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唐韌(ID:RyanTang007),作者:唐韌,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我一直在實際參與并研究視頻號,不僅開了直播、也發一些視頻。沒別的,就是純粹看好。
關于視頻號的聲音有很多,有的說視頻號干不過抖音,有的說視頻號沒戲,但這些主觀表達似乎都沒有邏輯支撐。
或許,視頻號壓根不需要干過抖音,也沒必要跟誰對比,它只是微信適應新形勢推出的一款新產品。
我之所以看好,背后的思考主要有這么兩條邏輯主線。
第一,視頻號是微信內第一個真正的「公域」。上一次遇到這種平臺級的機會是公眾號,而視頻號比公眾號門檻更低、機會更大。
第二,視頻號的底層產品邏輯有別于微信內其他模塊,核心在于 ID 體系的設計,使其具備極強的獨立性和擴展性。
好,接下來我會結合一個具體的場景來談談這兩條邏輯主線是如何通過產品的方式讓一些事情慢慢發生改變的。
如果你對年初的微信公開課還有印象,龍哥在他的分享中提到了關于視頻號是什么的問題。
他說,「視頻號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短內容平臺」。
那么問題就來了,從產品和系統的角度看,這個人人都可創作的短內容平臺應該讓用戶以何種身份發布內容呢?
說白了,就是用戶身份的 ID(Identification)該如何設計?
視頻號是一個面向公開信息領域的產品,顯然不能用個人微信身份,那樣就會破壞社交領域的既有規則。
所以,視頻號需要一個新的身份 ID。
如果你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微信內的各個產品模塊其實都是由 ID 支撐起來的。
社交領域有微信號 ID,內容媒體領域有公眾號 ID,這些 ID 給不同產品角色賦予了不同的身份。
視頻號不同于公眾號,它是一個更開放、門檻更低、內容形態也不同的產品。
所以,要做成人人都可創作的短內容平臺,視頻號就需要有獨立的 ID。這個新 ID 不能與社交領域和媒體領域的 ID 相沖突,而且還要互通。
視頻號 ID 的意義特別大,這意味著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領域,而是進入了公開信息領域。
因此,視頻號可以獨立支撐直播場景,也能包含視頻內容、小程序和服務。
尤其是直播,在沒有視頻號之前,微信內的直播只能在社交領域和群聊內進行,很難進入到更廣闊的公域。
之所以說視頻號是微信內第一個真正的公域,就是因為它既不是社交領域的封閉模式,也不是媒體領域的訂閱模式。
哪怕你不關注某個視頻號,且你的社交推薦中也沒有這個視頻號,你也能通過算法推薦看到這個視頻號發布的內容或直播。
反過來,視頻號即便只有很少的粉絲,它也能夠介入公域并實現快速出圈。
正是因為這種自帶公域屬性的特點,讓視頻號不僅適合于個人,同樣適合于機構。
龍哥在微信公開課上說過他對于企業以及機構官網的理解,微信一直在尋找 PC 時代「官方網站」的替代物,起初認為公眾號可以替代官網,后來認為小程序可以替代官網。
現在,他們認為視頻號更適合成為每個機構的官網。
當時他還開玩笑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在每一個廣告牌下面,都能看到廣告主的視頻號的二維碼,那就說明視頻號做成了想要的官網了」。
那么,視頻號能成為新官網么?
先說結論,我覺得有機會。
1、視頻號的底層產品邏輯決定了它的獨立性和擴展性。
常看我文章的讀者知道,我之前寫過一篇關于微信賬號體系設計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微信生態內三種 ID 的差異。
在原來那幅圖的基礎上,我又做了一些優化。
先說微信號 ID。
微信號 ID 適用于封閉社交領域,非好友間是無法實現消息互通的。但微信號 ID 是基礎,他是公眾號、視頻號、微信支付、小程序等的根。
微信號 ID 給每一個微信用戶賦予了一個身份,這是我們在微信內實現通信、社交、獲取信息的根本。
再說公眾號 ID。
公眾號 ID 適用基于訂閱關系的內容媒體領域,它在微信內構建起了一套「作者-讀者」的關系模式,而且不會破壞封閉社交領域的規則。
但這種設計也有一個劣勢,即難以被更廣泛的用戶發現,因為它是訂閱制。
直到這兩年公眾號團隊開始做社交推薦和算法推薦,這種情況才得到了一些緩解。
要不然,我們大多數人都被封閉在固有社交圈內,很難發現新的內容和新的號。
最后就是視頻號 ID。
視頻號 ID 是獨立于其他兩個 ID 的新身份,它和公眾號平行,都是基于微信號 ID 衍生出來的。這種獨立性,同時也讓它具備了很強的擴展性,
這一點,可以從視頻號內用戶操作時的身份選擇功能可以看出來。
正因為這種獨立性,讓視頻號用戶具備一個全新的身份,這個身份不會被私域身份影響,也就具備了很強的擴展性。
說白了,視頻號不受限于好友關系、也不受限于訂閱關系,它是微信內一個新的純公域產品。
別小看這種變化,這讓一個原本是封閉社交關系的產品一下子就具備了開放性。
在一個產品里同時容納三種身份,而且讓彼此互不影響,這非常考驗產品思考和設計能力。
我們現在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真正從源頭思考出這個方案并作出最終產品選擇,其實是很難的。
如果說微信好友圈是私域,那公眾號就是小公域,而視頻號就是真正有機會能觸及微信十幾億用戶的大公域。
看到這,你應該明白了為什么說產品底層邏輯設計決定了產品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說視頻號是微信內第一個真正的公域的原因了。
公域帶來的好處是人人都可觸及,人人都有機會出圈,它打破了封閉社交圈的限制,同時又彌補了公眾號的不足。
而對于新一代的官網來說,之所以被稱之為官網,其本身就需要有被大眾容易觸達的能力和方式。
以前互聯網是一個網絡世界,而現在微信本身就成了一個網絡世界。
至此,視頻號成為新官網具備了前提條件。
2、視頻號比公眾號更適合承接企業信息展示和服務。
有人會說了,那公眾號不適合成為新官網么?
如果只看產品功能,那公眾號具備這個特性,而且確實有很多企業、機構、個人把公眾號當成自己的門戶。
但你發現了么,把公眾號當做門戶網站的機構們主要有兩個訴求,一個是當做沉淀用戶的信息群發工具,另一個就是作為服務交易工具。
說白了,要么讓你關注后收到他們的營銷信息,要么讓你消費下單時使用他們的平臺交易工具。
一個是信息群發工具,一個是服務交易工具。
公眾號的這兩個特點其實都不符合官方網站的定位,因為官方網站是不會去主動打擾用戶的,它是一個信息集合和服務門戶,它是被用戶主動訪問的。
不信你看,如果你關注了一些企業或機構的公眾號,只要他們發的信息頻繁一些,且你又不喜歡,那么你很快就取關了。
所以,公眾號并不適合作為官方網站的替代品,它更適合成為內容訂閱、服務交易、維護用戶的工具。
公眾號可以成為視頻號非常好的補充和延伸,實際上它們在產品層面已經實現了互通。
可以說,公眾號給視頻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讓視頻號學習到了經驗。
這種經驗,也為視頻號成為新官網埋下了伏筆。
如果評估視頻號是否能成為新一代的官網,那就看看視頻號現在能提供一些什么樣的基礎功能。
我這里找到了兩個視頻號,他們都是完成了企業認證的視頻號,并且都開通了相應的功能,比如企業微信、綁定公眾號、內容分類以及商品展示等。
通過對這兩個視頻號的對比,我們會發現視頻號能提供企業信息展示、媒體資訊鏈接、服務對接客服、商品信息展示、內容信息導航等功能。
這些,完全符合一個官方網站的特質。
功能歸功能,如果要想實現視頻號官網化的目標,還有很多事需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用戶行為習慣和固有認知。
3、用戶行為習慣和認知的變化會帶來產品基礎設施的升級。
不知道你們還有多少人記得「hao123」這個網站,這個首發于1999年的產品改變了一代人的上網習慣。
「hao123」是一款網址導航工具產品,就是把各種網站分門別類集合在一起,方便用戶集中選擇瀏覽。
2004年,這個工具產品被百度花了5000萬人民幣收購。不過,現在估計已經鮮有人知了。
「hao123」在原來輸入網址的基礎上提升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不再需要記憶復雜的域名地址,只需要按照網址導航點擊即可。
這種用戶價值增量的產生也逐漸培養了用戶習慣的定型,這種習慣,直到移動互聯網出現才得以打破。
智能手機出現后,我們以前使用的網站被一個個獨立的 App 取代,我們獲取信息和服務的方式發生了改變。與此同時,用戶習慣和認知也在發生改變。
我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會習慣使用微信搜索,但我是微信搜索的高頻用戶。
雖然微信搜索呈現出來的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為信息收集和了解渠道,微信搜索能解決我很多問題。
當我想查詢一款產品、一家公司、一個新聞的時候,我會先到微信里搜一下,它會把與此有關的朋友圈動態、公眾號、文章、小程序等全部展示出來。
當然,這里面也包括了視頻號。
我有一個判斷,當微信類其他產品承載的信息和服務越來越多的時候,微信搜索的潛力就會被釋放。
到時候,微信搜索會成為我們獲取信息和服務的入口,那時又會迎來用戶行為習慣和認知的升級。
所以,我覺得視頻號有成為新官網的機會和可能性,這是伴隨著產品基礎設施的進化而帶來的結果。
產品洞察
一款產品的生長和演變很難用固定的公式或路徑去解釋,任何一款產品都是由大量的思考和選擇所構成的。
產品經理的一次思考、一次判斷、一次選擇,都會成為產品結果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有大量的思考和選擇,我們才看到了產品最終的樣子。
你說產品有性格么?我認為有。
你說產品有靈魂么?我認為有。
產品會變成什么樣,完全取決于設計它的人期望它成為什么、以及它的用戶認為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