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評選2021年全球最成功傳播事件,Facebook更名Meta,當是最有力的候選之一。 元宇宙熱潮攪動公共輿論場,難免泥沙俱下,怪象頻出。 不過另一方面,無論對虛擬世界的形態和影響有多少種展望,其視覺景觀都有著共通“入口”,即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12月,國內VR/AR領域就有阿依瓦、世悅星承、至格科技等多家初創企業發布新一輪融資信息,年內該領域總融資規模,已經確定將刷新歷史記錄,VR/AR產業,在工業領域潤物無聲的滲透后,又站在了消費領域大規模應用的“臨界點”。 如同已被反復科普的半導體產業鏈,VR/AR終端,離不開光機、鏡片、空間計算等軟硬件組件,它們的更上游,則是如同集成電路般關鍵地位的光學微納制造,這也是VR/AR進入產業化新階段的重要動力。 在眾多媒體扎堆在元宇宙話題上湊“熱鬧”時,產業硬科技的“門道”,不應被忽視。 基于這一考慮,觀察者網特約國內AR顯示模組重要廠商—谷東科技負責人龔海飛,就該領域國內外產業格局與技術方向對其進行了采訪。 龔博士表示:目前AR設備還是在B端工業的一些場景應用比較多。趨勢的話從我們這邊接觸的一些信息來判斷,在短期內,也就是近五年內,AR設備和手機還會是一個并存、并行的狀態,不會去取代,目前AR也好,VR也好,首要問題就是在一些上下游的產業鏈上,沒有手機那么完備,也就意味著它無法在商業化上做到手機那樣的精益 我們谷東目前做的產品就是以陣列光波導為主,此外也布局了衍射原理的體全息光波導,后續我們可能會做全息這種光柵和幾何陣列光波導的融合,比如說光線耦入依靠光柵,耦出我們很有可能就是用幾何陣列,發揮它的優勢。 (當前最熱門的鏡片技術路線—衍射光波導,利用類似光纖中的全反射現象,將側面光機的影像,傳導至瞳孔前顯示) 據了解,谷東科技致力于解決AR行業中光學顯示及空間計算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匯聚了一批國內外頂尖研究院所、院校的各類高層次人才,自建高精度納米級全息光學實驗室,自主創新申請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200多項,具備多項行業突破性的專利技術。 其企業愿景是:依托公司四大核心產品矩陣、三大研發能力、三大應用場景,成為AR光學顯示、空間計算的國際先進技術提供商,占領國際和國內高端市場,樹立AR領域的民族品牌,未來成為行業技術持續創新者和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