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2月2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起訴英偉達(NVDA),阻止其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企業ARM的計劃。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收購將使得英偉達控制競爭對手開發芯片所需的計算機技術和設計,若交易達成,包括物聯網在內的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發展有被扼殺的風險,將損害半導體市場的競爭。
此外,該機構還表示,英偉達公司的收購計劃會削弱競爭對手,減少芯片市場的創新和產品選擇,并導致價格上漲,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目前由兩名民主黨人和兩名共和黨人組成,以4比0投票通過了對英偉達收購案的行政申訴,行政審判計劃于2022年8月開始。
對此,英偉達方面表示,將繼續展示收購ARM這筆交易的好處。周四,該公司稱:
“我們將繼續努力證明這項交易將有利于行業并促進競爭。”
該公司股價似乎并未受此消息影響。截至收盤,英偉達收漲2.2%,報321.26美元。
收購達成,是英偉達之幸,芯片產業之殤?
2020年9月,英偉達宣布斥資400億美元,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從軟銀手中手收購其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ARM。根據英偉達與ARM母公司軟銀的協議,收購將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最多可擴展到兩年,即最早2022年3月,最晚2022年9月。
對于這筆芯片史上最大規模的歷史性大收購,僅有小部分業內人士對此持看好態度,絕大部分科技公司都在各種場合下對此項收購案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擔憂和不看好,認為被英偉達收購后,ARM的各項核心業務會喪失寶貴的中立性和獨立性。
獲悉這筆收購消息僅一天后,ARM的聯合創始人 Hermann Hauser 便迅速發表公開信,呼吁英國政府拯救ARM。他在信中表示,如果英偉達收購ARM,那么對整個行業是災難性事件,不僅ARM在英國的就業機會可能消失,還將摧毀ARM的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這事關國家經濟主權。
興業證券計算機團隊分析師蔣佳霖、楊本鴻也評論到,該筆收購案,或將是“英偉達之幸,芯片產業之殤”。該團隊認為,英偉達收購ARM后,全新的IP授權模式有望為其帶來較高毛利空間,但ARM的IP授權模式向來以“中立”態度面對全球客戶,未來能否繼續面向全球保持中立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市場各方大力呼吁后,監管機構對這筆交易也保持了密切的關注。這使得英偉達不僅在歐洲和英國市場受到監管的“特別關注”,甚至在其主場美國也未能取得優勢。
在本次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之前,英國反壟斷部門也在第二階段的審核中對英偉達收購ARM的態度趨于負面,他們更希望ARM能夠通過IPO的方式在倫敦交易所上市。這樣一來,在解決融資問題的同時,ARM還能繼續保持寶貴的中立性、獨立性。
收購失敗對英偉達影響甚微
如今,英偉達的的狀況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輕”,在這筆有史以來最大的芯片收購案中失敗對其幾乎不會有任何影響。
反應到股價上,該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避險也可謂是“大紅大紫”。從2015年開始,在圖形處理器領域獨占鰲頭的英偉達的股價便迎來了爆發。在2015年-2021年這短短6年間,英偉達的股價上漲幅度累計超過了7000%。如今,在該公司“全宇宙”(Omniverse)平臺的加持下,英偉達的市值已超過8000億美元,穩居標普500指數中市值第七位。
對于ARM公司,華爾街見聞提及,ARM的商業模式非常特殊,它本身不賣半導體,而是僅提供芯片設計方案,并收取授權費和專利費。雖然英偉達表示支持保持這種開放的商業模式,但其競爭對手一直持懷疑態度。
此外,在蘋果公司基于ARM架構打造出M1系列CPU成功反攻x86架構,在“換芯”道路上走的順順當當后,包括英偉達、高通等一系列半導體公司大受鼓舞,在打造ARM機構芯片上各自發力。
【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