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AI領域人才培養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12月21日,南昌大學-百度松果人才培養菁英班(以下簡稱“菁英班”)正式開班,南昌大學與百度雙方就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技術競賽等方面展開更加深度的校企合作,旨在為社會輸入更多優秀的AI人才,推動智能產業發展。南昌大學副校長劉耀彬、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熊貽軍、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饒泓、百度高校合作部總監李軒涯、百度高校合作部副總監計湘婷等出席開班儀式。
南昌大學-百度松果人才培養菁英班開班
據悉,2020年百度即與南昌大學簽訂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協議。在此基礎上,雙方面向全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專業,遴選大二及以上年級的優秀大學生成立菁英班,進行為期一年的聯合培養。首屆菁英班收到了來自包括信息工程學院、前湖學院、機電學院、軟件學院等學院同學的積極報名,通過篩選和考試,共錄取了53位優秀同學。
在開班儀式上,劉耀彬副校長表示,AI時代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嶄新標準,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模式應與時代要求良好銜接。“通過與百度的產校融合,采用更靈活的教學模式、更好的服務標準、更好的技術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國家情懷、家國情懷、追求卓越的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計算機類人才。”
南昌大學副校長劉耀彬談人才致辭
對于與南昌大學開設菁英班,李軒涯表示,“人才培養的主體是高校,產業實踐的經驗在企業。百度期望將企業的實踐案例,及各行各業針對特定領域、特定問題所總結出的特定方法論,融入到菁英班教學中來。在為期一年的聯合培養中,百度將為菁英班同學們提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項目實踐、職業生涯輔導、技術競賽指導等多維度資源,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計算機思維等綜合能力,更有效地服務并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為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做貢獻。”
百度高校合作部總監李軒涯談校企合作新模式
饒泓表示,菁英班將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鼓勵學生進行跨領域、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培養能貫通人工智能理論、方法、技術、產品與應用的縱向復合型人才。
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饒泓談人才培養
隨后,計湘婷帶來主題報告《人工智能產教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向菁英班學員分享了企業對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跨學科跨領域能力的新要求,她強調人工智能時代企業需要的具有強大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為菁英班同學們提供產教融合定制化人才培養方案,也是百度建立菁英班的初衷。
百度高校合作部副總監計湘婷向菁英班學員分享報告
實際上,作為AI領軍企業,百度一直以來都在積極布局“人工智能+X”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圍繞著學習、就業、認證、實踐、比賽等環節,將AI教學與場景應用充分結合,積極構建產教融合的AI人才培養體系。
今年8月,百度在世界大會上官宣成立百度松果學堂,打造源于產業的AI人才培養平臺,致力于讓每個人都能更便捷地獲取AI知識、學習AI技術。百度計劃為社會培養500萬AI技術和產業人才,目前在百度人工智能學習與實訓社區AI Studio上,已有超過100萬的開發者。百度期待通過體系化實踐賦能,在“人人皆可成為AI開發者”的愿景下,為中國AI產業發展的核心保駕護航。
此次與南昌大學的合作,是百度松果學堂自成立以來的又一次重要進展,雙方也將借此契機,在創新人才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為培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