降或者不增長了,再或者用戶的購物習慣遷移了,我們也會跟著受到很大的影響。
今年的表現就是尤其明顯,很多用戶開始逐步在拼多多、抖音、快手里購物了,大幅減少了在淘寶購物的頻次,使得我們這些高度依附在淘寶平臺上的淘客們日子就愈發艱難。
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我們淘客和阿里之間關系的話,那就是榮辱與共、唇亡齒寒、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是沒辦法的事情,今年以來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在焦慮中度過,而我知道很多淘客兄弟們也都在躺平狀態。
但是我們一定要意識到,過去那種依靠蹭淘寶購物流量快速發展的時光,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了。當下我們還是要多找找其他出路,比如在微信私域、抖音和快手這些短視頻直播平臺上找找機會,說不定未來抖音和快手里面生態成熟了,也有可能出現我們能蹭流量快速發展的機會。
如果大家找到了這種機會記得偷偷告訴我下,我給你發大紅包,也可以看看怎么一起合作。
這里我順便在回答下這么多年下來市場上對我們返利類淘客的質疑,從2009年我加入返利網做返利模式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今天都不斷的被很多人問過,他們大概的意思是:
“你們做返利的淘客都是平臺的寄生蟲啊,都在薅平臺的羊毛,沒有創造出什么大的價值來,因為用戶本身都是要在這些平臺購物的,只不過來你們這里轉了下鏈接,拿了一些優惠而已,問我怎么看這個問題”。
其實他們之所以會問這個問題,那就是明白我們的業務邏輯里本質上還是蹭平臺的原有購物流量,并沒有更平臺創造太多增量。
我的觀點是以搜索查詢為主的返利類淘客確實沒有給平臺帶去太多的增量,但是我們也提供了一些額外的價值。那就是給平臺方和商家們提供了“通過優惠導購、促進用戶活躍和回流”的價值,不僅可以幫助平臺方、商家們能夠把這些促銷優惠第一時間多方位全面觸達到用戶,提升用戶的購物轉化度、活躍度,還能通過這些優惠激勵用戶去下單購買。
說白了就算再有錢的用戶也還是喜歡貪便宜的,不然為什么那些奢侈品打折、商場打折還是有那么多人排隊去買呢,這么多年下來平臺方和商家們如果覺得返利類淘客沒價值,那這個模式為什么會持續存在10多年呢,這個商業邏輯存在自然有他的合理性。
好了,關于吃平臺紅利“蹭流量”這一點就先聊到這里。
四、吃生態紅利“躺賺”
接下來咱們再講講吃生態紅利“躺賺”這個點,在咱們淘客行業上下游的生態企業比較多,也比較復雜,一般外行要搞明白還是比較難的,這些生態企業中有的是前端的,有的是后端的,還有的是服務商。
其中有一個服務商的角色叫“淘客招商團長”,這個角色商家端大多都比較熟悉,過去這幾年應該沒少受到“騷擾”,哈哈哈。
而用戶端基本都沒怎么聽說過“淘客招商團長”這個角色,因為他們不面向用戶端,而是面向淘客渠道端。
毫不夸張的說淘客圈最近這幾年很大一批新晉土豪new money們都誕生在這個角色里面,大量的公司和個人通過這個業務賺到了幾百萬、幾千萬、乃至上億的現金。比如我曾經的一個下屬,做了幾年多招商團長業務,已經在上海和杭州各買了一套豪宅,現在手上還握有大幾百萬現金,平時炒炒股、理理財,過的挺逍遙自在,而他在招商團長這個角色里還是很小的,并不起眼。
說句心里話,這些年我為了做平臺,夢想太大(想打造一個價值10億美金獨角獸出來),真是錯過了好多機會,比如沒有去做招商團長這個業務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后面想做,但是礙于一些原因沒有去做,至于是什么原因你看完我接下來的分析就明白了。
淘客招商團長這個角色最早誕生于2015年,只不過那個時候不叫招商團長,而是叫“鵲橋”,是淘寶聯盟推出的一個面向商家和淘客渠道之間的服務商角色,主要還是為了幫助淘寶聯盟更好的服務于商家在淘客渠道的推廣。
先講下淘寶聯盟為什么會推出“招商團長”這個角色。
因為“招商團長”這個角色可以幫助淘寶聯盟拓展淘寶、天貓上幾百萬的賣家,讓他們認識到淘寶客這個渠道的存在,讓商家參與到淘寶客推廣當中來,同時也為了幫助淘寶聯盟更好的服務這些商家在淘客渠道的推廣,大家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中介服務商的角色就行了。
如果沒有這個角色誕生,那么服務這么多商家完全依靠淘寶聯盟自身是做不到的,總不可能同時招聘幾萬人的員工來做這個事情,只能把這個角色開放,進行市場化的運作。
淘寶\天貓平臺上的商家實在太多了,之前看到一個沒有求證過的數據,說淘寶+天貓的商家總計超過800萬家,在這么多賣家中以前只有一部分商家開通了淘寶客推廣,還有不少的商家沒有開通淘客推廣。所以很多用戶在天貓上看好了一個商品,復制鏈接到各種返利APP和返利機器人當中去搜索查詢結果為空, 就是這個原因,是這個商家還沒有開通淘寶客推廣。
就算到今天還是有很多大牌商家沒有開通淘寶客的推廣,常見的比如優衣庫、蘋果旗艦店等。
沒開通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 部分商家不知道淘寶客這個渠道的存在;
2、 商家知道有淘寶客推廣這個渠道存在,但是沒有認識到淘客渠道的一些價值,于是也沒有開通;
如果商家們不開通淘客推廣,帶來的結果就是淘寶聯盟所覆蓋的商家數是有限的,而這些商家也無法得到淘外的流量供給。
還有不少商家知道淘寶客的存在,也知曉一些作用,但是只開了很低的淘客傭金。
如果商家開通的傭金比較低,那么也會影響淘客推廣的積極性和收入增長,還有很多商家想在淘客渠道去推廣,也沒有專門的角色來服務他們。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那就必須人肉來BD和服務這些商家,于是淘寶聯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出了“招商團長”這個服務商角色,對其要發揮的作用也有明確的指向。
那么 “招商團長”這個角色應該怎樣的來做好商家端和淘客端的服務呢,理論上來說應該上游BD商家,讓他們參與到淘客渠道的推廣當中來,幫助下游的廣大渠道們選擇好的產品,找商家談判給咱們淘客渠道開通專屬優惠券和高傭金,然后在找到對應的淘客渠道去分發推廣。
根據成交額賺取一定的招商服務費,這個招商付費一般都在3-10%之間,當然也有更高的,比如達到了15%甚至是20%,如此高的招商服務費其實是有貓膩的,這個后續我會講到。
在早期入局的招商團長們也確實是這樣干的,辛辛苦苦的找商家BD談判,接著在下游找到合適的淘客渠道去分發,從中賺取招商服務費。
但是后面有些招商團長發現,我談了商家,只要商家報名了我的招商團長計劃,設置好對應的優惠券和高傭金,下游沒有去找對應的淘客渠道分發也一樣可以產生業績,而且這個業績還不少,服務費賺的也非常輕松,還不用去求著下游渠道幫我推品,于是一大部分招商團長也就不去BD下游渠道了,依靠這些自然流量產生的業績實現了所謂的“躺賺”。
因為有這個“躺賺”的存在,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后續越來越多正規做服務的招商團長們也都去模仿跟進了,整個行業就變得魚龍混雜。
在最近這兩年我經常接到一些商家朋友找我聊天,他們都問我“老胡,為什么我們報名了那些招商團長計劃,我們的訂單和平日里相比并沒有增加多少,但是還額外支出了這些招商團長的服務費?”
也有一些商家問我“他們被XX招商團隊給坑了,因為那個招商團長冒充XX大平臺或者XX大主播的招商負責人,去忽悠商家給他們開通隱藏優惠券和招商團長的服務費”。
結果商家報名后計劃無法終止,那些招商團長并沒有在市場上找渠道去推廣他們的品,那些所謂的大平臺和大主播也沒有去推商家的品,而商家還必須要支出這些商品自然成交的招商服務費,真是欲哭無淚。
還有些更狠的招商團隊,他們直接給商家先打個幾萬的保證金,讓商家把那些本身賣的還不錯的商品去報名參加他們的招商推廣計劃,這塊就不細說了,反正套路層出不窮。
講到這里,大家肯定都會關心,為什么商家報名了招商團長的推廣計劃,團長們不去推品也會產生招商服務費支出?還有的肯定也會疑問為什么報名了團長計劃后就無法停止了?
那我就來嘗試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一下吧,以下這一段可是超級干貨,甚至也可以說是招商團長們能夠實現“躺賺”的核心邏輯,曾經在咱們這個行業里都是大家不會去公開談論的敏感話題(現在也存在,但并不多了,所以今天公開談談并沒有什么)。
這個點估計就算是咱們淘客行業內很多人,甚至是不少做招商團長業務的很多團隊都不清楚這個“躺賺”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么,他們為什么可以實現躺賺。
簡單來說就是在淘寶聯盟的傭金設置里,商家可以在后臺是對一個商品針對不同渠道設置不同的傭金比例,也可以針對所有渠道設置統一的傭金比例,還可以設置公開或者隱藏的計劃。
比如一個商品商家設置的公開通用推廣計劃的傭金比例為5%,而報名了某某團長的推廣計劃,只要把傭金比例設置到5.1%,招商團長就可以利用商家的自然流量實現躺賺。
為什么可以實現躺賺呢,主要還是淘客下游的生態非常的龐大,能夠支撐的起來。
比如某個用戶在淘寶/天貓看好了一款商品,想要購買,這個時候她只要用到過市面上任何一個購物傭金返利類的APP、網站或者是微信內的返利機器人,就會復制這個商品的鏈接來查詢這個商品是否存在隱藏優惠券和傭金返利。
在查詢的過程中,所有的傭金返利類APP、網站或者是微信內的返利機器人、各種淘客發單工具都會通過一個高傭金查詢接口去查詢這個商品的最高傭金計劃,一旦發現有5.1%的傭金計劃,立馬就會走這個傭金計劃,以幫助面向C端的用戶淘客們能夠拿到最高的傭金返利。
而只要走了這個5.1%的傭金計劃產生了成交,這個商品的招商團長就可以獲得一筆額外的招商服務費,但是在這個整個過程中,招商團長并沒有在市場上找任何的淘客渠道去推廣這個商品,而是用戶自己通過各個返利類渠道搜索拿返利傭金產生的訂單,但是這部分的推廣業績卻會計入到了那個團長的招商計劃里。
所以在這樣的歸因邏輯下,只要那些招商團長去找到商家,不斷的BD他們,讓商家把他們店鋪里最熱銷的一些商品拿出來報名參加他們的招商推廣計劃,然后依靠全網大量的用戶自然購買時,需要查詢傭金返利的需求,就可以自然產生推廣業績。而這些招商團長們也就能啥都不用干,躺著收服務費就行了,這就是所謂的依靠整個淘客生態實現“躺賺”。
更有甚者,很多招商團長為了拿到商家的爆賣的產品,讓他們參與到推廣計劃中來,用了很多的手段(這塊太敏感了,實在不方便說太多)。
還有一部分天貓品牌店鋪的運營人員,知道這個邏輯后居然明目張膽的向招商團長們索取回扣,你不給回扣就不跟你合作,不會報名你的計劃,甚至越要越多,都快窄干了招商團長們的利潤,真的是把這個市場搞的烏煙瘴氣,估計很多天貓店的老板們絕對不知道下面的運營是這樣的吧。
因為越爆賣的產品,購買的用戶就越多,而通過搜索拿返利渠道購買的用戶和社群淘客的推品占比也越高,自然招商團長的服務費收入就越高,那么相關利益鏈條的分配大家的收入都會高。
當然我還聽說市場上有一些做TP(天貓代運營)的公司,知道招商團長這個業務邏輯歸因后,也開始參與到這里面來,偷偷弄個小號做團長躺賺,說白了就是自己薅自己,而品牌方在這個過程中一無所知,想想真是牛逼啊,太佩服了。
只不過現在這種機會沒以前那么多了,因為后面淘寶聯盟發現了這個問題對于整個生態的嚴重性,在招商團長的業績歸因邏輯上做了很多的改革和嚴控,讓過去那些特別劣質的招商團長無法再繼續躺賺了。
所以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很多依靠吃生態紅利“躺賺”的招商團隊有不少都倒閉或者轉型了,到現在還在做招商團長業務的團隊基本上都是實打實的在用心服務商家的團隊,沒有服務能力的基本都淘汰出局了(當然其實還是有一小部分繼續存在)。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這幾年招商團長的業務發展中,雖然產生了上面我提到的一些問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是做了一些貢獻的,作為我們用戶端的淘客和淘寶聯盟來說不能否認這一點。
因為他們確實給下游淘客渠道談來了一些高傭金和給力的商品,幫助下游淘客這幾年賺到了更高的傭金收益,也給用戶帶來了更多的返傭收益,對整個淘寶聯盟及淘客生態的發展也是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的,畢竟他們還是做了一些事情,只不過利用了淘寶聯盟歸因邏輯當中的一些“漏洞”而已。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做淘客招商團長之所以能賺錢,本質上還是吃到了整個生態的紅利,而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的抖音招商團長為什么不能像前些年咱們淘客招商團長那么賺錢呢?本質的區別也就在這里。
因為抖音電商還才剛剛起步,他的整個CPS營銷都還沒開始發展,現在做抖音團長真的是比淘客團長累多了,一邊要發展達人,一邊還要BD商家(而商家還很容易跳過招商團長直接對接到達人渠道),真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還很不可控,也沒有我上面提到的躺賺歸因邏輯,現在入場做抖音團長能賺到錢的,都是有實打實的硬功夫和資源的。
既然聊到這里了,那就順便說下為什么在淘客時代商家沒辦法跳過招商團長直接對接到淘客渠道,而在抖音時代可以呢?
那是因為淘客渠道實在太分散了,成千上萬的,商家根本都不知道從那里找到這些淘客,也根本分不清楚誰好誰壞,只能依靠淘客招商團長的角色來幫忙實現渠道覆蓋。
但是在抖音和快手上,商家很容易找到哪個達人在幫他們帶貨,非常清楚這個達人的帶貨能力有多強,也很容易通過各種渠道或者付費工具查詢到這個達人的聯系方式,直接建立關系,從而可以輕松的繞開招商團長這個中間商。
好了,到這里基本上算是把吃生態紅利“躺賺”這一點講透徹了,咱們接著講最后一個點。
五、各種偷單偷量
這一點我本來不想講的,因為在整個淘客市場上的占比不算大,但是想想還是順帶提一嘴,因為前些年我知道市面上有一些工具商團隊依靠這個“偷單偷量”還是賺到了不少錢,對咱們用戶端的淘客來說造成了不少的損失,其中有一些中小淘客根本不知道這個“偷單偷量”的存在,還有一些知道了也沒什么辦法來防御,畢竟自己沒有開發能力。
這個“偷單偷量”在我們PC時代就已經存在很久了,比如我們很早在做返利網站的時候,經常接到用戶來反饋,為什么她的訂單沒有被跟蹤到,無法拿到返利,結果我們查詢后發現她是用了XX瀏覽器,而那個瀏覽器就是帶有劫持功能,把原本屬于我們渠道的訂單轉換成他們自己的淘寶聯盟跟蹤鏈接了,最后訂單的傭金歸屬于他們,真是坑爹了。
過去這些年不少的瀏覽器都這么干,給我們真正做淘寶客導購的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做的最大的一家就是那個數字瀏覽器,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是哪一家吧,當年在淘寶聯盟的收益排行榜上,他們始終排在第一位,一年光這塊就能薅走多少個億的傭金啊。
還有些是做瀏覽器插件的,和很多電腦的軟件捆綁,然后借助用戶安裝這些軟件的時候偷偷安裝瀏覽器插件,用戶的層面真的是一點感知都沒有,當這些插件存在瀏覽器當中時,我們用戶打開任何一個購物網站的時候,這個鏈接都會被自動轉成這個插件方的推廣鏈接,自然劫持了我們的訂單和傭金,也是防不勝防。
除了瀏覽器和插件在做偷單劫持以外,還有些做寬帶服務提供商的,也會進行DNS的解析劫持,說白了當你通過他們的寬帶訪問電商購物網站的時候,這個鏈接也會被自動轉成他們的推廣鏈接,從而劫持了我們的訂單和傭金收益,而據我所知這一塊很多寬帶提供商的老板并不知道,是相關的技術人員自己偷偷弄的嗎,最后這些錢都是進入了他自己的口袋。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瀏覽器、插件、寬帶提供商的偷單偷量是隱形的,不容易被發現的,那么我講個更牛逼的例子,2014年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公司,也是做淘寶客導購的,只不過沒有給用戶返利,采用的是卷皮和折800這種9.9包郵的導購.
然后在雙11這一天,他們的技術把網站后臺的轉鏈代碼更改了,所有的跳轉都是他自己的淘寶聯盟賬戶,直接把這一天網站的收益都變成他自己的了。接著雙11過完以后他就離職了,而這個事情公司層面毫無預防的辦法,想想真是可氣啊。
這種例子還很多,就不逐一列舉了,未來有機會和大家在嘮。
隨著PC時代進入移動時代以后,現在的偷單偷量絕大部分都發生在一些做淘客發單的工具商里面,比如2016年以來的社群淘客爆火,很多人入局來做社群淘客,自己拉了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群,然后在群里給用戶發送帶有淘寶隱藏優惠券的商品鏈接,讓用戶去購買,從而賺取傭金。
但是你總不可能用人肉去一個個管理和維護這些群里的發單吧,必須要使用到市面上的一些發單工具,借助這些工具來幫你進行群發單,但是由于這些淘客做的不是返利類模式,用戶購買還是沒購買,哪一個用戶購買的,誰購買了什么商品根本都無從知曉,只能通過淘寶聯盟的后臺查看到你今天產生了多少訂單。
這就給了那些做發單工具商的團隊一些“偷單偷量”的機會,比如你每天發送100個商品,他們會把當中的幾個商品偷偷換成工具商自己的淘口令,而用戶購買了這些商品以后,這個淘客推廣傭金就進入了工具商自己的淘寶聯盟賬戶,而真正的淘客推廣者卻沒有賺到這筆傭金。
前些年做社群的淘客在這點上還是挺吃虧的,因為做返利的淘客,用戶購買了沒有傭金返利,他們是會找過來的,這個時候如果返利機器人的工具方偷單,是很容易別發現的,而一旦被發現公開出來,對他們造成名譽影響會非常大,甚至可能整個行業都不用他們的工具了,所以他們根本都不敢去做這種“偷單偷量”。
但是做社群的淘客,用戶只要復制了你的淘口令去淘寶領券購買了,他們享受到了優惠券帶來的立減,就滿意了,因為用戶根本不知道這里面有傭金和返利的存在,所以不會找到社群淘客來反應,而我們也不知道是否被工具商偷單了。
雖然“偷單偷量”在咱們整個行業中的占比小,但是你也可別小看這個收入,如果一個發單工具每天可以累計產生100萬單,他們只需要在這其中偷走1%的量,那一天也就是1萬單。前幾年淘客傭金還是蠻高的,尤其是社群推品,基本會選擇一些高傭金的產品來推廣,咱們就按照平均一單5塊錢的傭金來算好了,那么一天就是5萬塊的傭金收益,一個月就是150萬,一年下來就是1800萬呀,如果在碰上下半年的各種大促和超級紅包,那么收入就更多了,說不定能有2000萬+呢,哈哈哈
關鍵是在這個騷操作的過程中很難被人發現,他們賺的也心安理得,有些工具商靠這個也發家致富了。、、
所以今天還在做社群淘客的朋友,大家在選擇發單工具、發單機器人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現在市場上也有一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們去做淘口令檢測的,能用的可以用下,當然最怕的就是這些做淘口令檢測的工具方也是那些做發單工具的團隊通過一些馬甲關聯公司研發的,那就更麻煩了,除非多搞幾個檢測工具一起用。
好了,全文到這里基本上都寫完了,我想這篇文章的干貨純度應該是相當高的,這些小秘密也都是我前些年一直知道,但是不敢去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啟發和幫助。
實話說這些年我們做淘客相關的業務能賺到錢,真的是要感謝阿里這個平臺和淘客完善的上下游生態,如果不是這個生態賦能,我們根本都賺不到什么錢,并不是我們自己能力強多牛逼,是我們自己運氣好坐在了阿里這艘大船上,吃到了中國電商發展的紅利。
所以今天很多淘客朋友在業務進入穩定期以后,轉型進入其他的生態時都發現賺錢真的是難,并沒有我們以前那么容易,本質的原因就是以前阿里給我們養分實在太充足了。
不過這里也建議下其他的平臺,如果你們想引入淘客這個群體去參與你們的生態,也是要考慮到給淘客們提供足夠多的養分,讓大家在你們那個生態里能相對輕松的賺到錢,能獲取到整個生態的賦能,這樣淘客大軍的威力發揮出來,真的是超乎你們的想象。
當然在吃平臺紅利“蹭流量”和吃生態紅利“躺賺”這兩點上還是有些點可以延伸的,但由于實在太過敏感,就不在這里討論了,未來有機會還是私下交流為好。
對了,今天微信群聊中已經可以正常打開淘寶等電商平臺的鏈接了,整個購買流程都可以在微信環境內全部完成,且淘客鏈接的跟單也一樣正常。
回望過往,2013年11月22日,“阿里系”率先屏蔽了來自于微信的訪問,開啟了阿里和騰訊相互封殺的歷史,中國互聯網的兩大巨頭流量入口自此高筑墻。
而今天2021年11月30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國家反壟斷的不斷推進下,時隔8年之后微信群聊中又可以正常打開淘寶鏈接了,且一次登錄淘寶賬號后,可長期保留登錄信息,下次再點淘寶鏈接就可以實現免登錄,用戶體驗還不錯。
這次微信放開對淘寶鏈接的訪問管制,對淘客來說是重大利好,對基于微信環境下的各種電商模式來說可能是一個沖擊,到底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和蝴蝶效應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這里面也許會產生新的各種新機會,等我有發現和有思考的時候再和大家繼續分享。
最后如果覺得本文的分享對你有啟發、有幫助可以幫忙贊賞、轉發、在看一條龍支持和鼓勵下,畢竟原本是一篇收費閱讀的文章,哈哈,我會非常感恩,后續我會繼續加油多寫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