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可能會將目光重新投向晶體管的設計上,以便在2nm或以下等級的半導體工藝上使用。近期,一項新的專利似乎指明了英特爾前進的方向,即“堆疊叉片式晶體管(stacked forksheet transistors)”技術,以保持摩爾定律前進的動力。專利并沒有提供太多的細節,而且英特爾也沒有提供PPA的改進數據作為參考。
英特爾表示,新的晶體管設計最終可以實現3D和垂直堆疊的CMOS架構,與目前最先進的三柵極晶體管相比,該架構允許增加晶體管的數量。在專利里,英特爾描述了納米帶晶體管和鍺薄膜的使用,后者將充當電介質隔離墻,在每個垂直堆疊的晶體管層中重復,最終取決于有多少個晶體管被相互堆疊在一起。
英特爾早在2019年就在IEDM活動上展示了3D邏輯集成方面的研究,當時稱為堆疊納米片晶體管技術。至于相關技術如何提高晶體管密度、性能和能效的具體數據,英特爾至今都沒有公開。
位于比利時的研究小組Imec在2019年曾宣布,開發出第一個相關技術的標準單元模擬結果,顯示當應用于2nm制程節點的時候,會比傳統方法顯著提供晶體管密度。其寄望于恒定速度下10%的速度提升或24%的能效提升,同時會有20%的單元面積減少。此外,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占用的空間將顯著減少30%。
事實上,英特爾與Imec在納米電子學領域有著密切而長久的聯系,后者的研究成果也是英特爾新專利的基礎。
【來源:超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