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黑牛影記(ID:heiniuyingji),作者:黑牛影記,授權轉載發布。
前些日子立了個flag,為了督促自己思考,每天發一條高質量朋友圈,堅持一個月,下面是我截取的其中 6 天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你一些靈感啟發。
#11. 15 思考
不要把抖音理解成電商平臺,至少現在不是,它就是一個廣告平臺,廣告平臺的邏輯下玩的最 6 的還是二類電商。可以扔掉二類電商的核,學習二類電商的殼。
如果把抖音當作廣告平臺的話,品牌再審視自己的打法就會通透很多,而不是一味的開車,連“廣告”(duanshipin)都沒有你瞎開啥車?
#11. 16 思考
個人IP這件事我覺得市場機會是非常公平的,在新事物快速發展期,你的認知稍稍超過多數同行,并加上適當的流量曝光加持(平臺分享、大會分享等),你就可以撬動你望塵莫及的資源和有效人脈,某一維度的認知碾壓是合作談判的頂級籌碼。
對于服務商而言更是如此,在自己的領域如果認知都不能高于甲方的話,又有啥勇氣拍胸脯說自己能行呢?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11. 18 思考
大家感受一下素材質量的迭代更新速度(非達人),千川之于品牌的紅利,應該是品牌看透千川打法后的品效合一,品牌必須去深度理解了千川的內容生態。
品牌完全可以即接地氣兒又不輸品質的去搞有品質且有帶貨屬性的“軟硬告”,短視頻轉化,直播間承接,而不是一味的靠大喊大叫打折促銷來拉停留促成交~
#11. 19 思考
很多導演懂TVC,但是不懂抖音生態下的TVC;很多文案懂寫作,但是不懂商業文案寫作;很多媒介懂投放,但是不懂數據分析和內容創作;還在以極其傳統的TVC產出邏輯在抖系產出,瞎浪費錢。
逼格該有的時候當然要有,但是記住在簽代言人時,留出兩個小時來拍“高品質千川投流素材”,一堆聽不懂的花里胡哨的文案,都抵不過代言人拿著你家產品說一句“這個我用過,真的很好!”
很多文藝青年懂故事,但是不懂抖音故事,以鄙視平臺的逼格不夠來掩飾自己創作上的陽痿;理論上合理存在但是現實還沒有人做的,怎么可能沒有新機會呢?
#11. 29 思考
理論上講市面上不會出現一家特別牛逼的“千川素材”供應商,一方面是因為的客戶對待素材的看法,不會去付很高的費用去買素材,也就導致供應商也不會特別用心去研究產品,仍舊停留在傳統套路模版化,不是供應商沒能力,而是付費價值不值得供應商花精力;
另一方面原因是如果素材供應商做的很牛逼,一定經不住誘惑去碰供應鏈,最困難的事情都解決了,那為何不去碰最后的終端呢?
除非你是品牌不然就極致供應鏈有壟斷權,除此之外都很難把控,所以說客戶和內容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就變得微妙起來。
有問題就必須有解決方案:
1、素材加工能力握在自己手上,找供應商買“優質原素材”,做多次加工裂變混剪。
2、別摳門,相信供應商能力,找靠譜供應商給高價出高質素材,長線合作。
3、新模式合作,尋求共生關系,供應商可以吃到消耗提點或者GMV提點。
4、捆綁合作,以“素材為中心”的代運營邏輯切入,互利共贏!
#11. 30 思考
現階段很的多項目,部分團隊可會能本著“割得韭到菜是也本事”的值價觀,能賺筆一是一筆,其尤是在行業的迭代期是更如此,魚目混珠,參差不齊。
互聯終網究有是記憶的,愛惜自己的羽毛,生態終究會慢慢淀沉下來,長期主義說起來簡單容易做起來滿路荊棘,其尤是對于一幫 95 后的年輕人而言,滿誘眼惑更如是此。
用個恰不當的比喻“即便方對褲都子脫了,我是還選關擇門離去”,不是為因沒有欲望,而在是用強理烈智制壓荷蒙爾的分泌……
#12. 1 思考
樸素的內容載體,不一樣的情感迸發。平臺的發展,用戶的口味越來越挑剔,對品質和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所謂的“優質”不單是快節奏與抖音感,用戶習慣了快餐式的內容消費同樣也有煲湯式的慢內容需求,但前提是捫心自問自己的“煲湯”好不好,不能以對平臺的鄙視來掩飾自己創作上的陽痿;
理論上講好內容是不分界限的,用戶俞加多元,對質量更加挑剔,故事植入品牌,情感認同加持,類型故事系列化,系列故事短劇化,必將是接下來的內容趨勢。
內容邏輯如此,帶貨邏輯依舊如此,還在抱著用純二類素材迎接抖音 2022 的玩家們需要停下來思考思考,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