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差評(ID:chaping321),作者:差評君,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看到這么一個新聞:
美國一個叫“ Substack”的訂閱平臺,付費用戶超過了 100萬。
本來差評君覺得這也沒啥,但發現它和微信公眾號有層奇妙的關系。
Substack 創始人叫Chris Best,據說他是張小龍的死忠粉,做 Substack 的靈感也是來自微信公眾號。
巧的是,當初張小龍做微信的靈感是來自一個叫Kik的軟件。
這個 Kik 的創始人之一,正好也是Chris Best。
這波啊,就叫互相學習,互相成長。
和公眾號差不多,當讀者在 Substack 上訂閱了某作者后,作者更新的文章會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過來。
所以 Substack 也被稱為美國版的微信公眾號。
只不過,這個平臺里的一些“ 公眾號 ”,是需要付費訂閱的。
這年頭花錢看電影還行,要是花錢看文章,可能不少人還不樂意。
但你別說,人家Substack從 2017 年推出,2021 年就有 100 萬人愿意付費看文章了。
今天差評君給大伙兒簡單分析下,這其中的“小秘密”。
就好比對胃口的OnlyFans 主播,大伙兒愿意花錢去訂閱。
一個平臺有足夠優質的作者和文章,自然也有一大波愿意掏錢的讀者了。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在這美國公眾號里寫文章的人,用“ 優質 ”形容都含蓄了。
他們有的是美國歷史學家,麻省理工教授,普利策獎獲得者,什么《 華爾街日報 》《 xx 時報 》的編輯更是占據了一大部分。
那有的差友可能有個疑問,Substack憑啥能吸引這些作家入駐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國外傳統媒體的編輯,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要沒飯吃了。
好比我們都在微博上吃瓜看新聞,老外獲取最新的消息,也都是通過推特和臉書。
這就意味著,國外新聞媒體的官網是沒人逛,報紙也沒人買。。
加上疫情發生后不能亂跑,整個新聞行業只能說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自然就有了一波嗷嗷待哺的編輯。
這時 Substack 找上門來了。
小老弟這個月沒多少工資吧?文章閱讀量還不如標題黨?又被領導指指點點了?
要不抽空來我們平臺寫文章?
有人愿意付費看你文章,你就有錢賺。
舉個例子,你的訂閱費是 10美元/月,只要 500 個讀者訂閱你,那你一個月就能賺 4500美元。( 我們只提取 10% 的點 )
看到這有的人可能會說:
我不是傻子,我有實力為什么不自己寫博客賺錢,還沒人拿抽成。
話是這么說,但據差評君所知,一個人要寫博客賺錢可真不簡單。
自己搞域名,搞數據分析不說,你能保證寫了文章,就一定有人買單嗎?
但是加入 Substack ,它可以幫你一條龍服務到位,排版工具、數據分析樣樣都有。
另外只要你實力夠強,被 Substack 認可,他們還會提前預付你一年的收入。
比如他覺得差評君不錯,等我入駐了,他會先給我 5 萬美金,等我有收入了再從里面扣。
要是差評君沒收入呢,那這 5 萬 Substack 自己認了。
除了能省去成本,保你不虧,Substack 還是關鍵時刻可以抱住的大腿。
創作者寫文章時,偶爾會遇到一些版權流氓,又或者是噴了某個無良企業后,會收到“ 誹謗警告 ”,要求刪帖。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不想惹是生非。
原本一篇有價值的好文章,可能就被這么嚇唬沒了。
但是入駐 Substack,它可以給你請頂級律師,分析案件,甚至白紙黑字寫明了墊付100 萬美元都沒問題。
退一萬步說,創作者以后不在Substack寫文章了,讀者的郵箱地址也在他手里,也根本沒啥損失呀。
這種把編輯當寶貝兒子待的平臺,你說創作者不愿去,差評君都不信。
當然,國外其實有好幾個平臺和 Substack類似,它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差評君認為還有個關鍵因素——
去 TMD算法。
在 Substack 的首頁,只有一個搜索框,一個訂閱榜、一頁精選文章。
和算法平臺不一樣,想看什么你得自己搜,平臺不會給你推薦個性化內容。
有的差友可能會說,不搞算法有啥好的,我就喜歡平臺把我喜歡看的(小姐姐)送到臉上來。
別急,大家不妨跟著差評君從另一個更熟悉的角度分析下:
平臺使用算法,真的好嘛?
對用戶而言,有了算法,平臺會投你所好,讓你方便刷到自己感興趣的品類。
但你可能沒發現,你接受到信息永遠只有那么一類,你看問題的角度也只有一種(你自己喜歡的角度 )。
久而久之,你對事物的認識就會產生偏差。
舉個例子,食堂師傅知道你喜歡吃烤雞腿,每次去食堂,他都給你塞上烤雞腿。
于是你每天都吃,你也很喜歡吃,更懶得去嘗試新的菜。
但你不知道,食堂里其實還有更美味的獅子頭,啤酒鴨,臘香腸。
而你還以為烤雞腿是最好吃的食物,產生了認知偏差。
同樣,算法對創作者而言,有利也有弊。
先說利吧。
差評君有個表弟,三年前剛做自媒體時,在今日頭條和微信公眾號上投了同一篇文章。
在公眾號上,他的文章只有幾百閱讀量,和他寥寥無幾的粉絲數牢牢掛鉤。
但在今日頭條里,因為被算法推薦到首頁,文章獲得了幾十萬的閱讀量,粉絲也漲了幾千。
算法好就好在,它可能會挖掘一些有潛力的新人作者。
那這樣也有個弊端:
App 首頁只能出現那么多內容,為了盡可能被觀眾看到,每個創作者都必須順著算法來做作品。
發微博帶的標簽比原文都長。
作品能短則短,節奏能快就快,生怕別人中途退出。
為了引導三連,啥文章都能給你灌一口雞湯。
因為不這么做,數據就不好看,算法就會判定你的作品不夠優質。
別說被推薦了,不進你主頁,粉絲都看不到你的作品。
于是越來越多創作者,被迫成為了算法的奴隸。
這種趨勢下,人們創作時最關注的還會是內容本身么?
所以現在Substack 說它拒絕算法,那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們的加入。
當然了,差評君認為完全拒絕算法也不行。
適當用用算法推薦,對讀者、對創作者都有好處。
但平臺可不答應。
因為算法除了能綁住用戶,還能美其名曰“提供便利 ”。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適當用用?
這就出現一個的趨勢。
一個平臺通過大量的算法推薦內容,把用戶綁得牢牢的,其他平臺為了保護自己,也加入了算法機制。
就比如月活 12 億用戶,在訂閱制上走了很久的微信,也開始在公眾號內推薦內容,搞起了信息流。
以后 Substack 會不會也跟著微信的腳步,我不清楚。
倒是作為一個用戶,我是不想看到所有平臺都去追尋算法,過度使用算法。
因為咱們天性懶惰,有人把喜歡的東西送到臉上來,都很難拒絕。
可如果每個人都只看他們想看的、愿意看的、喜歡看的東西,這真的對嗎?
是,算法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是可以提供便利。
但濫用起來,它 TM 就是一個糖衣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