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吳懟懟(ID:esnql520),作者|咸魚魚 監制|吳懟懟,授權轉載發布。
邁入 2022 年的互聯網上,娛樂沖浪活動越來越多了。
這不,剛從擠滿了幾萬只修勾的蹦迪直播間里晃出,轉頭就被音樂社區里喜慶的大舞臺首頁秀了一臉。
帶著詫異,點進鏈接,原來是官方整活——云村首屆村民聯歡晚會,正在直播中。
「看村晚」三個大字,掛在屏幕正中,而左右兩掛大紅幕布,綁著金穗系帶,喜慶之余,頗有幾分 90 年代的氣息。
而翻出這份村晚歌單,別說,還蠻文藝復興的。
迪斯科熱場,《寶貝對不起》《情人》等時代金曲輪番上,接著,影視金曲登場,GAI唱《刀劍如夢》后,又唱《天涯》,而壓軸篇章,則是 90 年代膾炙人口的經典大合唱。
不得不說,幾個節目看下來,腦海里陡然蹦出一句短視頻APP里風行的熱門BGM:歡迎來到 90 年代。
而這種觀看體驗,和最近幾年來一直在看的春晚似乎不太一樣。
在習慣了聚合無數頂級資源和流量明星的跨年晚會后,再來看這樣一場,樸素、迷蒙,且充滿 90 年代氣息的復古大聯歡時,新鮮之余,印象深刻。
01
當互聯網春晚成為一種新傳統
新年晚會,正在成為內容社區的新傳統。
自三年前B站那場亞文化春晚刷屏出圈后,互聯網平臺和各大衛視都瞄準了新年晚會,并頗有將之作為新年大考的勢頭。
這其中,B站堅持玩梗,反轉一層接一層,套路也一層接一層,騰訊視頻辦起了歌舞脫口秀,一出出儀式感整活,無厘頭之中可見幽默,而云村的首屆村晚,則是一次 90 年代的復古大聯歡。
發現沒有,雖然電視時代過去了,但人們對聯歡晚會的向往并沒有同步消失。
只不過,在前一個時代,人們喜歡客廳圍坐,與家人聚眾觀看?,F如今,聯歡還是要聯歡的,但變成了在線觀看和隔空互動,而匯聚人群的互聯網社區則成為另外一種天然的「客廳」。
雖然時間不同步,形式有差別,但不管是央視春晚,還是互聯網春晚,其大多都是在集體記憶的基礎上誕生的。
「央視春晚集體記憶的符號化構建」一文曾提到,春晚符號有五大基本點,分別為傳統文化、家國情懷、懷舊情節、流行文化、時事熱點,這些符號表征彌補了現代人情感和心理的空缺,實現了全球華人的身份認同和意義共享,使獨立的個體被整合到春晚儀式當中,并在此情節中去記憶、回憶以及再現。
如果說,一年一度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是一種電視儀式,那么,來自內容社區的這類跨晚,則是一種互聯網儀式。前者是電視媒體的產物,也是嫁接年俗的儀式化活動,而后者,是在線互聯的產物,也是嫁接年度文化的記憶剪影。
所以,前一種春晚的觀看方式,往往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而互聯網平臺上的新年晚會,則在春節臨近之際上線,以實時討論和社交媒體轉發為新的欣賞姿勢。
從傳統電視時代的全家集體觀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各自拿著手機、ipad觀看,互聯網雖然改變了新年晚會的生產、傳播和接收方式,但并沒有改變其內核——「享有共同的集體記憶?!?/p>
就像B站跨晚照見了Z世代對ACG文化的熱愛,云村村晚照見了村民對 90 年代音樂風格的喜愛一樣。
新年晚會發展至今,已經不僅僅是衛視間的精彩博弈和互聯網平臺間的資源角斗了,它所包含的含義,應當可以、也確實可以,照見過去一年乃至幾年間的大眾審美和時代情緒。
02
假裝辦一場 90 年代的晚會
如前所述,這兩年,互聯網社區跨晚的出圈,看起來是節目內容的精心編排得到廣泛認同,但實際上,隱藏在內容表象下的主題聚焦,才是出圈的核心要素。
2020 年,B站跨晚出圈,與其說是玩梗的極致,不如說是次元文化的破壁, 2021 年,脫口秀跨年登臺,看似是年度綜藝的勝利,其實是年輕文化對內容制作的入侵。
從這個角度延伸出去,也可以理解,云村村晚,為什么一經播出就令人印象深刻了。
畢竟, 20 世代開啟以來,沒有什么主題能比「復古」更具魔力了。
抖音上,與復古相關的 90 年代變裝一直是流量密碼,年輕時髦的現代女孩,一戴上寬發箍、大耳飾,化上霧面妝容,抹上大紅唇,再配合一個摩登復古的BGM,就妥妥夢回 90 年代。
豆瓣上,有 12 萬用戶「假裝活在1980- 2000 年」,他們會約在新新百貨門口,一起逛音像店,買一份港臺明星撲克牌,也會打開手機,循環一下午的《相約1999》。
另外,在英文里,復古對應的單詞是:「Nostalgia」。它在字典里有兩層釋義,除了表示對往事的懷念,還兼有鄉愁之意。
那么,也就不難理解,云村為什么要在 2022 年,做一臺滿是 90 年代味道的復古大聯歡了。
時尚是時代最直接的反映,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復古已成為一種潮流。就像在現在的歌曲中加入一些復古元素,就會突然讓人覺得很「新鮮」——或許是一部分老樂迷找回了記憶,也或許是一部分小樂迷第一次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所以,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風靡的迪斯科作為熱場曲目最應時不過了,當一首來自迪斯科女王張薔的復出舞曲——《別再問我什么是迪斯科》,在云村村晚被新生代歌手劉柏辛唱響時,這個閉環就達成了。
迪斯科的復古潮流,在當下生而逢時,都市生活讓人壓抑,新冠疫情又迫使人們互相隔離,當過年的儀式感被意外打亂,人們亟需新的刺激來喚醒集體記憶:迪斯科舞曲,帶感的節拍、旋律性的體驗和極強的感染力,可以在一開場就將觀眾帶入其中,舞動起來。
而回憶的匣子一打開,有關 90 年代的記憶就不斷涌現出來。
在晚會中,《花樣年華》前奏一起,就讓人想起,路燈下張曼玉窈窕的身影和層層錯疊的電影畫報。
黃齡一連幾首串燒,嗓音迷離,但飄入耳中卻打開了記憶中的電視機,《好想好想》和《青青河邊草》直接讓人閃回瓊瑤劇一播出便萬人空巷的時代。
而村晚歌單下的熱門評論,也極具畫面感,有人前排兜售「瓜子花生八寶粥」,有人索求桌號準備「打個圈拜個年」。
03
流行是一個循環,音樂尤其
歷年以來,聯歡晚會都被當做一個特殊的文本,它是「立體記錄」的材料,是中國人過年的儀式感活動之一。
但web2. 0 的到來,將這種文本打碎又揉散,并加入了新的成分,于是越來越多的元素參與到這種文本里來——在傳統的央視春晚之外,聚集了無數用戶的互聯網社區,也開始舉辦聯歡晚會。
這其中,以B站為代表的視頻平臺,選擇綜合站內影視文化,提煉出賽博舞臺。而以網易云音樂為代表的音樂社區,則捕捉年度情緒,以復古為題眼,開辦一場 90 年代的限定音樂派對。
到了這里,可能有人會問,這場限定音樂派對除了主題別致一些外,還有什么意義?
當然有。某種程度上來說,云村這場夢回 90 年代的晚會,其實聚焦的是這個時代年輕人對童年回憶的向往。在信息流算法過剩的時代,人們沉迷時間黑洞,也失去了對時間的掌控感,而距離較近的 90 年代則不同,幾乎一提起,立體感就撲面而來。
2022 年初,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的年度榜單也驗證了這一點,榜單顯示,去年全年,有 9897 萬人曾在平臺上搜索老歌。與此同時,抖音十大懷舊金曲中,有三分一來自 90 年代。
從這個層面來看,與其說用戶青睞 90 年代的老歌,不如說,用戶青睞歌曲背后的時代記憶。
這有依據可循,威斯敏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曾顯示,人在從青少年到成熟青年期間是“自我定義”的關鍵時期,而音樂所創造的特殊記憶,將與當時我們所遇到的人、地點和事件進行神奇的聯結,對于我們個性和自我意識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
「音樂的本質在于其美學和文化價值」,這才是這場村晚沒有宣之于口的主題。
就像 80 年代理所當然地成為好萊塢流行文化領域的精神故鄉一樣,網易云村晚對 90 年代的致敬,并不僅僅在于年代本身,在時間尺度之外,更多的注目,恐怕來自上一代音樂人對音樂的純粹追求和直白感動。
所以,這場村晚,不能單純看作是一次「音樂的互聯網化」,而是應該看到,音樂社區中,凝練著的屬于一代代用戶的集體音樂記憶。
很大概率上,觀眾是現在的他,也是曾經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