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隨國家“東數西算”的發展策略,UCloud優刻得在構建自有云計算中心的部署上同樣有著“前店后廠”的戰略規劃。內蒙古烏蘭察布和上海青浦數據中心,幫助客戶降本增效。
當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新的生產力之后,實現數據驅動,建立新的全國協同的一張“算力網絡”,就成了決勝數字化時代的關鍵。
“東數西算”,顧名思義就是將東部的數據流動到西部進行計算、存儲,從構建全國統一數據要素大市場的角度出發,解決東部算力資源緊張、中西部需求不足的跨區供需失衡問題。根據《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成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的8大節點。
而對于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企業來說,“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布局,更有利于調配資源,企業可以將對實時性、互動性較高的創新業務算力和數據部署在東部距離用戶更近的數據中心;而將一些實效性、使用頻率不高的算力和數據部署在西部成本更低的數據中心;這種混合部署的形式,能夠幫助企業最大程度的降本增效。
“東數西算”布局,UCloud優刻得前店后廠策略
跟隨國家“東數西算”的發展策略,UCloud優刻得在構建自有云計算中心的部署上同樣有著“前店后廠”的戰略規劃。
UCloud優刻得烏蘭察布云基地距北京300公里,整體規劃用地面積約140000平方米,規劃建設5棟數據中心,總計可容納6000個8.8KW機柜。分五期建設,目前一期已投產,二期建設中。
第一期云基地設計為T3+級別,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機柜數量約為2500個,設計功率4.4-8.8kW,可滿足用戶對機房等級、系統架構、單機柜功率等使用需求量身定制。鏈路資源上配置雙路入京線路,南北兩路由時延在7.1ms/4.4ms之間,并可提供長傳99.95%以及公網99.9%的SLA服務等級協議保障。
烏蘭察布云基地,定位于“后廠”。憑借地域優越,安全穩定、電價低廉、低溫自然制冷等優勢,更適用于對位置、網絡延遲要求不高,對成本控制較為敏感,對擴容需求、數據計算、數據存儲高需求的用戶。與優刻得軟件定義云計算中心的技術相結合,推出的冷數據存儲、大數據離線計算、HPC(高性能計算)、AI訓練四大場景解決方案,助力中大型企業在環京地區的業務部署上云,為企業降本增效,節省IT運營成本近50%。國內某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就審時度勢,將數千臺服務器遷移到UCloud優刻得烏蘭察布數據中心。
上海青浦云計算中心是優刻得在一線城市自建的第一個大型數據中心,位于國際都市上海,地處中國骨干網集中交匯地之一,屬核心資源區。總體建筑面積約5.54萬平方米,優刻得將依據行業最高標準,在園區建設3棟新一代高效節能綠色數據中心,通過創新設計以及精細化運營,將PUE嚴格控制在1.3以下,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工程。該數據中心一期可容納3000個機柜,預計投產時間為2022年。
上海青浦云計算中心定位于“前店”。背靠長三角,將承載企業核心計算業務、高時效要求業務,為用戶提供業務快速發展帶來更高算力、更低延時的體驗。建成以后將成為優刻得在華東地區的云計算核心基地,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電子政務等為著力點,充分發揮云計算平臺賦能優勢,立足青浦、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
“東數西算”引導,UCloud優刻得踐行“雙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數西算”工程的推進,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提出,要促進數據中心的綠色節能。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的年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2%左右,隨著數據量的快速增長,數據中心用電量也在持續快速增長。為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就需要在數據中心的建設模式、標準、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運維等方面進一步挖掘節能減排的潛力,在發展與節能之間尋找到平衡點。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將有效擴大綠色能源對數據中心的供給,提升數據中心建設的能效標準,進而推動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
在踐行碳中和方面,UCloud優刻得全球云計算中心廣泛使用清潔能源和節能技術。烏蘭察布云計算中心選址于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富足的內蒙古,內蒙古地區清潔發電裝機容量比重超過38%,在提高電能利用效率上,烏蘭察布云計算中心的供電系統采用HVDC系統,組合高效變壓器和高壓直流,減少電力損耗,確保供電效率達98%以上;采用分布式控制照明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電力載波通訊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智能化信息處理等技術,比傳統照明系統的電能利用率提高80%以上。
另外,優刻得云計算中心還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其制冷系統集成了自然冷卻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冷源,降低制冷系統能耗。其中,烏蘭察布云計算中心所在地氣候涼爽,全年平均氣溫4.3℃,全年氣溫低于15℃的時長為6799小時,具備充足的自然冷卻條件。
UCloud優刻得還利用水源多聯機回收機房余熱,用于辦公室、電池室、水泵間、柴發機房等的冬季采暖。其中,烏蘭察布項目每年回收廢熱78000GJ,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380噸,相當于種植樹木40萬棵。烏蘭察布云計算中心還提前部署耗水量極低的風冷式冷凍水系統,提高制冷效率,降低水資源損耗,成為烏蘭察布限水政策出臺后首批符合水資源使用標準的企業。
“東數西算”無論對于企業、區域發展、國民經濟來說,都能夠驅動算力、數據、資本等要素的合理流動。對于正屬于數字化轉型中的企業來說,抓住國家政策和產業引導趨勢,合理的進行IT基礎設施布局,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將成為在數字經濟中躍升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