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丁奕然,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運營社發現,小紅書上有不少人在曬自己的“大廠工作”。
在小紅書上搜索“大廠”,能看到已經有11w+ 篇筆記;在結果頁,顯示有多個與“大廠”有關的 tag 如“互聯網”、“實習”、“工作”等等。
這些與“大廠”相關的筆記都受到網友們的歡迎,熱門筆記獲得了幾千的點贊,還有的點贊量高達2-3w 。董明珠的“欽點接班人”孟羽童也曾在小紅書分享“如何搞定大廠實習”。
有意思的是,在小紅書上“曬大廠”,不單單能獲得流量,有人甚至已經通過“曬大廠”賺到了不少錢......
01
大家都在小紅書上怎么“曬大廠”?
運營社觀察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曬大廠”的筆記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曬“入職大廠”。博主們通常會曬出自己的工牌,同時分享自己的寫簡歷技巧或是面試經驗。
一些博主還會在標題中強調自己是“普通二三本”、“大二零經驗”,同時又能“收割大廠 offer ”、“收入翻十倍”,以這些標簽來博取眼球,營造“普通人也能逆襲大廠”的成功奮斗人設。
這一類型筆記往往能收獲上千、甚至上萬的點贊和收藏,在評論區里,大多數人都在請教博主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第二種,是曬“在大廠的打工日記”。有些博主會曬出公司的下午茶、健身房等等福利,又或是錄下工作時的 vlog ,告訴大家“在大廠上班是一種什么體驗”。
在筆記底下,同樣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好羨慕”,或是詢問博主如何才能進入大廠工作。同樣,大廠 Vlog 也能斬獲不少的點贊、收藏。
“在大廠工作”的筆記會受到廣泛歡迎并不稀奇,畢竟騰訊、阿里、字節等互聯網大廠自帶“光環”,是不少人夢寐以求都想進的公司。一個大廠的工牌背后所代表的,可能是高薪、福利待遇,也可能是知名企業的背書肯定。
對于不在大廠工作但又想進大廠的學生、打工人來說,看到曬“大廠 offer ”的筆記時,出于好奇心,也會想要點擊看看。
第三種,則是曬“自己從大廠離職”。和其他博主曬“在大廠工作”不同的是,不少博主開始紛紛表示要“逃離大廠”。
博主們在筆記中表示,從大廠離職的原因,大多是出于工作壓力太大:“996加班讓人身心俱疲”、“內卷太嚴重”、“無法平衡好生活和工作”、“只是當螺絲釘、沒有成就感”。
有的筆記引起了網友們多達1000+ 條的議論,評論區里涌現了許多同樣在大廠工作、對此表示感同身受的“打工人們”。
而“從大廠離職”的筆記也會受歡迎的原因則在于:
一是制造出了一種“反差感”,別人都擠破了頭想進大廠,他們則選擇了主動離職,并且告訴大家離職的原因,像是為大家揭秘了“大廠工作”背后的真相;
二是“從大廠離職”已經慢慢開始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加班文化”、“內卷”、“只是個螺絲釘”等因素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大廠工作并不等同于成功。相關的筆記能喚起許多大廠員工的共鳴。
02
“曬大廠”成為財富密碼
從動輒幾千、乃至幾萬的點贊數量來看,“曬大廠”已經成為了小紅書上的流量密碼。
運營社注意到,部分筆記的創作者們已經通過“曬大廠”積累了不少粉絲,從素人轉變為了專業的職場博主。
有一位博主就通過不斷分享“在互聯網大廠上班的穿搭”,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漲了9.2萬粉絲,筆記的平均點贊量在1000-2000左右。而在此之前,該位博主也曾分享過自己的穿搭,但獲得的點贊只有寥寥的兩位數。
更有意思的是,“曬大廠”不僅是收割流量的“利器”,并且還成為了博主們變現的“工具”。
1)接商單,三個月收益10w+
有兩位經常更新“大廠工作 vlog ”的博主,目前是簽約于 MCN 機構「摘星閣」。據千瓜數據顯示,她們都已經成功接到了商單。
其中一位有5w+ 粉絲的博主,在之前的三個月里共發布了12篇商業筆記。千瓜數據預估統計,該博主一篇圖文筆記的報價為8500元,視頻筆記的報價則為12500元。
運營社粗略計算,該博主通過“大廠工作 Vlog ”漲粉、接商單之后,已經在三個月里賺到了至少10萬元,平均下來每個月也起碼有3w+ 。
并且,博主們也會以“曬大廠”的形式來發布和品牌合作的商業筆記。
比如下面這篇筆記看似是“打工日記”的 vlog ,實則是給「EUNOVA」品牌的維生素產品帶貨;再比如另一篇以“從字節跳動離職”為標題、獲得2.8萬點贊的筆記,其實是在宣傳「三頓半」品牌。
2)知識付費,最高月入約2w
運營社還發現,目前或曾經就職于大廠的職場博主們不單單能通過接商單來變現,還有的借此做起了知識付費。
一位某互聯網大廠的運營總監(粉絲3.9萬),在小紅書上售賣“如何從0快速做運營”的求職相關課程。能看到,客單價為168元的課程目前已售出28份,總收益超過了4000元。
不光是職位 Title 較高的博主們會做知識付費,一些在大廠工作的實習生們也開始吃起了這碗飯。
一位就職于字節跳動的實習生(粉絲1.9萬),同樣也在售賣名為「陪伴計劃」的指導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如何規劃大學生活”、“如何寫簡歷”、“教授面試技巧”等等。雖然客單價較低為68元,但已經有79人購買,收益也能有5000多元。
另一位正就職于字節跳動的實習生,雖然從今年1月初才開始做小紅書、只有6000+ 粉絲,但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已經通過幫別人修改簡歷來變現了。
在第一篇筆記獲得1.3萬點贊之后,該博主便開始了變現之路。她告訴運營社,「簡歷精修」服務是依據客戶的當前簡歷情況和目標崗位來判定該收取多少費用,客單價一般在300-500元左右。
由于時間、精力有限,她每天只會修改兩份簡歷,有時客戶們需要“排隊等待”。
據運營社粗略計算,如果每天只接兩單、每一單的客單價為300元,一個月里也能賺取1.8萬元。這樣的營收已經不遜色于許多打工人的薪資了。
目前來看,發布“大廠”筆記的職場博主們,盡管變現渠道并不算多,主要是“接商業合作”和“做知識付費”,但不少博主依舊通過“曬大廠”發展起了自己的主業或是副業,從中賺到了一筆錢。
03
結尾
在小紅書上“曬大廠”,似乎正演變為一門“生意經”。
一位字節跳動的員工跟運營社說道:“身邊有幾位同事也喜歡在小紅書上發工作相關的內容,都是以變現為目的......我其實也想做這個,但無奈平時工作太忙了。”
與此同時,也有人意識到,這場“生意經”逐漸變得“魚龍混雜”起來。
有一位小紅書網友發文表示“求求假大廠博主們放過應屆生”,指出一部分博主只是靠“大廠”這個 tag 吸粉、給自己樹立「職場精英」的人設販賣焦慮。以此為鉤子,吸引應屆生們花費昂貴的價格,找自己簡歷修改或做求職指導服務。
還有一位正在百度工作的實習生認為,“小紅書上‘從二本、專科逆襲到大廠’的故事,很多都是博主們精心包裝的產物......很多人只是大廠外包實習、或者是邊緣性的‘打雜’實習,只是有個大廠 title ,實際上經不起推敲?!?/p>
@商業數據派 曾報道,淘寶上有許多專門定制大廠工牌的店家,他們的客戶中就有一部分人買工牌是為了“牟利”。
“小紅書上那么多曬出大廠工牌的博主,到底誰是‘真員工’誰是‘假員工’,無從得知。”
“分享自己的大廠工作或傳授面試技巧”這件事無可厚非,既能幫助到其他想要求職的人,也讓自己多一個收入來源。
但若是“大廠”成為某些心懷不軌的人用來「虛假牟利」的工具,還誤人子弟,這就有待考量了。畢竟對于創作者而言,真實和真誠才是做內容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