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26日,我國軟件領域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中國軟件大會(CCF ChinaSoft)正式開幕。在25日的云際計算技術論壇上,來自青云科技的顧問軟件工程師張仁宇發表了題為“KubeSphere面向云原生應用的云際容器管理平臺”的主題演講,介紹了青云科技的明星開源項目KubeSphere在云際Kubernetes集群管理、Kubernetes多集群演進、多云多集群管理方案、商業化容器產品和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實踐。
本屆大會以“基礎軟件:自主、安全與創新”為主題,設立了包括院士特邀報告、青年創新獎論壇、專刊論壇、學術論壇、工業論壇、教育論壇、學科競賽等近40個不同類型的學術活動,共探作為我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軟件自主、安全和創新發展之路。云際計算技術論壇則旨在從不同視角分享探討云際計算技術的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成功案例,促進國內學術界和工業界研究者的交流。
隨著容器的普及和Kubernetes的日漸成熟,企業內部通過運行多個Kubernetes集群來滿足應用容器化的需求,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不過,更多的集群也意味著更多的組件管理和更新。對于多 Kubernetes 集群如何統一管理,跨集群應用如何部署、更新等問題,張仁宇在演講中結合青云科技KubeSphere團隊的開發經驗和探索實踐進行了詳細闡述。
KubeSphere面向云原生應用的云際容器管理平臺,以應用為視角,支持多租戶、多云多集群,以Kubernetes的方式管理Kubernetes,提供可插拔的開放式架構,提供DevOps、應用治理、APM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輕松應對多集群管理、應用管理、工作負載等一眾業務場景需求。
企業對于 Kubernetes 多集群的使用場景主要有:高可用、低延遲、故障隔離和業務隔離等。其中高可用主要是將業務冗余部署在多個集群,單個集群故障時實現快速切換;低延遲是在物理上將業務部署到多個區域,將流量轉到離用戶最近的集群處理;故障隔離和業務隔離是通過多個相互獨立的規模較小的集群取代單個規模較大的集群,將故障隔離在單個集群,從而提高整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Kubernetes多集群在給用戶帶來好處的同時,其實也增加了運維和管理的負擔。張仁宇隨后介紹了社區在解決多集群管理問題的方案:聯邦集群(Federation)。聯邦集群方案前后經歷兩個版本,最早的 v1 版本由于 API 不能單獨演進、部署復雜等原因已經廢棄。而作為社區后續推行的方案 v2,即 KubeFed,采用了 CRD + Controller 的模式,以解決 v1 中存在的問題。
KubeSphere 多集群方案在基于 KubeFed 的基礎上,增加了多租戶、監控、日志、DevOps、應用治理等企業在落地 Kubernetes 必不可少的功能,可以納管各大公有云,如 AWS、Google、Azure、阿里云、騰訊云等已有的 Kubernetes 集群,同時也可以接入 IDC 中的集群,可以做到同一入口、統一管理的效果,大大提升了 Kubernetes 本身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幫助企業加速向云原生轉型。
他最后還介紹了青云科技即將重磅推出的商業化容器產品QingCloud KubeSphere 企業級容器平臺(QKCP)。QKCP企業級容器混合云平臺是源于KubeSphere社區的獨立產品,支持多云 Kubernetes 集群管理、DevOps、服務網格、Spring Cloud 微服務、應用管理等多個場景。此外,還有KubeSphere Cloud 云原生應用服務平臺,圍繞 Kubernetes 提供線上工單和一站式 SaaS 服務,幫助企業客戶降低云原生技術門檻。
云際計算已成為云計算創新發展的新模式,軟件定義的云際計算理念在產業界的應用初顯成效。未來,QKCP企業級容器混合云平臺還將和青云科技云平臺、云管平臺、數據庫、存儲、低代碼等產品家族形成更多場景的解決方案,和 AI、工業、金融、安全等領域合作伙伴覆蓋更多業務場景,延展出更多有價值的聯合解決方案,幫助青云科技在金融、交通、能源、醫療、教育、制造等行業客戶加速迭代創新,落地云原生應用,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