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赤日炎炎,一位俠客仗劍而來,臉龐冷峻,著一襲戰袍,牽一匹駱駝,背影蒼涼。而在視頻的上一秒,這位俠客還是在玉米地里侍弄莊稼的尋常老人,白色汗衫配西瓜紅背心,戴頂草帽,佝僂著身軀,一回頭,沖兒子的鏡頭憨厚地笑。
這位老人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三喜爺爺”,今年65歲的他7月份開始在快手短視頻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收獲了十幾萬粉絲的關注,以及上百萬個點贊。最開始,三喜爺爺的視頻展現的是他和外孫們在田間地頭、陣陣稻香中嬉戲玩樂的天倫之樂;而后,他逐漸發布了一系列換裝視頻,時而化身上海外灘西裝革履的老克臘,時而變為民國年代軍裝筆挺的西北軍閥。荒漠俠客那條視頻下,有網友留言問:“大俠您還缺小弟嗎?”三喜爺爺秒回:“缺。”
隨著一系列換裝視頻在快手走紅,三喜爺爺深藏內心的俠客夢得以實現,網友們也通過這些快手視頻,了解到大西北溫馨的田園生活和壯闊的自然景觀。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廣袤鄉村地區的滲透與普及,不少像三喜爺爺這樣的普通農民,有機會演繹出前所未有的精彩人生。
獨居的老人
很多網友猜測三喜爺爺是退伍老兵或者年輕時曾“在道兒上混過”,但實際上爺爺的人生沒有那么濃烈的傳奇色彩,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西北農民,和老伴兒靠種地養活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甘肅蘭州市永登縣大同鎮青寺村,是三喜爺爺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位于蘭州市西北部郊區的永登縣,西南接青海,北通寧夏、內蒙古,是古絲綢之路的門戶,青藏高原東北部與黃土高原西部在這里綿延過渡,連綿起伏的石質山地與黃土丘陵在這里交錯分布。放眼望去,山巒重疊,丘陵起伏,河水縱貫。
而今三喜爺爺已過花甲之年,孩子們如離巢雛鳥般一個個飛去了蘭州、武威這些城市,老伴兒也為給兒子帶孩子住在了蘭州城里,子女想接他進城常住,但是他總住不習慣。在他看來,城里家家戶戶房門緊閉、互不相識,實在沒什么樂子。
趁兒子兒媳出門上班,他總要偷偷跑回村里去。好在村子離蘭州市區也不遠,坐公交車一個多小時就到。即便在2019年,三喜爺爺做了個大手術,將胯部的一節骨頭移植到了頸部,從此時常頭暈,他也不想搬到城里和子女一起住。
年邁的父親一個人住在村里,兒女們放心不下,除了擔心他的身體,也憂慮他獨自生活會不會感到孤獨。父親生病之后,地也種得少了,只剩下幾畝玉米和大豆。兒女們也捉摸著,怎么給父親找點兒事情做,讓父親的生活更充實豐富一些。
俠客夢照進現實
三喜爺爺生性活潑、喜愛接觸新事物,自然也成為了短視頻平臺的忠實用戶。看到身邊年輕人玩快手,他也喜歡在快手上刷一些農民拿著麥秸稈演唱流行歌曲的視頻,看多了難免也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恰好今年暑假,三個女兒和兒子都帶著孩子回村消夏。做影視制片人的兒子張建宗便拿出相機來,給姐姐、父親還有孩子們拍了一些其樂融融的短視頻。后來發布在快手上,沒想到父親在稻田中隨意舞蹈、和孩子們自在嬉戲的短視頻流量最好,張建宗于是想繼續幫父親拍下去。
當時短視頻類型扭頭變裝頗為流行,張建宗也想著可以給擅長模仿的父親拍點兒這個類型的內容。最開始的一條,他給父親套上了自己結婚時穿的西裝三件套,還戴上了一副墨鏡。父親覺得太正式,頗為抗拒,后來禁不住兒子反復勸說,但對著鏡頭,他還是難掩不適與拘謹。
拍了幾條之后,有一天,三喜爺爺向兒子提議,為什么不以西北家鄉的壯闊景觀為背景,讓他扮演一位仗劍走江湖的西北大俠呢?兒子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于是向自己的朋友借了服裝,三喜爺爺扮上后站在村邊山頭上,背后群山連綿,耳畔朔風呼嘯,儼然一位俠肝義膽的游俠騎士。這條視頻出來后反響分外熱烈,也引來不少媒體的轉發與采訪。
意外走紅后,快手上有諸多網友為三喜爺爺點贊留言,上萬條評論,爺爺都會仔仔細細地一一閱讀。張建宗記得,有一天他當時正在蘭州工作,父親給他打電話來說,有人在他的快手視頻底下給他留言,“寫了首詩,寫得還不錯”,那首詩現在父親還能背出來,“大漠孤煙見青天,駝鈴聲響俠客現。問聲劍客何處去,三爺仗劍出西關”。
(快手網友在評論區給三喜爺爺寫詩)
盡管父親表現得相當淡定,但張建宗還是能聽出父親難掩的開心與喜悅。父親一生從未表達過自己的夢想是什么,連“心愿”這樣的詞語都沒說過,如果沒有“扮上”,父親就是最憨直最樸實的農民。可是他能感覺到,在這些收獲了上百萬贊的短視頻里,父親覺得自己被肯定了,父親心中某種一直被壓抑的愿望和期盼,正在慢慢實現。
張建宗知道,父親心中一直有個俠客夢。那時他還年幼,家里的境況也不像現在這般充裕,父親愛看電影,尤其愛看武俠片,但是家里買不起VCD,鎮上和縣里更沒有什么電影院。每晚吃了飯,父親總是催他趕快寫完作業,然后帶著他到鄰居家看碟片。他和父親一起看過張國榮、林青霞的《白發魔女傳》,李連杰的《黃飛鴻》,還有吳京的《太極宗師》。每晚的刀光劍影,是屬于父子倆的歡樂時光。如今這段時光又能在短視頻的加持下,以另外的方式上演。
父子齊上陣
張建宗因為有拍電影的經驗,經常會指導父親怎么擺造型耍動作;但三喜爺爺不想機械模仿而更愿釋放天性,依著自己的想法來塑造角色。有次爺爺被兒子教導得不耐煩了,索性擺出“老子”的架勢教育起兒子來,被后面跟拍的同事全程用攝影機記錄下來。張建宗回看這一段時,總是忍俊不禁。
這樣的小沖突時有發生,父子倆也在這些細小摩擦與爭執中,愈發了解和貼近彼此。比如,張建宗想讓父親多耍帥扮酷,而三喜爺爺更想展現自己搞怪喜感的一面。張建宗說,所有換裝視頻里拍得最快的一條,就是三喜爺爺扮演濟公的那條,全部拍好只用了二十分鐘時間。因為三喜爺爺本身的性格就和濟公很像——樂天知命、喜氣洋洋。
濟公是三喜爺爺鐘愛的人物形象,十年前,在村里的社火表演中,三喜爺爺就扮演過濟公,還曾在臉上抹上黑鞋油、手里抓著鐵鏈子扮演西北社火中獨有的形象“瓜娃子”。可惜村里已經近十年沒有過社火表演,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漸漸從民間生活中淡出;還好,三喜爺爺對表演的熱情又再一次被短視頻點燃。
再次扮演濟公,是三喜爺爺的一個心愿,但張建宗卻有顧慮。他擔心網友們會把父親的表演和老藝術家游本昌先生的表演做比較,可能會有一些負面的評價影響到父親的情緒。濟公的視頻發布后,雖然有些許負面評論,但更多網友給了暖心的肯定與贊美:“爺爺的演技甩小鮮肉好幾條街”“這不是濟公本人嗎?”“濟公招牌的苦笑表情,游本昌都學了好幾年,但爺爺好像天生就會!”看到這些留言,三喜爺爺對自己的表演天分更有信心了。
還有一些拍攝經歷,讓張建宗記憶猶新。在最近的一次換裝視頻里,三喜爺爺扮演一位古時候的將軍,身著盔甲,手持長劍,威風凜凜。但其實這套盔甲足足有四十多斤重,這個重量對清瘦的父親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負荷,所以在表演一些耗費體力的大動作時,張建宗穿上了這套幾乎是他一半體重的盔甲,充當父親的“替身”。父子倆一起扮演了一直向往的英雄形象,他們的興奮遠大于疲憊。
還有一次,張建宗和父親住在武威的姐姐家里,打算去附近的沙漠拍荒漠游俠題材換裝。從姐姐家開車到沙漠要一個半小時,三喜爺爺牽的那匹駱駝是租來的,一次要五百塊錢。拍完第一天,第二天老爺子說什么也不愿意再進沙漠了。因為來回開車的油費還有租駱駝的費用加起來,成本太高,他心疼兒子辛苦賺來的錢就這么花出去了。兒子好說歹說,又把他哄進沙漠。過去,父親用自己無悔的青春和辛勤的勞作支撐了兒子的夢想;現在,張建宗想替父親完成一次他的夢想。
(拍攝現場花絮)
讓壯闊大西北走入人們視野
讓三喜爺爺開心的還不止這些。他發現,自從拍短視頻以來,他和兒子之間的話也變多了,從前的孤單也消解了不少。之前兒子回家后大多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和他聊天也就是說說工作上的事兒,他不太懂也說不上幾句。但現在,他可以和兒子聊下次拍什么造型、扮演什么形象、背景地點選在哪里。三喜爺爺還經常讓兒子推薦自己可以演繹的某類角色的相關電影,“我看了就知道咋演了”。他在視頻中表達自己非常享受現在的美好生活,同時爺爺也在思考,可以為自己的村子、為鄉親們做些什么。
張建宗也覺得,自己也變得越來越眷戀家鄉了。作為鄉下長大的孩子,他從小就渴望著離開農村,“冬天上個廁所都凍屁股”。但現在,村里和城里一樣的豐裕、一樣的便捷。甚至連周遭的黃土山坡也覆蓋上了綠色植被,再也不是小時候黃沙漫天、灰頭土臉的樣子了。但左鄰右里還是親如一家,彼此打個招呼、用鄉音閑聊兩句,在城里積攢的孤獨和焦慮就不知不覺紓解開來了。最重要的是,在這里,他能夠陪著父親慢慢感受生活的喜悅。
在村里,早上五點多就有公雞打鳴,三喜爺爺總會沿著村里的莊浪河道走上一圈,然后到老年活動中心下下棋打打牌,遇到誰家蔬菜要收了就去幫人家摘摘菜。晚上睡覺,房門是從不用鎖的,每家每戶都知根知底,是真正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未來,父子倆琢磨著,怎么把祖國西北的壯麗景觀融入到短視頻里。許多人提到甘肅,就聯想到沙漠、戈壁,實際上,除了海洋,甘肅有著全國所有的地貌類型:西南部水草豐茂的甘南草原、張掖色彩斑斕的丹霞地貌、祁連山脈頭頂的磅礴雪山……父子倆想讓網友們通過短視頻知道,西北不是像大家刻板印象里的那樣貧窮荒蕪,這里也有歷史古跡、世外桃源。他們還想在短視頻里呈現一些漸漸被現代人遺忘了的傳統文化,比如讓小孩子知道莊稼是怎樣種出來的,讓他們更懂得粒粒皆辛苦,一定不要浪費糧食。
當然,他們最想呈現的,是幾十年來,家鄉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慶節的第二天,三喜爺爺更新了他的短視頻,他扮演了建國七十二年來不同階段的農民形象。從彎腰駝背、愁容滿面的農民,到挺直腰桿、扛著鋤頭的農民,再到他穿著那件標志性的西瓜紅背心,最后,是三喜爺爺頭戴鴨舌帽、身著衛衣牛仔褲的摩登形象,他的臉上,依然掛著最熟悉樸實的笑容。
他們生于斯長于斯,土地是他們永遠的家,父子倆也正在通過快手短視頻給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他們想用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這座坐落于古絲綢之路門戶要沖的鄉村、關注遼遠壯闊的大西北、關注中華民族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傳統。他們即將啟程,去往嘉峪關長城、去往張掖七彩丹霞,去扮演張騫、霍去病,在絲綢之路上演繹更多屬于這個時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