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機械領域,凡是有機械設備的場合,都離不開一樣“硬科技”——液壓系統,技術復雜性遠超發動機,被稱為工程機械之“心”。
離開它,所有工程機械將只會走路不會干活!它好比挖掘機、叉車的肌肉和手臂,是干活的利器。
然而,這樣一柄利器此前卻一直被國外產品壟斷,使我國高端液壓件長期“受壓于人”。
十多年前,在中國山東省臨沂市的臨沭縣,卻有一家以農機制造起家的企業,執意要鉆研這項高難度技術,并取得了核心突破,它就是山東常林集團,一家擁有高精密鑄造、高端液壓、工程機械三大核心業務板塊的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山東常林集團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核心領域,實現了轉型升級。要想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更深層次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將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IT基礎架構作為企業業務系統的運行基礎,承載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獲取更多回報的重要使命。在這種背景下,山東常林集團不斷求新求變,攜手專注軟件定義存儲領域的杉巖數據,構建企業私有云平臺,實現統一運營和運維管理,打造硬科技背后的“軟”實力。
企業信息化為業務提速,IT基礎架構成挑戰
作為高端制造業企業,出于業務和管理需要,山東常林集團建設了眾多信息化系統,主要核心系統有PLM系統、PDM系統、ERP管理系統等,其中PDM系統集成了集團和分公司的圖紙設計、管理、保存和日常調用,是核心中的核心,存儲的設計圖紙等數據資產更是集團的核心商業機密。
山東常林集團原有的業務系統都運行在純物理環境之上,其中PDM數據庫采用“小型機雙機+存儲雙活+數據庫雙活”的部署架構,PDM應用和部分業務系統采用“刀片服務器+單存儲”的部署架構,還有部分業務采用服務器單機部署架構。
隨著集團在智能制造領域的不斷深耕,業務信息系統也在不斷新建、更新和升級。但此時原有的IT基礎架構卻面臨諸多問題,無法很好地支撐上層業務的發展。主要挑戰有:
·原有服務器、存儲硬件設備普遍超期服役5-10年,故障不斷,運維成本居高不下。
·原有系統架構除數據庫外普遍缺少DFX設計,無法保障集團業務連續性。
·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無法靈活擴展,新業務上線慢。
·原有系統架構設備眾多、管理復雜度高,運維管理復雜度高。
銳意變革,超融合+統一存儲,構建集團私有云平臺
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為更好地支撐集團業務發展,山東常林集團希望構建更先進、更合理的IT基礎架構,來應對以上挑戰。
經過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山東常林集團認識到,在兼顧未來IT資源需求變化的同時,私有云資源池化、高可用、自動化是IT基礎架構建設的方向。因此,山東常林集團信息部門初步確定采用“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存儲+私有云管理平臺”的方案來重構企業IT基礎架構,而其中,關系到所有數據資產安全的存儲是重中之重。
經過綜合對此測試,山東常林集團最終選擇與杉巖數據合作,采用杉巖HyperCube超融合一體機+杉巖USP統一存儲平臺,構建集團私有云平臺,滿足IT基礎架構升級中的存儲需求。
通過杉巖HyperCube超融合一體機,杉巖數據幫助山東常林集團快速地搭建企業私有云平臺,用于承載存儲/計算資源比例相對均衡的業務系統;對于存儲/計算資源比例不均衡的業務系統,可將業務系統運行在超融合集群,而數據存儲在杉巖USP統一存儲平臺上。
此外,杉巖USP靈活的軟件定義架構還可提供對象存儲服務,滿足山東常林集團未來的設計圖紙數據、智能設備數據、產線數據等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需求。
IT基礎架構升級帶來的高效、簡單、靈活
山東常林集團和杉巖數據的合作,為企業構建了安全、可控的私有云平臺,為PDM系統、MES系統、GS系統等內部業務信息系統的運行提供了充足的IT資源,確保了業務的高可用性。主要收益有:
·實現資源的統一調配和分發,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IT管理員對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的維護,從多套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設備,減少到6臺服務器集中式維護,工作量大大降低。
·容量與計算能力靈活擴容,隨需而用,同時可滿足未來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存儲需求,極大地降低了IT投入。
山東常林集團基礎架構負責人劉斌表示,通過杉巖超融合設備和分布式存儲,山東常林集團實現了對中心機房的服務器、網絡、存儲的底層融合,實現了對異構虛擬化統一管理、容災備份等功能。新架構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物理機到虛擬機以及虛擬機之間的系統遷移;實現數據本地、異地和定時、實時備份,并可以對數據傳輸加密,最終幫助集團實現重要應用企業云平臺的統一運營和運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