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作者:鴻鍵,授權轉載發布。
“沒有張小龍”成了 2022 微信公開課PRO最大的新聞點,但公開課看點依然很多,且脈絡清晰。
1 月 6 日上午的主論壇上,微信方面介紹了視頻號、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企業微信業務的進展、成果和規劃。下午的各個分論壇則涉及更多主題,如視頻號創作者生態、品牌智慧經營、私域增長、智慧工業、物流行業數字化、民生政務、酒旅餐飲、教育醫療等等。
微信進入了如此多領域,這也讓其招致批評。在質疑者看來,今天的微信功能龐雜,甚至臃腫。
這樣的批評難言恰當,尤其是對于一個超 12 億用戶的“國民級”產品來說。
去年,張小龍談到“希望微信一直保持自己的風格,一個小而美的產品”。而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PRO,我們依然能看到這種“持續性”,一種屬于這個超級App的平衡感。
原子化
“原子化”是理解微信各項業務的關鍵。
2022 微信公開課PRO上,代表視頻號的微信公開課講師表示,“視頻號是對視頻和流媒體直播形式的最佳承載,是原子化的內容組件,最基礎的組件。”
這句話反映的是微信產品體系的邏輯——微信做最原子化的組件,這個組件不可再被分割。組件能在微信生態內自然流轉,不同組件之間可以產生各種化學反應。
比如,視頻號在公眾號里會出現直播提醒,在看一看里會出現直播、短視頻,在搜一搜里用戶會搜到視頻內容,團隊不需要考慮為視頻號做什么樣的能力,視頻號內容在微信生態內“無處不在”。
不同組件之間的結合也將產生更多新的想象力:
“視頻號+微信支付”可以得出收費內容。視頻號團隊表示,未來不排除提供對直播或視頻內容的收費或打賞能力。在分論壇,團隊宣布視頻號“即將上線付費直播間”;
“視頻號+公眾號”,用戶可以通過視頻關注到作者的公眾號,作者將獲得更多的私域流量。后續作者還可以通過消息盒子觸達用戶,進行粉絲運營、精準引流。
“視頻號+企業微信”則得出品牌私域運營能力。企業微信方面也在演講中預告,下周發布的企業微信新版本將“全面連接微信視頻號”。
這是個很“微信”的思路,該思路也和微信本身的優勢有關。無論是微信支付、小程序還是視頻號,不同組件的用戶ID在微信底層是打通的。這是微信的獨特價值。
根據不同場景,各項“原子化組件”可以高效結合,匹配微信生態內的需求。例如,目前視頻號在鼓勵直播商家發力公私域聯動,而為了協助商家激活私域,提升看播的轉化,視頻號提供了包括“直播紅包”、“直播預約”等能力,這正好反映了原子化組件結合的可能性。
微信公開課講師表示,過去一年里,視頻號團隊不斷在優化框架,讓原子化產品能和其它能力進行更豐富的交互。“我們釋放了非常多的能力,未來也會釋放更多能力,大家可以去想象。”
連接
在各個論壇和演講中,微信方面提及最多的詞是“連接”。
公眾號連接了人和內容,小程序連接了人和服務。如今,微信生態內業務增多,業務本身越做越大,但發展邏輯依然是創造更多“連接”。
以微信支付為例,微信支付方面一開始自我定義為“移動支付工具”,但后來發現,微信支付有許多連接能力能幫商家提升其在顧客端的連接行為,并創造新的場景,這將帶來復購的提升、營銷的提效。
于是微信支付提出了“不止支付”理念,并在“建立更多連接,讓連接更緊密”上持續發力。在 2022 微信公開課PRO分論壇,微信支付零售負責人白振杰表示,微信支付將繼續深挖連接能力:連接線下觸點、連接內容場景、連接經營模式。
類似的表述高頻出現:小程序團隊表示將提供更多連接硬件設備的新能力,搜一搜是微信生態的“連接器”,企業微信是企業的“連接器”——連接客戶、連接員工、連接上下游。
所以,“連接”能為個人和企業帶來什么實際價值?
以疫苗預約為例,用戶在搜一搜搜索“疫苗加強針該不該打”后,往往會希望得到在線預約服務。這樣的服務和渠道其實都存在,但用戶不容易找到。為此,微信搜一搜將各個官方渠道和預約方式挖掘了出來,并整理、匯聚,為用戶提供就近打疫苗的最佳方案。這背后是廣泛連接服務并優化生態的價值。
企業方面,通過企業微信,索菲亞總部連接了全國 7 大工廠、數萬名經銷商員工,實現了一體化管理賬號、數據、流程。在五菱宏光的企業微信群內,有車友提出在車內掛袋子不方便,五菱宏光便在駕駛座旁加了兩個掛鉤。這種日常聊天互動成為五菱的創新秘訣,這才有了爆款車型MINIEV。
索菲亞和五菱宏光分別詮釋了“連接”之于企業的多元價值——連接讓信息互通,顧客滿意度和企業生產效率都獲得提升。與此同時,連接也讓企業與消費者保持同步,而抓住了用戶需求就是抓住了市場。
少即是多
2021 年,也就是微信十周年,張小龍用“連接”和“簡單”兩個詞來描述微信:
“連接是很美的。因為世界的運行就是靠萬事萬物的連接而進行的。對產品來說,做連接,意味著做服務的底層設施,因為基于連接可以演變出來的結果是最豐富的。”
“簡單是很美的。從一個物理公式到一個日常用品,往往是簡單的是更好的。實現同樣一個目標,有一千種方法,但只有最簡單的方法是最美的。正是因為有一千種方法存在,所以要真正做到簡單是很難的。”
同樣的思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候。《微信背后的產品觀》里有這樣兩段表述,一段是早期關于要不要為了加功能而加Tab的,當時微信定下兩年內界面只能有 4 個Tab的“協議”(直到今天,微信底部也還是只有 4 個Tab);另一段是關于“搖一搖”功能的思考——“極簡方能不被超越”。
“我們把這個功能做到極簡化,這種極簡化的體驗是很難被超越的。如果一個東西已經做到非常非常少了,要更少是很困難的。”
從即時通訊工具時代,到開啟新一個十年,在一個外界都拿視頻號跟同行對比的行業環境里,我們依然能看到微信的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