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是“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和重要基石,從國家到各地方,金融行業各項信創相關的規劃、政策相繼出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戰略推動金融自主可控,金融信創再提速。
2022年1月13日,由ITSS數據中心運營管理組(DCMG)指導,雙態IT聯盟主辦的金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匯集金融行業信息技術應用的大咖專家和行業精英,分享金融行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中的成功經驗,杉巖數據CTO邱尚高受邀出席,并作《智能存儲賦能金融信創建設》的主題報告。
圖 杉巖數據CTO邱尚高
以技術為驅動,推進數字金融信創建設蝶變。邱尚高指出,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業務發展的技術底座和基石,金融業務變革和服務模式創新必然要以基礎設施演進為依托。當前,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呈現出底層技術基礎向分布式架構轉型的演變趨勢。新技術應用深刻改變著金融機構商業模式和運行邏輯,金融機構的業務量呈現幾何級增長態勢。傳統的集中式架構難以應對巨大業務量對核心業務系統帶來的沖擊,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積極推進IT架構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轉型。
此外,我國金融基礎設施長期受制于IOE生態,金融行業一直都面臨潛在的安全風險。隨著分布式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國產廠商的迅速崛起,向分布式架構轉型成為金融基礎設施國產化替代的最優路徑,將打破多年來國外廠商的壟斷局面,推動國產化生態走向成熟。邱尚高表示,金融信創建設,重點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軟件,在大數據3.0時代,存儲基礎架構朝著基于數據感知的智能數據預處理和智能調度、應用感知的數據訪問加速、存儲系統自身的智能運維和管理等方向演進,杉巖數據圍繞數據“存、管、用”的客戶價值模型,幫助金融行業信創打造堅實的底座。
在金融信創的廣泛實踐中,從銀行、證券、保險到其他金融機構,信創項目的分步實施特征已明確。從主機、核心業務系統到外圍系統,都開啟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向國產自主研發基礎設施體系遷移的實踐,金融信創產業成熟度不斷提高,相關政策、資金投入力度和技術路徑愈發清晰。
邱尚高表示,在金融信創生態建設中,軟硬件深度融合,兼容適配國產平臺,憑借在高性能大數據存儲和數據智能方面優異的表現,杉巖數據通過了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CTC)、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產品認證,同時兼容適配產品60余項,針對金融行業不同的應用場景,推出金融信創解決方案、金融影像解決方案、非結構化數據統一管理解決方案等多個應用方案,為海通證券、恒豐銀行、廣發證券、平安證券、民生證券、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華潤銀行、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等數十家大型金融客戶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數據底座。
本次研討會,杉巖數據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用戶代表,共同分析金融信創的現狀和趨勢,通過探討金融信創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突破建設瓶頸,推動創新型信息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的深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