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數字大腦34家企業,把整個衢州作為鄉村振興考試題。
從學會背第一首唐詩《憫農》,到半夜去虛擬農場“偷菜”,再到用節碳減排的“能量”在戈壁中種下一株株樹苗,中國人血脈中的“鄉村情節”從未消退。
從機械設施農業、互聯網農業,到高度智能信息化農業,更安全、美味的農產品,更便捷、多樣的田園生活,人們對于農業、鄉村的期許從未改變。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化快速發展,縮小城鄉信息鴻溝、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將達1.26萬億。
浙江衢州,正全力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持續擦亮數字化改革、“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未來社區、大花園核心區、文化高地、營商環境6張金名片。
在未來鄉村建設方面,2019年5月,衢州市抓住全省開展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契機,率先啟動未來鄉村試點建設工作。以“千萬工程”為牽引,以“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為主軸,圍繞“五化十場景”要求,構建黨建統領和未來鄰里、產業、教育、健康、文化、風貌、交通、低碳、治理等重點場景,打造一批集“自然味、煙火味、人情味、生活味、鄉韻味、人文味、農業味、詩畫味、科技味”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未來鄉村。如今,第一批6個核心區已基本建成,轉入常態化運營階段。衢州還先后制定實施《衢州市鄉村未來社區指標體系與建設指南》《未來鄉村建設規范》等地方標準,固化具有明顯衢州辨識度的未來鄉村建設硬核成果。
最強“鄉村大腦”,十強企業重磅亮相
想要解決鄉村數字化、農業數字化問題,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需要制造“親密感”。企業需要不斷拉近科技與鄉村場景的適配,農產品銷售也需要建立消費的信任,無一不在反向要求從業者對區域農業場景有長期、深入的了解,才能拿出更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今年9月起,36氪攜手衢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農學會、衢州團市委、衢州市農業農村局、衢州市科協等共同舉辦2021“未來鄉村”長江經濟帶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數字大腦分賽。10月12-13日,34家60位未來鄉村數字化領域的企業CEO、高管、數字專家,走進衢州的常山、江山、龍游各種農業生產和銷售、鄉村治理和運營等場景中,挖掘衢州未來鄉村數字化的核心需求,精心調研和準備后給出了詳盡的解決方案。
12月8日,24家未來鄉村大腦數字化企業進入決賽,帶著結合考察內容和衢州當地鄉村治理需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舉行了首次“未來鄉村場景探索路演”,10位產業評委和5位商業模式評委全程精細打分和評價,云路演從下午14:00到晚上21:00,6個小時上下半場的云路演,為40萬線上觀眾帶來多維度、多場景的數字化鄉村方案解讀。
歷時3個半月,從走入衢州田間地頭到鄉村場景解決方案,企業們在鄉土間找尋最適合衢州鄉村的發展“密鑰”。最終,沉浸數字、新華三、暴風島文化、睿坤科技、甲骨文超級碼、千尋位置、億秒網絡、科百宏業、大地量子、橙愿文化十家企業被評為2021“未來鄉村”長江經濟帶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數字鄉村大腦”十強。
(圖/十強獲獎企業)
如何讓農業更高效、高產
傳統農業生產的本質,是高度依靠經驗的產業。無論是苗情、蟲情、災情,還是灌溉、施肥、灑藥,再到選果、篩果、包裝,繁瑣且復雜的農業業務線都將從業人員長時間、高強度地與土地捆綁,無時無刻不要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業內企業有了更有力地撬動農業數字化的工具。
大數據、人工智能取代經驗依賴,無人機實現為農田灑藥、無休值守,衛星遙感數據讓土地管理更加清晰,區塊鏈可以助力農產品溯源、提升銷量……技術的迭代,讓農業全產業鏈正在被重塑。
生產數字化:怎么精細怎么來
衢州以衢江為軸向南北對稱展布,海拔逐級提升帶來了更復雜多變的地形。這樣的地形地貌,也讓衢州自然環境豐沛、農作物品種豐富。
十強企業中,選擇在農業生產管理數字化方面給出解決方案的占據半數,這也體現出農業源頭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病蟲害識別、種植生產服務為切入點,抓住農戶最核心需求,形成覆蓋產前農貿農技服務、產中農業種植服務、產后農業銷售服務的全鏈路服務體系,結合常山當地獼猴桃、胡柚、茶樹等作物的植被指數,建立科學防災預警管理體系,讓農田管理不再是難事。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針對年產值超15億的江山蜂產業進行深入分析,給出了蜂產業數字化轉型從蜜蜂養殖數字化、產品加工數字化、產品銷售數字化等多場景、全產業鏈數據倉建設和產品溯源體系建設
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公司基于高精度定位能力,提供組合定位的無人駕駛農機在車庫、機耕道、農田、果樹等衢州智慧果園應用場景作業,高度解放人力資源,提升生產效率。同時,建立智慧果園管理平臺,實現農機實時控制、環境自動感知、自主規劃路徑、工況實時監控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助力農民創收、政府管理。
北京科百宏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基于江山塘源口村獼猴桃產業園從種植、加工、營銷、產業旅游、產業文化的全面剖析,定制出適合當地獼猴桃生長大數據庫,用AI模式全面實現智能水肥一體化建設,并建立獼猴桃精準栽培云平臺,讓有關于產業園內的所有相關數據,盡在掌握之中。
北京特拉庫塔科技有限公司(大地量子):公司利用PB級衛星數據、數據處理中臺、全要素AI算法庫等對常山縣特色經濟作物產業化進行深入規劃,在農業資產管理、農情動態監測、農業災害分析、農業金融服務等方面,給出全區域、全周期的常態化管理方案。
管理數字化:怎么高效怎么來
農村土地高速流轉、集約化經營明顯、管理成本高等問題,在鄉村屢見不鮮。數字化技術進入農業后迎來轉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挖掘鄉村場景細微需求,建立鄉村適配的數字化管理體系。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基于衢州常山縣考察進行復盤總結,挖掘當地鄉村產業、生活、治理三大服務需求,同時找到互聯網+鄉村醫療、互聯網+鄉村教育、鄉村治理APP建設、鄉村垃圾管理、森林防火等諸多詳盡場景需求,讓智能化管理遍布鄉村每個角落。
杭州億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對衢州江山市的走訪調研,提出有針對性的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村事云管家、地標性農產品管理平臺等多種實用、高效軟件打造計劃,讓鄉村數字化管理實現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管理,有效改善鄉村治理困局。
文旅數字化:怎么好玩怎么來
田園風光很美,但這些最純粹、最自然的景色在萬千中國鄉村中,難以形成有競爭優勢的文旅產業。在此次對衢州龍游縣的走訪中,3.5平方公里總造價80億的紅木小鎮、700多年歷史的塔石鎮澤隨村、保留了近300畝的黃鐵礦舊址……激發著企業們的靈感,一個個鮮活、有趣的點子逐一成型。沉浸式場景、劇本殺體驗、AR互動等在城市中常見的娛樂活動也有了在鄉村生根發芽的可能。
杭州沉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針對龍游縣文旅產業內容不夠“出圈”,差異化不足等特點,公司計劃打造一套周邊景區互相合作,利用場景打破線上與線下壁壘的鄉村主題IP,讓當地古城也能擁有真實、沉浸的AR導游、數字燈光秀等有流量、可轉化、可衍生的文旅模式。
北京暴風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對龍游縣各景區游客“畫像”進行分析,公司找到當地對年輕人心引力不足、旅客留駐時間偏短等實際問題,計劃開發符合當地特色的沉浸式夜游場景,并為之進行路線規劃、“沉浸式+”等深度主題游規劃,刺激周邊經濟。
杭州橙愿文化策劃有限公司:公司以龍游縣澤隨村為背景,挖掘當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農耕文明、商幫文化綿長等差異化優勢,將單一的游覽模式與場景體驗進行深度融合,計劃打造符合當地特色的沉浸式RPG游戲、實景劇本殺、主題商演等更加吸引年輕人的文旅活動。
誠然,農業的數字化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缺乏基礎性和原創性讓這條路從一開始就走得不精準、不標準。但隨著政策層面的不斷完善,領域內企業能力不斷提升,農業的天時地利人和,均已就位。
據了解,此次已有部分十強企業與衢州有關政府部門、農產主體進入業務對接階段。36氪通過此次活動為政府與企業建立最高效的溝通橋梁,建立優質供應商合作機制,將復雜的農業業務抽絲剝繭,讓技術更實在地扎根于鄉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