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范兒
他是小丑、天才、領袖、有遠見的人、實業家、表演者、無賴;愛迪生(發明家)、巴納姆(現代公關之父)、卡內基(企業家)和曼哈頓博士(DC 漫畫中的超級英雄、科學家)的瘋狂混合體。
這是《時代》雜志在 2021 年度風云人物評選中對埃隆·馬斯克的描述。將時間倒流幾年,這樣的評價幾乎原封不動出現在另一個硅谷創業家身上。
她 19 歲從斯坦福大學輟學,將她在宿舍里萌發的一個想法變成產品,執掌一家近百億美元估值的科技公司;
她總穿著一身高領黑色毛衣示人,是個工作狂、完美主義者,被《時代》雜志選為影響全球的百大人物;
當她遭到媒體的質疑,會在電視節目中自信而不屑地回應:「當你想要改變世界的時候,有的人就是會這樣針對你。」
這些故事你應該不陌生,簡直就是喬布斯、比爾·蓋茨、扎克·伯格 、馬斯克等創業家的混合體,如果有一個人能集這么多天才的靈魂于一身,那會是怎樣一個不世出的天才?
可她,卻偏偏是硅谷史上最大騙局的主角——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
▲伊麗莎白·霍姆斯
伊麗莎白曾推出一款「革命性驗血設備」,號稱僅通過指尖采血就能完成 300 多項血液檢測項目,滴血成金,轉眼成為硅谷最耀眼的明星。
這一切最終被發現是一場騙局,這樣一棟被資本、媒體、大眾捧起的摩天大樓轟然倒塌。
歷經長達數年的審理,美國加州地方法院于近日裁定伊麗莎白 4 項投資者欺詐罪名成立,盡管法官尚未宣布最終量刑,可每項罪名最高可判 20 年有期徒刑,這意味著 37 歲的伊麗莎白余生可能將在牢獄中度過。(有法律專家預計不會判處最高刑罰)
編者注:本文首發于 2019 年,有增刪。
成為「女版喬布斯」
伊麗莎白被稱為「女版喬布斯」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中學時代,伊麗莎白就展現出天才的一面,一直保持著全 A 的成績,并在 17 歲被名校斯坦福大學錄取,還獲得每月 3000 美元的科研經費,開始走上科研的道路。
▲伊麗莎白在佩珀代因大學演講
斯坦福工程學院的院長錢寧·羅伯遜(Channing Robertson)是伊麗莎白的伯樂,她破例讓作為大一新生的伊麗莎白進入實驗室與博士生們一起工作。
大一暑假伊麗莎白進入新加坡基因組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工作,當時正值非典施虐的時候,伊麗莎白負責在血液樣本中檢測 SARS 病毒。
從新加坡回來之后,伊麗莎白申請了人生中第一項專利,一個可穿戴的藥物注射貼片,這項專利讓錢寧院長十分驚訝。第二年伊麗莎白決定輟學創業,錢寧院長不僅支持她的決定,還親自擔任她公司的董事會顧問。
伊麗莎白創辦的公司的叫做 Theranos,也就是英文單詞「治療」(therapy)和診斷(diagnosis)的組合詞,方向是做微量血液檢測,即僅通過一滴血檢測多項指標。
故事講到這里,你或許看到了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成長軌跡。事實上伊麗莎白就是喬布斯的忠實粉絲,在創業過程中幾乎處處以喬布斯為模板。
和喬布斯一樣,伊麗莎白在公開場合都穿著同一件黑色高領毛衣和休閑褲,為了配合這身衣服,伊麗莎白要求公司的空調溫度長年保持在 15.5 攝氏度。
在說話時她也刻意模仿喬布斯深沉的男中音,在 HBO 的紀錄片中,多位 Theranos 前員工懷疑伊麗莎白的聲音是偽造的,因為在偶爾滑倒和喝醉酒時,就會聽到她真實的聲音。
伊麗莎白似乎希望通過模仿喬布斯,樹立起成一個特立獨行的怪人形象,這樣的人設在硅谷十分受歡迎,號稱要移民火星的埃隆·馬斯克就是其中之一。
▲埃隆·馬斯克
所以「改變世界」成為伊麗莎白的口頭禪也就不讓人意外了。在《華爾街日報》發出長篇報道質疑 Theranos 時,她在電視節目中是這樣的回應的:
這就是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人會遭遇的事情。他們先是說你瘋了,然后開始打擊你,而你最后卻改變了世界。
雖然最終伊麗莎白沒有改變世界,但她個人品牌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她似乎真的具有媲美喬布斯的營銷能力,有很強的講故事能力。
她在 TED 上動情地講述自己創業的初衷,要讓像她一樣恐懼針頭的人更好地接受治療,不讓像她舅舅那要因為無法承擔昂貴的檢測費用耽誤治療,「我們所愛的人將會改變,整個醫療體系,這個世界都將改變。」
更難得的是,伊麗莎白還成功拉攏了一票政商界大鱷為自己站臺。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任命她為美國全球創業大使,在 Theranos 的董事會里,有兩位美國前國務卿、美國前國防部長、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前任主席、前海軍上將和前海軍陸戰隊將軍,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George Shultz)公開表示:
這個姑娘,就是下一個喬布斯,就是下一個比爾·蓋茨。
乍看之下,Theranos 的董事會就像一個小內閣,有趣的是,作為一家醫療科技創業公司,董事會卻沒有一位有醫學背景的人。
而在 Theranos 備受質疑的時候, 以投資眼光毒辣著稱的傳媒大亨默多克給 Theranos 投了 1.25 億美元,Theranos 的估值一度高達 90 億美元,而伊麗莎白的個人身價也超過 40 億美元。
蜂擁而至的媒體開始把伊麗莎白捧上神壇,《福布斯》把她評為「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時代周刊》提名她為「2015 年最具有影響力的 100 大人物」,《財富》將她評選為「年度商業家」,《Inc》的封面標題就是「下一個喬布斯」……
為什么伊麗莎白能受到這么多名人和媒體的青睞,曾在 Theranos 擔任實驗室助理的 Erika Cheung 在紀錄片里的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雖然很難明白她,但我崇拜她。因為她是一個進入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女性,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偶像。
Cheung 的回答十分具有代表性,畢竟在男性主導的硅谷,能手握自己研發的技術把公司做到獨角獸的女性創始人鳳毛麟角,投資人、媒體乃至美國民眾都需要這樣的故事。
滴血成金,一滴血燒掉 14 億美元?
按照伊麗莎白的設想,她的產品只要采集一到兩滴血,就能馬上檢驗出 200 多項身體指標,她希望像她這樣有針頭恐懼癥的患者,能輕松快捷地完成身體檢查。
這個設想如果實現將徹底顛覆醫療檢測行業,要知道一滴血只有醫院常規檢查采血量的千分之一,而且醫院需要 1-2 天才能拿到化驗結果。更令人動心的是,伊麗莎白將醫院 50 美元的驗血費用降到了 2.99 美元。
這意味著 Theranos 有望取代美國醫療檢測產業 70% 的業務,這個行業 2017 年的年收入約為 730 億元,這也成為了伊麗莎白吸引投資者的有力數據。
然而在前后燒光 14 億美元的融資后,Theranos 最后卻只造出一臺僅能檢測幾項指標而且錯誤率極高的儀器。
《華爾街日報》記者 John Carreyrou 出版的《壞血——一個硅谷巨頭的秘密與謊言》(Bad Blood)里,詳細揭露了 Theranos 的產品研發和造假細節,而最初的吹哨人就是 Theranos 曾經的實驗室主管。
或許是對喬布斯的模仿入戲太深,伊麗莎白對打造「完美產品」十分固執。因為一滴血的量實在難以滿足化驗需求,團隊曾建議增加采血量,遭到了伊麗莎白堅決反對,還開除了產品負責人。
伊麗莎白花起錢來也一點不心疼,200 美元的血盒用一次就報廢,一周能用掉幾百個。可產品一直達不到標準,市場又出現了 12 分鐘內檢測出 31 項指標的競品, 伊麗莎白終于動起了造假的念頭。
為了爭取美國最大連鎖藥店 Walgreen 的訂單,伊麗莎白居然夸下海口稱自家產品能完成 300 多項檢測,甚至還能篩查癌癥,事實上 Theranos 僅有的一款產品 Edison 只能檢測幾項指標。
說了一個謊,就要說更多的謊來圓。為了應付 Walgreen 店內的檢測,伊麗莎白不惜花重金買來多臺體積龐大的的西門子檢測儀器,將店內抽的血快遞回實驗室用西門子的儀器檢測。
▲西門子這套檢測儀器重達 1200 斤
但西門子的儀器也無法解決采血量不足的問題,加上運送過程中血液保鮮不當,檢測結果依然不靠譜,當初所謂「一滴血準確快速檢測 300 多項指標」的承諾一樣沒做到。
面對不達標的檢驗結果,公司的 COO ,同時也是伊麗莎白當時的男友 Sunny Balwani 會直接要求員工將「異常數據」剔除。
▲Theranos 在 40 家 Walgreen 店里設立了采血站點
在后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 FDA 公布的調查結果中,Theranos 250 項檢測中只有 12 項是自家產品 Edison 完成的,而在這僅有的 12 項檢查結果中幾乎沒有一項是準確的。
前面提到 Theranos 的董事會完全沒有醫學背景,同時一家專注于生物技術領域的風投公司投資 Theranos,這其實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問題。
《壞血》一書提到,不少制藥機構和業內人士都早早發現 Theranos 的技術并不靠譜。當 Walgreen 決定與 Theranos 合作時,其實驗室顧問凱文·亨特就提出了質疑,Theranos 則以保密為由拒絕了凱文·亨特考察實驗室的要求。
▲ 伊麗莎白甚至為了邀請時任副總統拜登參觀,臨時搭建了一間實驗室.
可惜 Walgreen 最終沒有聽從凱文·亨特的意見,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就簽訂了 5000 萬美元的采購訂單,還為了 Theranos 設備的放置重新裝修了門店,這些投入最后都打了水漂。
實際上,Theranos 獲得的 14 億美元沒多少真正用到產品研發,很多都花在了伊麗莎白奢華的生活和支付昂貴的律師費。
《名利場》一篇文章中透露,Theranos 總部每月的租金就要 100 萬美元,一張會議桌要 10 萬美元,2017 年以前伊麗莎白租出差都是乘坐私人飛機,還配備了專門的安保隊伍、私人廚師、助理、司機和公關,每月的個人花費就高達 25000 美元。
在騙局敗露后,伊麗莎白和男友都因涉嫌詐騙面臨多起訴訟,據悉兩人的律師費用每月就高達數百萬美元,這些花費均由 Theranos 支付。
▲ 伊麗莎白和律師抵達聯邦法院
而且為伊麗莎白和 Theranos 打官司的律師事務所多達九家,其中包括當年代理微軟反壟斷案的明星律師 David Boies,他是全美知識產權領域身價最高的律師之一,開銷之大可見一斑。
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被打臉的媒體也翻臉不認人,《福布斯》把伊麗莎白的個人身價估值清零,《財富》雜志稱她是「全球最令人失望的領導者」,「女版喬布斯」的人設徹底崩塌。
伊麗莎白掉下神壇,一個時代的結束
其實在 2018 年 9 月, Theranos 已經宣布正式停止運營,等待伊麗莎白的一系列來自各方的訴訟。可由于涉及的投資者和用戶眾多,光是整理資料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美國司法部 2019 年的文件顯示,需要梳理的檔案多達 1600 萬到 1700 萬頁左右。
伊麗莎白共面臨 11 項訴訟,后來案件因為新冠疫情和伊麗莎白懷孕生子等事情不斷押后,直到最近才重新開庭,經過 7 天的審理,陪審團裁定伊麗莎白 4 項罪名成立,包括一項串謀欺詐投資者以及三項針對投資者的電信欺詐,另有 4 項罪名不成立,還有 3 項尚未作出裁決。
▲ 圖片來自:美聯社
而在 Theranos 如日中天的那幾年,那臺號稱「顛覆醫療體系」的設備卻差點釀成悲劇。
一位孕婦在胎兒健康的情況下卻測出了流產,于是開始服用可能會傷害胎兒的藥物。一個健康的人被誤診為艾滋病,為此擔心受怕還花了不少冤枉錢,類似的烏龍數不勝數。
可伊麗莎白似乎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騙子,她在法庭上承認了 Theranos 的一些操作有問題,但堅稱從未故意欺騙投資者和患者。
有意思的是,即便伊麗莎白的騙局基本已經蓋棺定論,在庭審現場已經有部分模仿伊麗莎白標志性打扮的粉絲到場旁聽,某種程度上她或許真是個營銷天才。
伊麗莎白的騙局之所以在十幾年間不被發現,除了她出色的營銷能力和媒體的推波助瀾,還有賴于 Theranos 要求每個員工簽署十分嚴苛的保密協議,因為害怕面臨高額的賠償,大多數員工對自己看到的一切都三緘其口。
這也加大了媒體的采訪難度,HBO 紀錄片的導演 Alex Gibney 也表示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保密協議的影響,獲取 Theranos 內部的視頻素材和內部員工的采訪一點也不容易。
另外一位接近伊麗莎白的前高管表示,伊麗莎白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她將現狀歸咎于律師團隊的無能,她表示自己本有辦法說服一位獲得過普利策獎的記者,讓他相信盡管 Theranos 的技術尚未成熟,但終將改變世界。
伊麗莎白的故事看似充滿了偶然,但在當今互聯網公司這樣的身影并不陌生。像 Theranos 這樣因為缺乏強大規范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流程,導致融資被創始人濫用的事例,在 ofo 和樂視等曾經的明星公司中屢見不鮮。
HBO 這部記錄片的導演 Alex Gibney 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指出很多硅谷人認為 Theranos 不是硅谷真實的一面,可實際上硅谷巨頭們也在對民眾撒謊,蘋果隱瞞了電池老化降頻的真相,Facebook 和 Google 則在濫用用戶的隱私數據。
《紐約時報》也在伊麗莎白被定罪后發表評論稱,這一判決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硅谷創業者曾經秘而不宣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偽裝一切,直到你成功)潛規則將被打破。
蘋果早前已經宣布將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拍成電影,好萊塢女星「大表姐」詹尼佛·勞倫斯將飾演伊麗莎白。
遺憾的是,無論是《壞血》還是 HBO 的紀錄片,都沒有采訪到伊麗莎白本人,HBO 紀錄片的導演和制片人曾花了 5 個小時說服伊麗莎白接受采訪,最終還是遭到了拒絕。
伊麗莎白曾留下這樣一句話:
當我們重新站起來,你就能看到成功的 Ther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