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快艇、一臺相機、一個人,來自中山大學的生物學博士鄭銳強,獨自在中華白海豚保育的“無人區”里徒步行走了11年。做中華白海豚保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拍照,在海上判斷速度和方向、對焦、按下快門,是鄭銳強日常保育工作中最熟悉的動作。幾十萬次快門,讓大量的白海豚數據得以保存。
作為近岸物種,中華白海豚喜歡生活在沿海地區水深不超過30米的河口海域。但隨著近岸海域的開發利用以及城市化進程,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前景不容樂觀。然而,在全中國,專職做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的只有20人,公眾對白海豚的研究數據更是無從知曉。如何將封閉的保護社區對接到公眾,是過去十多年一直困擾鄭銳強的問題。
這件事情在2020年底開始有了轉機,鄭銳強團隊成功孵化出“iDOLPHIN”項目——基于騰訊云AI的中華白海豚個體識別與公民科學工具。借助騰訊云AI技術,極大提升中華白海豚個體識別的運算速度,同時通過騰訊各個平臺及微信小程序的影響力,推動物種保育理念,實現海洋生物多樣性教育目的。不久前,該項目還入選了COP15非政府組織論壇“全球生物多樣性100+案例”。
這得益于首屆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這項挑戰賽共有663支隊伍,超3000名選手報名參賽,是騰訊探索科技在公益領域落地、助力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實踐,也是騰訊踐行“科技向善”理念的一次嘗試。今年4月,騰訊成立了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并在公司內部設立向善實驗室群,聚焦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養老科技等公益領域,希望通過技術開放與聯合開發,與社會各界共同探索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據了解,12月23日,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宣傳部指導下,第二屆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將于廈門正式啟動。第二屆挑戰賽中,騰訊將聯合中國兒童中心設置「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未成年人安全保護/教育」和「素養教育」三大賽題,賽題將更具備「可持續」和「科技向善」的視野,主要關注下一代的健康、教育和生存環境。
今年10月13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正式通過“昆明宣言”。宣言承諾,未來將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盡管我國近年來已經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取得了長足成效,但大眾對于野生動物和生態保護的認知度不高,仍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培養未成年人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并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生態保護的工作中。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智能設備的普及,網絡在成為未成年人認知世界、獲取更多知識途徑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暴力、不良信息、網絡沉迷等風險,讓未成年人暴露在現實世界和網絡空間所帶來的風險和隱患之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0)》指出,未成年人保護形勢不容樂觀,涉及未成年人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需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及家長的防護教育,才能有效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如何通過科技手段讓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為他們構建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
今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發布,除了讓孩子從繁重的校外負擔中得以解脫,“促進孩子全面發展”這一條也讓以德智體美育為重點的素養教育成為未來教育的主要路徑。但相對單調的傳統教材和教學方式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通過科技融合開發全新教學模式、彌補教育資源不足、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家領先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騰訊一直致力于發揮自身能力與技術優勢,更好地回饋社會。去年12月,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企鵝伴成長、騰訊優圖等聯合發起的首屆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通過開放騰訊云上的AI能力和平臺資源,讓更多開發者和公益界的有志之士參與科技公益,利用人工智能與創意,解決社會問題。
此前,騰訊還在12月7日宣布啟動騰訊技術公益創投計劃,面向長期致力于信息無障礙、應急救災、科技助老、生態環保、文化遺產保護五大領域事業的公益組織等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資金、技術和資源支持,而挑戰賽中的優秀作品也將有機會獲得技術公益創投計劃的支持。
“希望和社會專業力量一道,探索科技和公益在社會價值創造上的無限可能。”騰訊技術公益平臺負責人陳妍表示,無論是在技術研發初期的創想,還是已經有了一定應用雛形的項目,都歡迎參與計劃,一同共建。
同時,著名藝人俞灝明和陳意涵Estelle 將擔任本屆挑戰賽的公益傳播大使,并在啟動儀式現場分享他們對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社會價值的理解,呼吁更多人積極參與到公益事業中。
關注【騰訊Light計劃】官方公眾號,即可預約鎖定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