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在10年內用AR頭顯取代iPhone。這是天風證券分析師、知名蘋果“爆料王”郭明錤在今年11月底的一份報告中提出的觀點。現在,蘋果對外透露出的新線索進一步指向了這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下一代產品。
持續跟蹤蘋果前沿產品的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表示,蘋果已經決定聘用社交網絡巨頭Meta前任增強現實項目公關負責人安德雷·舒伯特(Andrea Schubert)為明年的正式發布AR或MR產品做準備。
后者當前的領英資料顯示依然供職于Meta,但Mark Gurman認為“Meta旗下的Oculus已經成為頭顯市場的領導者。蘋果這一‘挖角’行為,或許意味著自家產品已經快接近發布。”那么,外界預期的能夠顛覆iPhone的AR設備,真的在靠近了嗎?
姍姍來遲,卻有望完善元宇宙生態
最早在AR設備市場打開想象力大門的應當是谷歌的Google Glass。這款產品發布于2012年4月,它能夠滿足聲控拍照、視頻通話、處理信息和電子郵件等諸多功能。當時,這款產品一度被視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革命性的黑科技,然而人們顯然高估了當時的技術發展水平。
在消費者市場,Google Glass現在已經停止了發展,僅在工廠、郵政等企業市場留下了星星之火。另一邊,微軟的HoloLens雖然更新到第二代,同樣沒有在個人市場留下腳印。
究其原因,輕便和高性能不可兼得——至少當前依舊是這樣。很顯然,兩個先行者未能成功給了蘋果發展的機會。即使明年的蘋果AR設備僅僅是第一代產品,它也并沒有比競爭者落后多少,因為在消費者市場幾乎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同行。
而用戶或者市場對蘋果的期待,無疑來自于蘋果的號召力,那意味著蘋果有希望在硬件產業鏈和軟件生態兩方面搭建或推動行業搭建出完善的配套,或者叫生態。蘋果近兩年自研芯片的嘗試更是釋放出技術氣息背后的掌控力。
目前,蘋果釋放的信息依然是作為iPhone、iPad、Mac幾大件之一,獨立于原有產品體系。Mark Gurman相信其將專注于游戲、媒體消費和通信三大主要領域,這也與蘋果傳統的強項匹配,有望以新的形式激活舊內容的第二次生命,并帶來增量價值。
盡管如此,由于蘋果在軟硬件等方面的協同掌控力,加之持續投資收購布局細分領域,其綜合生態完善度一開始就有可能處于較高水平,而不是簡單的內容復用。美股研究社初步統計,2021年以來,蘋果獲得了超過10項與AR眼鏡相關的專利,涉及出行、音頻、圖像檢測等多個領域。蘋果的目標可能是在AR應用的全方面完善虛擬化的體驗。
此外,蘋果還在技術領域投資了一系列相關公司,比如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II-VI公司獲得了4.1億美元。對于手握數十億終端入口的蘋果而言,利用這些公司的技術積累再造一個新時代的入口或許也是追求之一。
這些因素最終讓蘋果與元宇宙概念掛上了鉤。實際上,庫克曾在采訪中強調,蘋果的布局重點是AR而非元宇宙,“我們的初衷僅僅是打造一個AR設備”,他說。但外界顯然對蘋果在產業鏈各部分的能力給予厚望。
Wedbush知名證券分析師Dan Ives認為蘋果備受期待的AR/MR頭戴設備將使蘋果的每股價值提高20美元,并為元宇宙生態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摩根士丹利甚至將Facebook和谷歌也作為蘋果元宇宙的鋪路石:“Facebook和谷歌一直在投資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這是通向‘元宇宙’中虛擬世界的門戶,但只有在蘋果加入賽道時,AR或是VR的大規模市場應用才能得以實現。”
與Facebook短兵相接,借新設備爭奪下一代生態入口
大摩將2030年的AR/VR硬件市場規模預估為1000億美元。作為競爭者,Facebook與蘋果的AR競爭將成為焦點,尤其是在Facebook成為Meta元宇宙公司之后。
高通公司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 (Cristiano Amon) 在11月16日的高通投資者大會上透露:Meta 已售出了1000萬臺 Oculus Quest 2頭戴設備。這款設備是當前XR(擴展現實,AR/VR/MR等的融合)領域最暢銷的硬件。
然而,依附于Meta的Oculus并不容易在軟件和生態上做出突破。Valve關于VR游戲的硬件調查數據,Steam上有35%的VR游戲玩家正在使用Quest 2。Meta公司沒有這樣的平臺,而XR硬件要與社交形成有效融合,可能要等到真正的元宇宙時代。
相對的,蘋果在設備誕生之前就至少布局了可以幫助開發人員輕松制作高質量AR模型的RealityKit、以及面向用戶和開發者的ARKit 5。而蘋果相比Meta更有能力號召開發者加入到生態建設陣營,因為APP Store能為開發者帶去可觀的持續收入,形成正向激勵。
目前,Facebook和蘋果的矛盾已經為外界所知,尤其是在蘋果調整隱私政策導致Facebook、谷歌、Twitter等巨頭的互聯網廣告收入受到廣泛影響。所以,雙方在AR設備上的爭端或許會到涉及下一代互聯網產品的產業高點。因Facebook在蘋果主導的智能機潮流中話語權缺失,這也為它帶來了硬件之痛。蘋果正試圖再一次掌握源頭入口,這可能成為一次集中競爭的開始。
這也是為什么雖然Oculus是當前硬件設備的領導者,但對蘋果而言,顛覆自己的iPhone要比超過競爭對手更能吸引外界的目光。
不過,看好蘋果也是需要更謹慎一點。假設蘋果確實有用其它產品取代iPhone的動力,那需要新的產品與iPhone對比時,能在大部分指標上形成優勢。現階段,這不是蘋果想做就能做到的。
靠AR顛覆iPhone有難度,蘋果要打一場“物理仗”
據郭明錤估計,當前iPhone在全球的活躍用戶超過10億人,蘋果未來的目標是十年十億臺AR設備。兩相對比,我們能想象達成這一目標并不容易。
第一代iPhone手機發布于2007年,而今天的這些活躍用戶是經過漫長的產品迭代后才逐漸和蘋果走到一起。現在,蘋果在AR領域所處的階段更像是2007年之前,即使能夠預測未來的一些趨勢,要把它們融入到一款從沒流行過的產品身上并不簡單。
iPhone相較于功能機時代的黑莓、諾基亞,依然是手機。AirPods雖然改變了一些形態,但耳機的核心部分不會變。而AR頭顯暫時還不是一個能被廣泛接受的產品,千萬級銷量和智能手機相比,相形見絀。
郭明錤預計蘋果第二代MR頭顯產品將在2024年左右達成千萬銷量,其研發期在2023年Q2-Q3加速。這意味著,假設2022年的蘋果WWDC是其第一代產品面世的日子,正式發布位于郭明錤預估的第四季度,而2023年要達到250-350萬臺的出貨量,這個過程里,蘋果需要同時推進產業鏈、開發者、用戶教育等多方面——還要保證其體驗確實足夠吸引種子用戶。
按照價格理論,如果數量不足,提高單價能夠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目前,蘋果的AR頭顯沒有確定的價格,但綜合彭博等多渠道消息,蘋果初代設備的價格都在1000美元以上,遠高于智能手機和價格下探至300多美元的Quest 2。
娛樂設備和通信設備的定位并不同,在用戶心中的必需性更是天差地別。蘋果初代頭顯專注于游戲、媒體消費和通信,哪一個將是最重要的方面?這關系到用戶留存和后續的付費意愿。如果它只是一臺娛樂見長的設備,那相對于Oculus的優勢還需要再拔高。
蘋果的第一代頭顯主要有三點競爭力:PC等級的算力、無需依賴PC/手機便可獨立運作、支持廣泛應用而非特定應用,這又對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蘋果M系列芯片無疑展現了強大的自研能力,假設移植到AR設備上,算力確實不成問題。然而,能否完成移植,蘋果說了不算,而是生產工藝要能夠實現,并為設備的運行提供支持。
科技媒體information援引供應鏈人士的表述稱,蘋果設備處理視覺信號的CMOS傳感器尺寸“非常大”,幾乎相機鏡片尺寸相差無幾,最終,連代工之王臺積電在生產時也沒能徹底解決良品率過低的問題。
物理問題是一切問題的起源,假設蘋果需要一款和iPhone同等水平的產品,它至少需要滿足用戶外出攜帶的需求。然而參考Quets 2超過500g的重量,蘋果到底從產業鏈的什么地方下功夫突破這個限制呢?研報中透露蘋果AR設備擁有15個光學模塊,作為對比,iPhone只需要最多3個就能滿足日常所需。
當然,郭明錤認為蘋果最快將在2024-2026年,設計出針對頭顯的最佳新電池系統,以減輕裝置重量、提升便利性。但那時距離十年的目標,已經過去了五年。
對于現在的蘋果而言,持續進行的造車計劃,上千名工程師加持的AR/VR部門,全球性的軟件開發號召力,都有望在取代iPhone這樣的噱頭之外,帶來一些現實的體驗變革。蘋果未來的想象空間并不一定集中于一臺AR設備上,關心它能帶來什么,比關心它能成為什么更有價值。這或許就是生態對于巨頭的意義。
結語
此前,庫克表示:“AR技術可以增強我們的對話,增強學習,并真正放大技術對人們的價值,而不是把現實世界封閉起來。”這顯示,蘋果對AR的官方意愿是開放的。或許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未來由蘋果帶頭,激發AR領域來自于第三方的活力,才是類似于移動互聯網爆發一樣的,真正的轉折點。
【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