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祖楊,授權轉載發布。
近幾天,無數觀眾正為“時間循環”上頭,并引發了一系列追劇PTSD:聽到卡農的鈴聲下意識要爆炸、坐公交時先巡視車上是否有高壓鍋、“準備藥檢”成了“爬山”之后的下一個帶有隱喻的話題梗。
由正午陽光出品,新生代演員白敬亭、趙今麥主演的《開端》,自 1 月 11 日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以來,話題熱度就居高不下。播出迄今總播放量突破 10 億,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次周更新日的單日播放量達到新高1. 63 億;口碑上看,超過 25 萬人打出了8. 2 的豆瓣評分,懸疑感的劇情和故事也引發了諸多自來水在社交平臺上主動探討、安利。
截至發稿,#電視劇開端#微博話題總閱讀數 35 億,討論量 242 萬。不止如此,《開端》在海外也獲得諸多好評,尚未播完就被韓國買下播出版權。
其實,從海外影視市場來看,“時間循環”并非新鮮的題材,回環敘事的結構也被使用了多次,代表性的如《羅拉快跑》《源代碼》等,那國產劇《開端》為何成功?劇集成功背后又有哪些方法論可拆解?
《開端》如何煉成?
2 集 10 次循環、 13 集共經歷 24 次循環,這就奠定了《開端》節奏緊湊的基調。劇集也從一開始就拋出吸引人的鉤子:一輛正在行駛中的 45 路公交車即將爆炸,大學生李詩情與游戲架構師肖鶴云意外進入了時間循環系統,他們需要在循環中找到爆炸的原因,并解救下車內的其他乘客。
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懸疑的意味也愈發濃厚。前面幾次循環,李詩情、肖鶴云都認為是公交車與油罐車相撞引發的爆炸,于是他們想方設法避免相撞,但即便是躲過了油罐車,到跨江大橋上,公交車又引起了爆炸,由此斷定,這場爆炸是人為引爆,車內或者橋上存在著炸彈。
所以主角想到以驗證乘客包的方式來排查兇手,也是在排查的過程中,逐漸拼接出了車內小人物的生活群像,真實、克制的人物刻畫也映射了社會現實。
比如一身黑衣黑帽死死守護著背包的二次元少年盧笛,自稱“貓之使徒”卻因患有哮喘病被父母嚴格看管,只能偷偷在外租房養貓、維持夢想,這展現出了原生家庭與兒女之間的現實矛盾;比如因為過失殺人被判入獄,刑滿釋放后卻被妻兒“拋棄”的瓜農,當車上有人喊“不許動”時,下意識蹲地抱頭的舉動令人心酸;還比如務工人員老焦在城市打拼,想要女兒用得起城里人用的衛生巾和洗面奶,一個貧窮但努力生活的小人物瞬間鮮活。
他們看似是NPC,但將散落的故事碎片細細串聯起來后,又是一部寫滿了眾生相的駱駝祥子。諸如此類的人物刻畫為“時間循環”這一小眾題材提供了落地的承接,也注入了血肉和肌理。
在塑造人物經歷的同時,也不忘對人性的探討。比如李詩情與肖鶴云在前面幾次循環中也想要“一走了之”,但還是背負起了拯救他人的使命,從自救到拯救,人物的成長線也逐漸豐滿;當兇手陶映紅持刀行刺主角時,幾乎沒有乘客上前幫忙,這也和小人物眾生相的描述形成一種對比:善良的人在面對生死時可能也不勇敢。
講好故事之余,劇情中也埋下了大量的細節和伏筆。比如公交車車身、天橋的形狀都是“循環”的標志,就連配角盧笛的帽沿上,也暗藏了“循環”。
前期預留的伏筆隨著劇情的推進也在一一呼應:老焦和工友吃飯時得知對方收到了見義勇為的兩萬塊錢獎金,所以之后在肖鶴云請求幫忙制服兇手時,詢問“這算不算見義勇為”;第一集中給到警官張成右手無法擰開瓶蓋的鏡頭,等到第 13 集時張成接下高壓鍋時右手“沉了一下”,但仍沒有任何猶豫。前后的呼應增強細節感之外,也樹立起了人物形象。
通過抽絲剝繭發現細節、找到真相,觀眾在觀劇時收獲沉浸式的破案體驗,這是“時間循環”題材的優勢,這一題材還有一個特點是,每一次循環的場景、人物的服化道并不會變化,如何避免觀眾的審美疲勞,這就對演員情緒遞進、機位的設定提出了要求。
《開端》大膽啟用新生代演員白敬亭、趙今麥擔任主演,從呈現上看,他們演繹出了不同循環時的情緒層次:比如在自保和拯救他人時的掙扎,經歷了多次循環失敗后的麻木、崩潰,再到得知底層人民真實生活后的無奈。
白敬亭在接受采訪時也有透露:因為拍攝時是先拍棚內,半個月后出外景,兩者中間情緒的銜接是最大的挑戰。再加之60%的戲都是在公交車上,劇組主創人員每天都在思考機位如何拍、從哪里起步。
除了選角的大膽以外,《開端》還邀請了原著作者祈禱君作為主編劇把控劇本。祈禱君曾在新文中提及,《開端》項目組手把手教會寫劇本語言、格式和結構等專業向的工作,“教我入了門”。
新鮮的題材、新生代演員做主演、原著作者首次擔綱主編劇,可以說從籌備、制作到上線都是一次“摸索”,從結果來看,《開端》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樣本:跳出模板的劇集,也能靠故事基底和精巧的制作來實現以小搏大。
爆款引領行業的潮流走勢
一部出圈的劇集除了能為行業帶來價值參考之外,也反映了當前影視行業的潮流走向。
一方面,觀眾審美水平提高之后,對于同質化、套路化的影視劇不再買賬,這就倒逼著影視上游回歸到內容本身,而如何跳出套路,一是尋找新鮮的題材,二是用元素疊加帶來新的觀感。
過去的 2021 年,類型疊加是劇集市場較為突出的趨勢。比如《你是我的榮耀》《你是我的城池營壘》是在都市情感的基礎上增加了現實向的職業書寫;熱度及口碑出圈的《御賜小仵作》疊加了古裝愛情、懸疑探案;《司藤》也是在甜寵的敘事中增加了“性轉”的高概念。
另一方面,影視行業正處于提質減量的關鍵階段。據《 2021 年國產劇集市場研究報告》, 2021 年共上線 233 部網絡劇,同比下滑21.5%;在播映指數TOP50 中,網絡劇占到 30 部,高質量網劇占比提升。
質量提升、劇集數也越來越短。前幾年注水劇、劇情拖沓嚴重消磨了觀眾的耐心后,節奏明快緊湊的短劇成了適應行業及觀眾需求的新解法,比如去年年尾上線的 20 集“小體量”短劇《愛很美味》,就在一系列大制作中實現了突圍。
基于以上的行業大趨勢,誕生于 2022 開年的《開端》有了“承上啟下”的關鍵意味,以此為切口,也可以觀察出影視行業的下一步走勢。
當觀眾的“影商”提高,新題材、小眾題材涌入國產劇市場,也能“掀起水花”。《開端》在承接住觀眾的期待之外,也印證了敘事節奏明快、情節燒腦的時間循環題材可以調動起用戶參與解謎的熱情。
比如第 13 集交代了這場公交車爆炸的誘因是五年前司機王興德與陶映紅夫婦的女兒王萌萌之死,由此網友大開腦洞點出王萌萌與女主角李詩情一樣也進入了循環系統,這樣五年前后形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在正式的結局上線之前,網友站在編劇的角度探討出了各種版本的結局。
時間循環往往與懸疑相伴相生,刺激的懸疑推理疊加上科幻的虛擬感,也讓單一的懸疑題材影視劇有了創新多樣的表達方式。近年來,懸疑推理類劇集大熱,不過故事線還是主角在“實中尋找實的答案”,《開端》則是通過虛擬的時間循環尋找真兇,是虛中找實,再加上出品方正午陽光本就擅長的小人物刻畫以及現實向的價值觀傳達,這就使得故事敘事更為豐滿有層次。
讓新鮮的題材涌入國產劇市場,讓小眾的題材被大眾看到,視頻平臺在其中的角色不容忽視。在此前,時間循環類題材鮮少出現在國產劇市場,沒有可參考的樣本就意味著劇集播映效果無法預估,這樣的情況下,騰訊視頻選擇《開端》更多的是基于對新題材的敏銳度以及敢于實驗的勇氣。
敏銳度及敢創新的底氣背后,正是騰訊視頻所積累的內容能力能讓其在題材的選擇、劇集的制作過程中發揮作用——從平臺視角積極洞察用戶喜好、做出合理的劇集定位及策略,并在劇集上線后提供相應的資源扶持。
《開端》上線之后引發了“全民催更”,就連主演白敬亭也加入了催更陣容,騰訊視頻積極回應并在 1 月 19 日的更新日多加更了一集,這樣的有效互動也助推了劇集熱度。
綜合來看,《開端》的“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作為時間循環類題材,本身的故事邏輯緊湊,在細節及制作上足以見證主創的用心,演員、出品方包括原著作者有一定的粉絲基數加持;意料之外的是,開年即爆,小眾科幻題材也有成為全民爆款的可能。
2022 年劇集市場的新變革,或許正以《開端》為“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