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運營設編輯部,授權轉載發布。
本文整理自第六屆運營人年終聚會的嘉賓分享。
會上,小裂變創始人@張東晴 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私域團隊的搭建及分工、私域增長的閉環體系以及私域場內的「人即是服務」理念。
文末有福利,看到最后記得領取哦~
以下為正文內容:
各位運營研究社的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感謝小賢,感謝運營研究社邀請我們來參加咱們運營人的年終聚會。
我是小裂變的創始人張東晴,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無閉環不私域」。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研發各種私域工具,幫助品牌商家做一些私域的代運營工作。
在實戰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觀察,一直在思考,對于「做私域」這件事,我們到底要做哪些工作,以及到底要沉淀出什么。
基于這種思考,我今天的分享內容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關于私域團隊的搭建及分工,第二部分是私域增長的閉環體系構建,第三個部分是私域場內的人即是服務。
01
私域團隊的搭建及分工
過去,在這種中心化的商業載體上,靠什么提高轉化率?靠的是落地頁,靠的是轉化流程。用戶和品牌之間的觸點,可能就是一個頁面、一個廣告、一個圖片。
那么,在做私域的過程中,靠什么提高轉化率?其實依然是靠這些,只不過中間多了一個環節——人。
所以,我跟大家探討的第一個部分就是,私域的人,更詳細的說是「團隊搭建和團隊分工」。
在實戰中,我們將私域的「團隊搭建」劃分為大前臺、小中臺、強后臺三個評審團隊。
1)大前臺
大前臺主要是指銷售、導購、顧問等前線團隊。
這個團隊需要具備「承接客戶」和「服務客戶」的能力,其成員包括公司中的銷售隊伍、導購隊伍、線上顧問隊伍,以及客服隊伍,是為公司生產糧草的隊伍。
這個隊伍和轉化率關系最大,對他們來說,用戶的信任度也最重要。
大家可以思考,憑什么你的私域客戶要在你的客服這里去下單,是因為他很專業嗎?是因為他的頭像好看嗎?還是說他響應夠及時?還是說產品足夠好?這些雖然都是對應點,但卻遠遠不夠。
這種促進客戶下單的能力主要來自于你的私域大前臺,當私域大前臺具備了優秀的產品表達能力,銷售轉化能力,以及類似于戀愛式的響應能力時,用戶的下單率往往更高。
所以請各位老板,一定要重點的去培訓和賦能私域的大前臺。
2)小中臺
那么,誰去賦能大前臺呢?
我們稱之為叫做小中臺,也就是在座的各位。
相信大家和運營研究社有緣分的原因是大家都在做運營。
一個小中臺的團隊不需要太多人,而是要具有非常熟練的活動策劃能力。
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輸出內容 SOP、客戶 SOP,他們通過不斷地生產,為前線的獲客、留存、轉化以及裂變,提供各種彈藥。
小中臺的人員包括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渠道、市場等運營角色,他們的目標是幫助私域獲客和品牌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中臺的這個環節內,角色必須要懂得業務,理解業務,要能夠站在私域客戶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工作。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們下放到一線,像銷售、導購、顧問等角色一樣,去一線服務客戶。我們認為,運營策略為用戶著想,才是最好的策略。
3)強后臺
目前大部分的企業,可能已經具備了前臺隊伍和小的中臺隊伍了。
但是,這樣還不夠,現在的私域運營對「技術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企業具備一個強大的后臺,我們稱之為「有技術實力的強后臺」。
強后臺必須要能夠響應小中臺的需求,將小中臺的運營策略,通過技術手段更快地落地。
比如說營銷的自動化、交易的在線化和客戶的在線化;再比如,能否給小中臺團隊提供快速的獲客工具,能否給大前臺賦能客戶管理和客戶運營的 SOP……
綜上,我們認為,大前臺、小中臺,還有強后臺三者要聯動起來(強后臺為小中臺提供技術支持,小中臺賦能大前臺生產策略,大前臺拿著一系列的運營策略去觸達私域客戶),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私域增長。
因為,做私域是一把手的工程,倘若不能夠基于自身業務,去梳理清楚團隊的搭建分工,恐怕推進效率會大打折扣。
02
私域的閉環體系構建
講完以上內容,我們再分享一下第2部分——基于這樣的「團隊搭建和分工」,我們如何落地一個私域的增長閉環體系。
基于企業微信的私域增長模式,我們會把這個體系的核心分為客戶的增長、運營、轉化和管理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構成完整的閉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在過去,運營的過程可能會停留在某一個環節,比如說獲客環節、運營環節或者轉化環節。
但是,無論哪一個環節存在缺失,都不太可能將私域完整生命周期的 LTV 拉到最大化。
所以我們在思考,要做私域,必須從整體出發,構建一個私域閉環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前,我們建議先打通公域。
這個公域可以是廣告的公域、內容的公域、微信的公域,還可以是線下的公域,總之我們需要在一切出現在客戶面前的公域入口,根據自己的行業屬性和業務屬性,做好做對應的渠道布局,將公域用戶導到自己的私域內。
這樣一來,公域私域結合,運營效率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等到用戶進入私域之后,就進入到我們的增長環節、運營環節、轉化環節和管理環節,我們稱之為整個的私域閉環。
那么,這四個環節是如何構建閉環的?
1)增長閉環
首先,我們要談到客戶的增長閉環。
在這個部分,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先打通全渠道引流,再進行私域的裂變獲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公域投放加上私域的裂變」這種增長方式。
企業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營銷任務」和「獲客活動」,下發給員工,讓員工拿著這些好友獲客、任務獲客、趣味測試等一系列的營銷獲客活動,去觸達客戶。
客戶在經過一系列的活動觸達過之后,其數據會沉淀到企業端。
企業端一定要將這種營銷獲客的活動數據,再給到一線的員工,讓員工能夠更快地去判斷私域客戶參與活動的進度和裂變的情況,從而再次觸達客戶。
舉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給大家看一下,現在的私域獲客,更多的是通過運營和一線員工之間的聯動,圍繞用戶持續不斷做增長的過程。
比如,小裂變就會準備大量的營銷活動,然后在跟客戶聊天的過程當中去觸發活動,讓我們的客戶參與活動,再去傳播活動。
然后,我們的員工會根據客戶參與活動的深度,得到對應的實時反饋,從而讓員工對那些「未分享的客戶」再去進行二次傳播,從而實現這種獲客的放大效果。
這是我們自己在做業務過程當中,實現的客戶增長的閉環體系。同樣的玩法,完全能夠嫁接到你們的私域獲客環節當中。
2)運營閉環
第二個環節就是客戶的運營閉環。
針對私域客戶的運營,我們提倡要有更多的互動,為客戶傳遞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做好服務,從而提升客戶留存。
因為有活躍的留存才有意義,有消費的留存才有價值。
那么,如何去判斷客戶的活躍度和留存率呢?
大家看這張流程圖,這是完整的運營閉環流程。
企業為員工提供大量的運營策略和內容素材,讓員工在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場景中,進行內容觸達、朋友圈觸達、SOP 觸達、紅包觸達,以及群發觸達。
并且,客戶的每一次訪問,每一次和員工互動,其數據都會沉淀到企業端。
企業端再將「整合分析后的數據」給到員工,告訴員工每一個觸達過的私域客戶,他是否看過我們的素材,訪問時長是多少,停留時長是多少,看過多少次,從而判斷出對方的客戶他的忠誠度。
舉一個這樣的非常典型的場景給大家看一下。
小裂變在做客戶觸達的時候,會通過一系列的內容去觸達客戶。
一旦用戶看了我們的素材,或者說在群內訪問了我們的文章,我們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到我們的銷售顧問,告訴他某某客戶是高意向客戶,然后不斷地去觸達,不斷地去提醒。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給對應的客戶打上標簽,針對客戶進行做分層。
所以說,客戶的每一次互動行為,都可成為深度運營的機會點。
這是在整個客戶運營環節當中,在一對一場景和一對多場景當中,企業可以經常關注的運營點。
3)轉化閉環
我們再看這張圖,這是完整的客戶轉化閉環流程。
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商品庫,為員工提供轉化工具。
員工基于前面的「獲客數據」和「運營數據」,有針對性地將商品、優惠券以及核銷碼等觸達潛在的「可被轉化客戶」。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還可以依托于自己的小程序商城,自己的有贊商城去觸達客戶。
客戶被觸達之后,每次購買行為、商品訪問行為,都會以數據的形式在企業端沉淀下來,這些數據會再次被送到員工那里。
這樣一來,員工就能夠實時地去追蹤,客戶的下單狀態和下單的金額,從而進一步引導客戶增購和復購。
舉一個我們自身的案例,由于很多客戶有工具學習需求,于是我們會做大量的工具課程。
我們將這些課程觸達給「有需要的客戶」,客戶下單以后,我們的員工就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了解客戶已購買課程商品。
于是,員工就可以判斷,該客戶是對我們的產品和業務有高意向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員工會進一步針對購買課程的客戶,做二次的觸達和后續的服務的跟進。
經過觀察,我們發現,這樣做以后,成交率大大上升了。
3)管理閉環
最后我要談的是客戶管理的閉環。
客戶管理的閉環的核心在于,統一客戶的ID,記錄客戶行為,構建全面的客戶信息。
在客戶成為私域好友那一刻起,客戶參加過多少次活動,買過什么商品,是否在私域客戶群內,和哪幾位員工是合伙關系,這一系列的數據記錄,就會沉淀到后臺。
員工通過企業微信整理的數據,分析出完整的用戶畫像,從而將用戶進行分層,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后續互動策略。
這就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客戶管理流程。
對于決策者來說,他們可以通過管理的多視角,發現有效的客戶數,以及不同的行業、類型、交付的階段的客戶,以此指導公司后續的發展。
對于市場運營者的角色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客戶的分析和管理,查看到客戶的市場運營活動頻次和留存率,指導線上和線下的運營策略,方便優化后續的運營策略。
對一線的員工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客戶管理,去判斷客戶的消費能力、轉化率和客戶忠誠度,進一步地推動后續的運營和轉化。
還是以我們自身的運營場景為例,我們會經常地告訴我們的員工,什么樣的客戶刪除了,流失了,要進行去二次的挽回;什么樣的客戶聊天超時了;什么樣的客戶在聊天過程中觸發了一些敏感詞。
通過這樣的數據監測和客戶的管理,能夠讓我們的員工非常智能化地判斷客戶的忠誠度,提升管理客戶的效率。
在實際的私域運營場景當中,我們希望各位都能構建這樣的閉環,而不是完成獲客就完事了。
當然,這一系列的閉環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通過數據輔助員工做轉化。因為私域最終的目的就是轉化用戶,提高成交率,所以大家一定要考慮從多方渠道做轉化。
比如,企業可以利用小程序做轉化,可以利用有贊商城做轉化,甚至說可以小裂變這種微商城輔助轉化。
只有完成最終的轉化,這個私域閉環體系才算是真正成功。
關于增長、運營、獲客和管理這個完整的閉環體系的有效性,我們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也進行了驗證。
比如,在服務享道出行這家公司時,我們就通過「引流體系的閉環」和「運營體系的閉環」,幫助他們搭建以企微為核心,結合小程序和公眾號的私域體系,讓他們日均產生出3萬加的訂單。
再比如,我們服務過一家寵物電商公司,這家公司過去用個人微信做私域。
但是,個人微信做私域有一個問題,其運營數據很難被追蹤到,也無法形成我上面講到的閉環。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幫助他們將個人微信轉移到企業微信上。
一方面,我們幫助它打通天貓訂單,將天貓訂單作為它的公域體系,將公域體系中的消費者沉淀到企業微信當中,然后根據貓糧的復購次數,給他們打上標簽,做二次的觸達和銷售的轉化。
總的來說,第二個環節的核心思考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私域運營過程當中,要建立閉環體系。
否則,我們的私域運營,可能只是停在某一個環節。
這和過去企業運營單一的個人公眾號,運營小程序,是沒有區別的。它無法通過企業微信的數字化工具,提升你的整個私域的 LTV 效果。
03
私域場內的人即服務
最后再簡單談一下私域場內的人及服務。
小龍哥說得很對,人即是服務。那么試問各位,我們如何去理解人即是服務呢?
其實,不管是企業員工來說,還是對我們的運營人員來說,「服務」都是一個超級有門檻的事情。
因為,服務的質量是有差異的,服務的速度也是有差異的,如果企業不能很好地賦能員工的「服務能力」,員工即使被反復培訓,在服務的過程當中還是不可能保證「有效服務」。
人即是服務,但不標準的服務是橫在人和客戶之間的鴻溝。
但是現在,小裂變認為,基于企業微信做私域運營,是可以打破這個鴻溝的。
以這樣一個閉環圖給大家做示例:
企業端可以為員工提供客戶增長的方法,運營的策略,轉化的工具,以及客戶管理的數據。
這時,員工只需要拿著企業賦能的活動內容,素材內容,商品內容,以及數據內容等,去做客戶的觸達即可。
然后,客戶在活動、互動和商品訂單中產生的行為數據,又會被沉淀到企業中去。
最后,企業又將這些數據,通過毫秒級的方式通知給員工,讓員工判斷客戶類型和客戶的忠誠度,從而實現這樣完整的一個服務閉環。
我們認為,這種私域運營帶來的服務是可以標準化的。
這種標準化的服務,可以真正帶來「人即服務」這樣一個終極形態。
所以我們會發現,當一線員工變得更加智能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銷售,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客服,而是具備了獲客能力、運營能力、智能成交能力,以及數據分析能力的特種兵。
所以我們說,在現在的服務中,人不再是單兵作戰。
就像我們的小裂變的產品一樣,可以完全在四個維度上賦能你的一線員工,讓你的小中臺拿著各種運營策略,把大前臺變得更加地智能。
04
結語
以上就是我今天重點跟大家分享的關于閉環的一些思考。
我們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實際能夠落地的東西,讓大家應用到自己的業務場景當中。
大家可以結合我剛剛講的幾個閉環體系,以及團隊構建的分工體系,照葫蘆畫瓢,大膽嘗試,相信都能夠做到不錯的效果。
最后也再送大家一句話。
我們在做私域的過程當中,反反復復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私域的本質是什么?
過去一年我提倡說,私域本質是服務。
但是服務剛剛也提到,它是有鴻溝的,這個鴻溝到底怎么去跨越?
所以我最新的思考是,做私域的本質,應該是持續不斷地賦能一線員工,讓他們具備綜合數字化能力,更快地觸達客戶,更有溫度地服務客戶。
這也是我剛剛講的所有內容。
如果大家能把我講的所有的過程,落地到自己實際的私域運營過程當中,相信效果會很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