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應用高精度定位一直受制于其對于高精度定位模組、天線等硬件的集成能力。雖然華為、小米都陸續推出了帶有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手機,但大多集中在高端機型。是否有低成本的方式,讓更多手機獲得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
2022年1月18日,一款超小型、外掛式GNSS接收機——北斗探針,正式在北斗智能市場上線發售。這款產品全長8.5厘米、重量12.8克,通過Type-C接口連接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改變它們的系統定位數據,將普通的手機、平板直接“升級”為具有高精度定位能力的行業終端。
北斗探針集成了專業級的高精度單頻定位模組,同時標配了5年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可以將手機、平板等終端定位能力提升到0.2米以內。
目前,北斗探針配合相應的APP生態產品 ,可以直接被用于國土調查、農林調查、管線巡檢、地質勘測等GIS行業應用。
同時,在開發者模式下,各種調取手機系統位置能力的APP都可以使用北斗探針的定位數據,這也意味手機應用高精度定位能力的硬件門檻大大降低,通過SDK開發集成的方式,更為豐富的手機高精度應用即將誕生。
北斗探針支持北斗、GPS及QZSS三大衛星導航系統信號,根據不同遮擋、參考站、運動狀態等現實條件,能夠達到固定解、浮點解、單點定位3種狀態,其中固定解定位精度0.2米,浮點解定位精度0.2米-2米,單點定位精度2-5米。
▲經實地測試,北斗探針在非遮擋的城市環境中,可以在10秒左右達到固定解,水平定位精度5.8厘米
“北斗探針內部主要包含了手機內部無法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模組和專業級衛星接收螺旋天線,基于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提供的單頻RTK定位數據則具有全國覆蓋,穩定高效等優勢。”北斗探針研發負責人李松泰說道,他還表示,北斗探針可以支持安卓系統5.0以上版本以及鴻蒙全版本終端的系統數據變更。
北斗探針機內無電池,不需要充電,借用智能設備的電源供電使用,設備在使用時,最高功耗不超過0.25W,一般與手機APP搭配使用。經測試,正常電量手機只使用北斗探針及相關APP,平均可以連續工作8小時。
除了外形輕巧、性能良好,高性價比是北斗探針另一個重要優勢。北斗探針內置5年專業級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這意味著用戶不但省去高精度位置服務費用,還避免了進行數據接入的技術成本、手續申請等,享受到開機即用、全國可用的便捷。為了支持更多場景應用,北斗探針還提供手機配件、平板配件,供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