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 | 李秋涵 編輯 | 魏佳,授權轉載發布。
對于怎么賺錢這件事,快手又有了新動作。
根據官方信息,在 12 月 27 日快手舉辦的生態開放大會上,快手宣布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
合作方式為,美團將在快手開放平臺上線美團小程序,為美團商家提供包括套餐、代金券、預訂等在內的商品展示、線上交易和售后服務等,而用戶在快手上,可以通過美團小程序直達商家。根據目前的界面來看,用戶可在小程序上,點擊購買優惠券,查詢附近的店鋪信息等。
快手有流量,美團有商家,兩大平臺各取所需。這也被外界視為快手正式大規模進軍本地生活的信號。
這還不是全部。
在這次生態大會現場,“數字市井生態”是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快手高級副總裁王劍偉表示,要“把蕓蕓眾生中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和商業百態搬到這里”。他舉了一個例子,用戶想洗車或做汽車保養,有非常復雜的線下鏈路,不是僅憑一個主播就可以服務好,所以快手開始引入更多機構、服務商和平臺,以期為用戶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務。
同時,大會上還推出了“一站式開放平臺”,涉及服務號、POI詳情頁、小程序、小店等渠道,囊括工具開放平臺、達人開放平臺、服務供給開放平臺。
這意味著,快手不再只盯著適合直播帶貨的標準化商品,而是要覆蓋更多品類和生活場景,比本地生活范圍還廣,而“一站式開放平臺”,將平臺上各類經營工具整合在一起,則是為了讓經營者們操作更方便,降低使用門檻。
在線上營銷服務、電商之后,快手積極尋找著第三個增長的可能性。“數字市井生態”,會是解法嗎?
什么是數字市井生態?
“數字市井生態”是一個新詞匯,但并不是第一次在出現在快手大會。
在 10 月的快手 2021 磁力大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快手商業化負責人馬宏彬做了一個比喻,快手的發現頁、精選頁、關注頁和主頁,對應著傳統市井中的市集、商街、社區和店鋪,這就是新市井商業生態。在此基礎上,“數字市井生態”把概念擴大。“更普惠、更下沉”,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分析,這是試圖將傳統商業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私域流量的“信任”基礎,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這背后的邏輯其實和快手電商的發展路徑相似。
一位接近快手的行業人士表示,在快手還未大規模商業化的 2018 年,就已經開始有專業人士,拍攝短視頻吸引用戶,通過直播互動,后續再成交的例子。在快手上賣農機產品的白旭東, 2018 年開始做直播,他在直播中分享一些專業技術和產品,就會有人主動到小店里咨詢,然后完成交易。
這一次,“數字市井生態”所瞄準的不僅僅是電商售賣的標準化產品,而是更大范圍的本地生活,甚至是一些涉及中重度決策的交易等。
例如快手和美團合作后,美團小程序已經完成餐飲品類的試點上線,湊湊、紫光園、書亦燒仙草、CoCo都可等多個餐飲品牌,已入駐快手的美團小程序。未來還將陸續上線的有酒店、民宿、景區、休閑玩樂、美容美發、劇本殺等多個生活服務品類。
快手上的美團小程序界面
來源 / 快手截圖
而中重度決策方面,以賣房為例,這是一類更難通過線上售賣的商品。快手主播李繼所提到,在直播時他很少賣房,都是在分析房子、講案例,有用戶信任他的專業,會加上微信交流,最后促成交易。 2021 年,李繼所團隊銷售量超 400 套,銷售額已近 5 億。
從這些案例來看,很多雖然是難標準化的大物件交易,但在快手私域流量的信任經濟優勢之下,成交量超出預期,未來有著較大的想象空間。
不過,要將線下搬到線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現場,快手生態開放平臺負責人苗妙表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獨立完美的承接億萬用戶的需求。”
快手的解決辦法是“開放”,積極吸引各路經營者入駐快手。“一站式開放平臺”在此次大會上被推出,為了方便經營者變現,聚合了服務號、POI、小店、小程序、H5,試圖讓經營者的操作更簡便。
有接近快手的人士提到,之前服務號、小程序、快手小店、本地生活店鋪、廣告投放,各有各的入駐申請,要多次提交個人身份、經營資質等,還要多次等待審批,而在一站式經營平臺,統一身份、一次入駐,在快手上通行,不用再反復提交資質。
同時,快手拿出了不小的誠意,用苗妙的話來說,有“給知識、給資源、給指導”,有資源和工具支持。看起來,快手已經為“數字市井生態”做好了一系列準備。
能給經營者帶來什么?
任何商業新動作,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能為經營者帶來什么收益?
從快手主播白旭東、李繼所的案例中,或許能尋找到答案。快手電商的發展,已經證明了信任經濟的潛力。在快手平臺上,主播和用戶之間建立起信任后,帶動的不僅僅是用戶購買日常快消品的決策。
以白旭東的經歷為例,和普通商品不同,他在快手上售賣的農機產品,是價值上千的大物件,“如果購買的播種機不好,會影響農民們一年的收益,所以選擇會特別慎重”,他表示。
通常,用戶會多方側面驗證商品的可靠性,比如會要求他就站在機器跟前,“用戶想看哪兒,就給他看哪兒。一切都滿意了,才會考慮談交易和運費。”這不是一次直播帶貨就能實現交易的品類,但在快手上只有1. 4 萬粉絲的白旭東,一年能賣出六七百臺農機,“店里的復購率,能達到70%以上”,他表示。
這是因為,白旭東在快手日常短視頻和直播里,完成了產品的普及和種草,與用戶建立了信任。信任像是滾雪球,白旭東提到,“每一個售出的農機就是一次線下廣告”,這都為他帶來了穩定的客流。
相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李繼所身上。他提到,通過快手賣房,最快成交的客戶,看了他 7 天直播,慢一點的,看了一年直播才下單。粉絲為他帶來的轉化,超出他的預期。他提到,很多人并不買房,但身邊有朋友遇到買房問題,也會隨手把他的快手號分享給對方,他因此積累了大批潛在客戶。
快手的信任經濟,為這類決策時間長的消費,提供了線上種草的機會,也帶來了轉化的可能。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提到,“數字化應該不止是賣貨,而是要提升組織效率,降低組織成本”。這也正是快手“數字市井生態”呈現出的特點。
拿李繼所的經歷為例,他從事房產行業 17 年,以前做線下時,團隊員工最多時近 200 人,還有幾十輛車。后來因疫情裁員、縮減成本,投向快手直播賣房自救,現在,據他介紹,目前團隊共 15 人, 5 人做直播,團隊產生的價值已等同于傳統線下模式的 70 人。團隊 2020 年通過快手直播平臺銷售了 227 套房產,價值約 2 億。
快手上能調動的“信任經濟”,還不止這些。除了單個主播的種草轉化,快手還運營平臺UGC主播資源,進行聯動。
比如王劍偉在大會上提到,平臺引入養車服務商,服務商自己分享養車相關知識和服務,同時也允許其他創作者,進行再創作,“現在快手上每個月已經接近 1 萬的訂單”。針對游戲迷你世界,快手上有主播試玩,把游戲的優缺點、怎么過核心關卡、怎么社交都拍成短視頻,隨著內容的傳播,也助推著游戲的下載量。通過線上,真正實現了成本的降低,內容裂變也讓傳播變得更有效率。
基于對這一模式的信心,在生態大會上,快手一站式開放平臺推出了大量新扶持政策,以吸引經營者和服務商。
苗妙給出了可供參考的經營模型Trust,涉及經營者在快手上怎么做內容、怎么找到用戶、如何捕捉用戶交易需求、沉淀用戶資產、精準為粉絲服務實現復購五步。每一步快手都給出了相應的扶持資源,比如如何找到用戶這一步,“算法推薦會增加交易信號,各個頁面也會有流量傾斜,同城也增加了流量入口”,苗妙表示。
平臺政策方面,快手推出“聚力計劃”,涉及達人、流量、現金和服務四個方面的扶持。在現場,苗妙介紹,達人方面,將在一年內通過“傭金翻倍計劃”扶持百萬優質達人。流量層面,將傾斜千億流量扶持各行業商家,此外粉條還會給出高額返點,“投放目標提高 3 倍以上”。除此之外,“還有 5 億現金激勵,給到優質的經營者”,她表示。
快手為 “數字市井生態”,可謂下了“血本”。
是快手的新機會嗎?
這一次布局數據市井生態,被視為快手積極尋找營收增長第三極的舉措。
根據財報,快手營收占比最多的是線上營銷,收入達 109 億元,同比增長76.5%,位列第二的直播打賞,環比增長7.4%,在電商推動下,其他服務收入達 19 億元,同比增長了53%,營收結構逐漸均衡,但還不足以覆蓋成本。“如果營收全部來自于線上營銷服務和電商,結構不夠多元”,一位接近快手的業內人士表示,“快手想和平臺上海量的經營者,一起尋找下一個生意場”。
目前,快手的優勢是流量。根據財報, 2021 年Q3,快手日活用戶3. 2 億,日均流量超 380 億分鐘,同比增幅近60%,規模和活躍度保持穩定增長。
而此前快手就已經在 “數字市井生態”有所試水,根據官方信息,快手上有1. 4 億用戶每日瀏覽經營者主頁,半年服務號配置用戶數增長超130%,生活服務商家數環比增長超50%,小程序MAU突破 1 億。左手流量,右手信任,快手已經有了做“數字市井生態”的基礎。
另一方面,本地生活是個大賽道,艾瑞咨詢數據顯示, 2020 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9. 5 萬億元,到 2025 年這一數字將會增長為35. 3 萬億元。在大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表示,現在本地生活線上化市場規模為 1 萬億,交易來自短視頻及直播種草的比例小于5%,在他看來,未來有20%的用戶可能被本地生活內容“種草”,8. 88 億短視頻用戶需求尚未被充分滿足。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認為,“本地生活服務和短視頻內容,有天然的結合基礎。”根據官方信息, 2021 年Q3,快手電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86.1%,線索留言咨詢量環比增長28.06%。在他看來,做電商并不容易,快手有機會做出成績,就證明了平臺的能力,驗證了其對用戶消費決策的影響力。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也提到,之前在研究蜜雪冰城甜蜜蜜營銷事件的時候看到過類似的合作邏輯。“這主要就是做到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她表示。商家可以線上觸達激活消費者,線下轉化;或是線上引發話題消費者在線下拔草。
這一模式對快手的利好是直接的。對于用戶來說,一位消費賽道投資人對深燃表示,只要是對用戶真正有效的信息,他們并不抗拒被種草。以前用戶通過快手看短視頻、購買東西,現在也可以享受本地生活服務,快手價值進一步增長,也能給用戶更多獲得感,提升用戶的粘性。
這一次,最為外界關注的,還有快手選擇的合作對象美團。
這看起來是一次雙贏的牽手,莊帥表示,快手作為內容平臺,也能尋找線下商家合作,進行變現和轉換,但這樣效率不高,投入成本也大。快手參考了此前和京東的合作模式,延續到與美團的合作里。
2020 年,京東作為供應鏈體系接入快手,主播選擇京東商品,進行直播帶貨變現,為快手談品牌商家爭取了時間,而京東也通過快手平臺,實現了更多銷售轉化。
這一次,在數字市井生態里,美團有積累大量商戶,有自己的履約體系,但面臨的問題是用戶點了外賣就離開,停留時長短,快手上有內容,可以降低美團用戶的喚醒成本,而對于快手而言,目前在數字市井生態上的基建趨于完善,兩者可互補。
在莊帥看來,數字化還需要技術能力支撐,快手還需成長,和美團合作,布局本地生活,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在變現上,他表示,快手有機會介入銷售扣點,還有產業服務方面,如物流服務、技術服務、營銷服務等。
大會上,王劍偉拋出了一個問題,“商品時代人們信任可口可樂,商超時代相信沃爾瑪,電商時代相信淘寶這類大平臺,在短視頻時代,消費者應該相信什么?”
他的答案是,相信自己喜歡的主播,相信自己使用的平臺。快手有流量,有用戶信任的主播,“這樣的關系才能構建交易又有增量”,他表示。
快手要構建的“數字市井生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