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運營社編輯部,授權轉載發布。
本文整理自第六屆運營人年終聚會的嘉賓分享。會上,企業微信「行業高級總監」@張峰 老師向我們分享了騰訊做企業微信的“初衷”——為什么在已有覆蓋12億用戶的微信之后,還要再做一個 APP 。
同時,@張峰 老師還和大家聊了聊接下來企業微信的發展方向會是什么。
以下為正文內容:
大家好,先跟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峰,在企業微信的「行業拓展中心」負責零售板塊。
我在開場前想說一件事情,剛剛我在展區轉悠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板子——運營技能地圖3.0。
我沒記錯的話,上面應該是有10個板塊,800多個功能,所以如果我后面講到一些偏運營方法論的東西,僅供大家參考。
讓我們回到正題,在接到主辦方邀請的時候,我梳理了一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我將其分為4個模塊:
第一,相識。
我希望通過這次介紹,把企業微信這個產品正式介紹給大家,我想讓大家了解我們的產品,知道我們是如何思考的。
第二,相知。
我們希望大家知道該如何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的設計初衷是什么,我們希望 ta 達到什么樣的高度。
第三,合作。
我們已經設計好了產品,就希望找到會用 ta 的人。我認為一個好的互聯網產品和使用 ta 的人,應該是背靠背的關系。
第四,共建。
雖然概念提了很久,但是私域是在2020年才真正大火起來。那么,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在大火以后的2021年,私域又發展了些什么?明年的私域又是什么樣子的?
以上,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四個板塊:相識、相知、合作、共建。
01
相識
企業微信究竟是什么?
大家有沒有覺得奇怪,微信已經覆蓋了12億用戶,為什么我們還要再做一個 APP ?我們為什么不把這些功能直接放在微信里?
講真的,很多人到現在還在用微信「做運營」。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再做一個 APP?這個 APP 會幫微信增值嗎?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在2016年想了很久,最后我們終于想通了。
其實理由很簡單,在目前的狀況下,微信承載不了大家越來越多的工作需求,或者說微信的功能,不能滿足專業的運營需求。
在這里,我介紹兩個最基礎的概念:
第一,數據資產沉淀。企業微信微信可以幫助品牌將用戶數據沉淀下來,生成用戶畫像,幫助品牌對用戶做進一步的運營。
第二,認證。對于消費者來說,企業微信更有信任感,因為微信往往代表的是個人,但是企業微信卻可以通過「認證」,代表品牌官方。
所以我們想了很久之后,決定再做一個 APP——企業微信,為大家提供這些功能。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為企業微信確定了2個功能定位——對內,讓信息高效流轉;對外,連接12億微信用戶。
更詳細一點說,企業微信提供了3種連接方式:
第一種,連接企業內部,方便企業高效管理的同時,還能夠讓工作人員鏈接到一線當中去。
第二種,連接企業和企業的上下游。
從發展歷史來看,單獨的體系顯然是行不通的,企業必須聯系自己的上下游。
打個比方,如果你做零售板塊,就要清楚零售板塊的上下游,也就是品牌和終端的運營點分別在哪里。
第三種是 B2C 的連接。
大家可以看一下企業微信去年的數據:
截止到2020年,使用企業微信的品牌達到了550萬家,有4億人通過「企業微信」添加微信好友。這還是去年的數據,在2021年的今天,這個數據值得期待。
我和大家聊以上這些的目的是,讓大家了解企業微信這個產品到底是什么。
02
相知
在大家了解以后,我再講講今天的重要內容——私域。
跟主辦方第一次溝通內容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問題想要分享——我們說的私域或者說產品人說的私域,和諸位負責運營的同事說的私域是一回事嗎?
我們說的私域有一個前提,就是在做這個產品的時候,龍哥說的那句話——“人即服務”。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對私域做一個簡單的定義:“企業自有,可隨時免費觸達,可開展個性化運營的用戶資產”。
當然,真正要做私域運營的話,還看兩個概念。
今年在很多場合都提到這個事情,從「流量」到「留量」。
我在進企業微信以前,在騰訊華東廣告銷售部負責「賣流量」。我賣了7年的流量,大家知道我的業績翻了多少倍嗎?
在2011年我加入騰訊廣告銷售團隊的時候,我每天的 KPI 是500萬,大家知道我做到2015年的時候,我的個人 KPI 和團隊 KPI 是多少嗎?
我的個人 KPI 達到1.2個億,團隊 KPI 達到6-7個億,這是流量。我相信很多同事對流量的運營非常熟悉。
回到私域的范圍,我們再想一下“留量”是什么?
或者說,讓我們做運營的角度發生了一點改變,從流量到另一種留量的思維里,這里面牽線的繩子是什么?人即服務。
有一個笑話這樣說,在微信里面我把你當朋友,你把我當流量。那么,如果我把客戶用服務關系組織起來,他們就變成了我的「留量」。
再回到,我們說的流量和私域,和大家說的是一回事嗎?
這就要回到市場的要求上,以前運營的目的是「做增長」。
在2018年,我和客戶聊增長的時候,他們說了幾個和增長相關的數字,在當時,離店交易、閉店交易、跨區域交易都屬于增長數字的范疇。
為什么?因為我打開門店做生意的時候,我會發現每天從上午10點鐘到晚上8點鐘的離店交易、閉店交易、跨區域交易都是增量。
但現在我們的運營目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運營目的從「做增長」,發展到了「會員的深度運營」。
一個邯鄲的客戶在和我溝通的時候提到,他們的老板對自己的會員運營下了 KPI。
因為,在大的商場里,會員產生的價值大于營業額50%,一旦流量增長到達瓶頸,我們就要考慮做會員的深度運營了。
從做增長,到做會員的深度運營,私域經歷了3各階段。
在1.0階段,微商發朋友圈、拉群并推薦自己的產品;
在2.0階段,百果園的同事開始用企業的方式運營客戶,一個門店6個群。之前百果園大概有4000多個門店,大家可以算算他有多少群。
在當時,雖然百果園借助了很多第三方工具運營微信群,但是還是遇到了很多問題。
比如說,這個群怎么管理?每個群背后的數據統計怎么做?群里面的成員該怎么用一個 CRM 梳理出來。
其實,這就是企業微信帶來的基本功能,這些功能的完善,標志著私域進入3.0時代。
03
合作
在開場的時候,我提過,產品和運營的人應該背靠背,我為什么這么說呢?
接下來,我就跟大家順一下我們做這個產品的思路,看看 ta 是不是值得大家「背靠背」。
1)獲取用戶
「如何把用戶變成你的可運營的資產」是設計這個產品的主思路。
要想把用戶變成「可運營資產」,就要考慮獲取用戶,用什么樣的方式獲取?這時候有兩個功能至關重要——好友和拉群。
這里額外提一句,大家可能沒感覺,微信生態的很多產品都會從微信的母體里拿功能去進行拓展使用,企業微信拿的功能是最底層的「拉好友聊天」以及「拉群溝通」的能力。
我們順著這個場景往下拆分,就會看到線上加好友的方式和線下加好友的方式。
再往下拆分,我們還能拆除很多運營手段和工具,比如群發功能……這些都是對新用戶的一個運營手段。
2)數據統計和梳理
獲客以后,我們要做的是梳理群的 ID 和標簽,群里面成員的 ID 和標簽,然后進一步將其做成一種標準的或者說內外雙向的 CRM 體系。
那么,我來問大家,數據統計到「加好友的方式」的時候,我們從運營側的角度來看,還需要什么?在 B2C 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什么?
在線下獲取流量方面,我們做的功能很多,但是線上做了嗎?
我記得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在云南開了一個會,找了很多品牌和賣場的同事討論,當時存在一個尖銳的矛盾點是「線上獲取大規模流量的入口,我們并沒有做得很完善」。
舉一個例子,微信最近推出的一個功能叫“微信客服能力”,這個功能是我們給大家設計的「線上獲客能力」。
最具代表性內容是,在你的視頻號有一個「添加企業微信好友」的入口,如果用戶對你的視頻內容感興趣,會回到你的視頻主頁加好友。
從我們的角度理解這是什么?這就是線上獲客沉淀路徑。
3)運營和轉化
我對運營最基本的理解是,在有數據統計的基礎上,有條理化地去做相應的動作。
這里我要根據產品類別,拆分成兩個板塊來講:
第一,低頻,客單價比較高,溝通時間比較久的產品。
比如,對于下單家裝,汽車這類高決策門檻產品的用戶,最好的方法是通過「1V1」甚至「多V1」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我們最早「做群」的時候,我們群只能容納20個人,很多運營同事提的需求是你們什么時候做到一個群容納500人,那我們為什么當時不這樣做?
因為當時的群就是為低頻產品、高價產品服務的。
舉一個例子,現在的家裝和汽車都會在你買或者賣之前,把設計師、測量師、保險維修師等五六個人拉在一起服務你一個,這種叫低頻,我們就會按照低頻的方法論去運營。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方可以通過企業微信為用戶分類打標簽,然后根據標簽的不同,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內容供給」。
第二,高頻,客單價比較低的產品。
在這里,我們特別想說的一件事情是,如果沒有「通用價值」,高頻的社群里的運營動作真的只有「促銷」嗎?
答案顯然是 NO。
那么,如何通過「服務運營」,為產品增加附加值,或者銷售額呢?
比如咖啡這個賽道基本是終端零售行業通吃,但他們卻能夠通過線上運營的手段將單店銷量從500杯變成800杯。
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瑞幸咖啡的運營,瑞幸的社群屬于典型的「基于LBS社群」,通過有節奏的優惠券以及場景化推送,刺激用戶下單。
我們可以看到,每天社群里下單的咖啡應該是成百萬杯的,這就是運營的力量。
此外,我們設置了大量的管理工具(比如敏感詞攔截、群數據報表等)和效率工具(比如群歡迎語、群發工具以及關鍵詞自動回復等),以滿足不同頻次產品,不同場景的運營需求。
04
共建
我最后特別想說一下這張圖:
這張圖第一次被展示出來是在2019年底的公開課上,當時我們講零售行業的「數字化核心」究竟是什么。
2021年底我們再看這張圖,三種連接方式是指:企業內部的連接、企業和消費者(B2C)、企業和企業的門店。
在這里,我們跟大家提一個我們看到的新方向:相信大家對 B2C 非常熟悉,那么有沒有人知道大B 對小B 該怎么運營?
舉一個例子,每一個品牌前端有無數個促銷員。那么此時對于品牌而言,品牌真的是在運營客戶嗎?
其實我們會發現,品牌是在運營小B,也就是終端門店以及服務人員;而小B 才是真正運營C端的人。
也就是說,在未來,我們的運營工作將會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運營 C端;
第二部分,幫助品牌賦能小B,或者通過運營小B,來支撐C。
這也是2022年我們最感興趣的一些點。
回到最后一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微信和企業微信分別承載了目前整個鏈條的兩個部分——消費者以及企業,也就是 B2C 和 B2B。
感謝大家耐心的聆聽,最后,希望通過這個簡單的分享,讓大家了解我們相識、相知、合作以及共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