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凜冬季節,為了聚焦用戶冬季行車中低溫啟動和低溫除霜的真實痛點,小鵬汽車模擬用戶冬季真實的用車場景,在行業權威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小鵬P5進行了一場比國標測試溫度更低的極寒測試(國標測試要求-18℃,本次實驗-23℃),以更低的溫度,更快的啟動和除霜速度,成功通過極限測試。
(小鵬P5勇闖極寒實驗艙)
以鵬派品質迎戰極寒挑戰
低溫啟動測試,國標的要求是在-18℃的溫度下進行,而此次小鵬汽車為了更加真實地模擬冬季的極寒條件,實驗先對小鵬P5進行長達8小時的專業實驗艙極寒“浸泡”,直到全車內外溫度降到-23℃。
(出風口溫度為-23℃)
(實際環境溫度低至-24.5℃)
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上霜之后,小鵬P5整個車身及風擋玻璃已經結滿霜花。
(上霜過程)
(極寒條件使車輛表面掛冰)
經過整備后,中汽研的工作人員正式啟動檢測,首先是遠程低溫啟動測試,當工作人員按下手機上的遠程啟動鍵,小鵬P5瞬間啟動成功,快于國標要求的7秒內啟動;其次是檢測車輛的除霜速度,車輛啟動之后,小鵬P5的立即進入工作狀態,20分鐘內前車窗除霜達99.8%(高于國標要求的20分鐘除霜80%);在40分鐘內就已除霜達到100%(高于國標要求的40分鐘除霜90%),且風擋玻璃無模糊、不影響駕駛員視線。
最終,小鵬P5以多項指標均高于國標要求的成績,順利通過這兩項測試。
(極寒測試結果)
超群“黑科技”打造超強極寒性能
比國標更嚴苛的測試條件,仍然能夠有超越國標的優異表現,可以說這都得益于小鵬P5獨有的X-HP智能熱管理系統。此系統是同級首次搭載熱泵空調,在空調系統高效、節能、舒適,在保障乘員艙熱舒適性的前提下,全方位節能,有效解決低溫能耗問題,冬季續航較傳統PTC采暖提升約15%;其次是智能安全熱管控,可實現-30℃-55℃超寬使用溫度范圍,可根據動力系統的需求,使動力系統時時處于最佳的工作溫度區間,保障動力系統的熱安全,縮短充電時間,增加續航里程。
(X-HP智能熱管理系統)
小鵬P5全系車型配備間接式熱泵系統+水加熱器兩種加熱方式的空調及熱管理系統。
在極低溫(-10℃以下)下使用水加熱器進行空調采暖和電池加熱,水加熱器具有大功率輸出、加熱響應速度快的優點,保證高寒環境下空調和電池加熱的良好性能。配合BMS實現-30℃以上極低溫工況下快速加熱電池,提升極低溫工況下電池充電速率。
行車工況下,使用電機余熱回收技術,最大化利用行車過程中電驅系統產生的廢熱對電池包進行加熱和保溫,增加電池低溫放電深度,提升電池放電功率。
在-10℃以上環境溫度下,使用熱泵系統進行空調采暖,熱泵系統具有大于1的能效比(COP),通過吸收環境空氣的熱量給空調采暖使用,1Kw電功率能產生大于1Kw的制熱量,能大幅度降低空調使用的能耗。
小鵬P5在-30℃以上的溫度范圍電池就可以正常工作,以此確保車輛的正常啟動,基本滿足了中國90%以上城市的用戶使用需求。
(實驗艙內極寒環境)
與傳統汽車相比,小鵬P5的熱管理有什么優勢
燃油車低溫除霜和車內采暖是利用發動機產生的廢熱,升溫速度慢。電動車加熱的速度更快,能快速提升除霜和車內升溫速度。另外,小鵬P5全系標配防霧傳感器以及獨立除霜風門,在檢測到車內濕度過大的時候可以通過開啟獨立除霜風門進行前風擋除霧,有效防止起霧結霜的問題。
最后,小鵬P5在-30℃以上的溫度范圍電池就可以正常工作,以此確保車輛的正常啟動。所以相比傳統燃油車的低溫啟動,小鵬P5的優勢在于不需要低溫熱車,只要正常上電即可使用。
用最嚴苛測試見證品質真相
從550小時海水沖淋實驗,到極寒挑戰,小鵬汽車正在一次又一次地用極限測試來檢驗“鵬派品質”,用嚴苛挑戰向每一位用戶展現小鵬汽車品質至上的決心。其實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意料之中:
今年8月,小鵬P7以89.4%的超高得分率斬獲C-NCAP五星評價,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在J.D. Power今年發布的2021年中國新能源產品魅力指數研究(NEV-APEAL)中,小鵬P7贏得中型純電動市場魅力指數排名第一名,是行業內第一個獲得此成績的車型;另外在2021年J.D.Power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質量研究(NEV-IQS)中,小鵬G3也獲得新能源汽車緊湊車型新車質量排名第一名。雙料冠軍的背后,是小鵬汽車“智能、可靠”的質量口碑,也是鵬派品質的最真實體現。
(小鵬P7獲得C-NCAP、i-VISTA、J.D.Power最高成績認證)
銷量連續破萬,是用戶對鵬派品質的認可
小鵬汽車自9月至今已連續3個月交付量破萬,11月更是勇奪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的桂冠,歷史累計交付量超過12萬臺,靚麗的成績離不開眾多用戶對小鵬汽車品質的信賴與認可。作為智能汽車賽道上堅定的開拓者與引領者,小鵬汽車始終貫穿研發和制造始終的“鵬派品質”DNA正在日益彰顯,堅持以品質智造為基石,以質量管控體系為保障,小鵬汽車不僅在“智”的賽道上一路引航,更在“質”的道路上樹立了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