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比賽服如何“快、護、暖、美”?一套冬奧“戰衣”背后蘊含著哪些高科技?在極寒條件下,如何讓觀眾溫暖觀賽?在助力運動員更快更強的同時,隨著未來冰雪運動普及推廣,高校為冰雪項目研發的各種高科技裝備也將有更多的應用空間。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曹彬團隊參與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人工剖面賽道類場館新型建造、維護與運營技術”項目,研發出了極寒環境下的“溫暖裝備”——智能加熱服和加熱坐墊,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熱、鎖熱,確保觀眾擁有舒適溫暖的觀賽體驗。
智能馬甲、坐墊給人高效補充熱量
記者了解到,聚焦人的需求、感受,收集相關數據來輔助設計,在整個大建筑領域內是比較新的理念。曹彬所在的專業是建筑學院的建筑環境學科,關注如何解決建筑環境營造、提升人在環境中的舒適感等問題。“之前都是研究建筑內、室內場景的環境如何營造,而雪上運動場館是露天、開放式的,此前針對室內空間的傳統方法和技術就不適用。”曹彬告訴記者,此項研究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要清楚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待上一兩個小時,人究竟會有多冷。對于科學研究來說,僅有人的直觀感受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具體、客觀的參數。因此,曹彬團隊在冬天到賽場記錄環境參數,然后在低溫環境艙中模擬環境,并進行受試者實驗,通過溫度傳感器,監測人身體上多個部位暴露在低溫環境下不同時長后的皮膚溫度,以此來評估“人會有多冷”。除真人受試者實驗,曹彬團隊還利用“暖體假人”設備來收集數據。據悉,這個“假人”是機器人,但看起來完全是真人形態,它身體每個部位都可以模擬真人產熱和散熱的情況,同時可以通過后臺程序軟件,監測不同暴露時長、不同厚度衣物下,假人表面溫度變化。
研究團隊使用暖體假人開展低溫環境現場實驗。
知道人有多冷后,接下來就要給人補充熱量。曹彬解釋稱,由于在開放環境下,熱量會不停散發,無法采用在封閉空間內進行取暖和保暖的常規方法。因此,這項研究從理論到解決方案,都沿著一個思路——從人的個體尺度上去考慮問題,要把所有熱量都給到人。那么,極端低溫環境下人需要多少熱量,以及應該給人的哪些部位補充熱量才最為有效和舒適?曹彬告訴記者,這需要研究人的身體各個部位在寒冷環境下加熱的敏感性來得出答案。為解決這一問題,曹彬團隊開發出了一個“人體全身多點位加熱實驗系統”,由疊加態材料制作的“加熱服”和后臺程序構成。“加熱服”看起來是一套薄薄的貼身衣服,各個部位設置有加熱片,同時可以在平板電腦上進行操控和交互。
受試者穿上“加熱服”之后,程序界面可以看到并選擇不同部位、設置不同的加熱溫度。“比如,想給腹部加熱到35℃,或是給腿部加熱到37度,都可以在程序界面進行設置,繼而加熱服會按照程序的設定進行加熱。”曹彬表示。
通過進行一定數量的真人受試者實驗,曹彬團隊總結出規律,找到了在長時間低溫環境下,人們普遍會傾向于給身體哪些部位進行加熱,以及加熱到多少攝氏度會達到較為舒適的狀態。
“如果不考慮保溫,熱量很快就散掉了。”在開放環境下,除了加熱,保溫也非常重要。在保溫性能上,曹彬團隊采用了輕薄的保溫材料疊加態,置于坐墊底層和服裝外層,來阻斷熱量向下、向外散發,保證熱量集中、高效地傳遞給人。“坐墊上表面溫度能夠達到40攝氏度以上,同時由于疊加態材料具備隔熱性能,如果去摸它的下表面,發現是很涼的。”曹彬稱。除力爭服務冬奧外,這些研究成果還能如何應用?對此,曹彬告訴記者,隨著冰雪運動在國內普及發展,會有越來越多賽事和參與者,對于輕薄的疊加態加熱保暖方案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此外,戶外極端低溫環境下、惡劣自然條件下工作的場景也非常多,這些研究成果能繼續推廣。
(信息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