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區塊鏈大本營(ID:blockchain_camp ),作者:復雜美研發團隊,授權轉載發布。
2684 億!北京時間 11 月 12 日 0 點,天貓雙 11 終于落下帷幕,天貓第 11 個“雙十一”,依然以優異的成績跑贏電商平臺。
1 分 36 秒成交額突破百億元, 1 時 3 分 59 秒成交額超 1000 億元, 16 時 31 分 12 秒成交額超 2135 億元,已超 2018 年“雙十一”全天成交額。由此展現的巨大的消費潛力的釋放,勢必迎來消費的新趨勢。
在這一背景下,區塊鏈技術正在快速向電商行業融合,本篇文章就從行業應用和技術兩個角度,分別介紹區塊鏈與電商的現狀。
數據爆倉,電商面臨巨大挑戰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 2019 年上半年,中國的網絡零售總額已達到195209. 7 億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24.7%,截至 2019 年,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將突破 7 億人。電子商務現如今已成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似乎發展正好,但我們卻也看到現有電商模式出現的不可忽視的沉疴。
電商信任危機嚴重。消費者網購商品質量層次不齊、產品實物和描述嚴重不符,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實則是線上信息和實際情況不匹配。信任與價值的傳遞問題得不到解決,導致電商的誠信問題日漸嚴重。
假貨頻發,源頭無法追溯。假貨橫行、以假亂真的現象在目前的電子商務中時常發生,即便是電商巨頭,也未能在假貨霸道出行的如今有好的解決方式,歸根結底,是未能從每一環節進行追溯查源。
虛假交易、惡性競爭正影響著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雙十一”期間許多平臺違規促銷屢見不鮮,也有部分平臺虛構網絡交易額現象,“空買空賣”刷單刷評論也是令人頭疼的問題,虛假評價盛行,使得消費者無法客觀判斷商品的好壞。
區塊鏈+電商,引領消費新模式
傳統電子商務的出現,讓商家與消費者的交易突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極大降低了交易雙方信息傳遞的成本,但其代價卻是信任成本的增加,大量假冒偽劣、山寨商品充斥電商平臺,產品供應源頭難以追溯,商品以次充好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電子商務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無法篡改、公開透明的特性,與身俱來似與電子商務密不可分, 33 復雜美CEO吳思進也由此說:區塊鏈比互聯網更偉大,完全是有可能的,包括電子商務也會重構,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那么區塊鏈+電商可以怎么玩呢?目前應用最多的主要是商品生命周期跟蹤和商品全流程物流跟蹤兩大場景。
商品生命周期跟蹤
說起商品生命周期跟蹤,其主要目的是實現消費者可以對廠商源頭進行直溯。
基于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共識網絡進行分布式監管來共同維護區塊鏈,用戶可通過分布式的區塊鏈,去信任的完成每一步操作,隨時查詢到相關的記錄。系統內所有參與的角色,都擁有獨享的私鑰和公鑰,確保系統中每一筆操作都可確認到行為人,大幅降低風控和維護的成本。
此外,在鏈上調用溯源存證合約具體執行并存儲,通過主鏈保證了數據的可信性、不可篡改、可以追溯,通過區塊鏈保證交易安全可靠。
今年天貓雙十一,支付寶也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淘寶賣家秀上,為商家上線區塊鏈盜圖維權工具,讓盜圖維權更為簡單。此外,有超過 4 億件跨境商品添加了區塊鏈“身份證”,比去年多了2. 7 倍。當商家在遭到盜圖侵權時,可通過平臺進行投訴并要求對方刪圖,解決了以往困擾用戶多時的舉證難困問題。
此外,在銷售領域,商品信息在區塊鏈上詳細記錄,從材料采購、工廠加工、物流運輸、商品入庫再到發貨配送,所有環節數據都在區塊鏈上上鏈,達到源頭可控,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
以我們的商品跟蹤平臺為例,我們使用的是數字化防偽存證。如下面流程所示:
通過SpringCloud技術棧,用戶上鏈即可生成專屬的二維碼,方便了線上線下的流轉。對于有高傳播需求的商品非常適用,如藝術品、出版物、農資等。
在溯源方面,區塊鏈可以提供去信任機制,一定程度上實現各利益主體間的自主協作和交易,也使得監管認證更為有力可信。
商品是否由官方商家售出,發貨地是否為商品直銷地都一清二楚,從根源上消除山寨商品。
在鏈上,每個商品都對應一個交易哈希,憑此哈希可以追溯到商品從原料、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信息,從而確保商品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舉個例子,今年中秋我們發起了一個鏈上購買陽澄湖大閘蟹的活動。陽澄湖大閘蟹的生產商,使用自己的唯一私鑰,在區塊鏈商城上發行了固定數量的“數字螃蟹”,即大閘蟹禮盒的提貨券,官方在區塊鏈上將信息上鏈,消費者提貨后通過觀察每個“數字螃蟹”上的私鑰簽名,就知商品是否為官方發售。
我認為,電商是很可能在未來被區塊鏈技術所改造的行業,區塊鏈+銷售鏈/供應鏈,會為傳統電商賦能,最終,電商行業會成長為,商品溯源+商品數字化+區塊鏈提貨券+區塊鏈商家積分+數字資產交易的數字經濟生態。
商品全流程物流跟蹤
可信網絡避免信息孤島,保證貨物安全
《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報告顯示, 2018 年中國電商交易額達31. 63 萬億元,同比增長8.5%,交易規模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也由此帶動著快遞物流業的發展。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 2018 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 1 億件,同比增長26.6%,其中電子商務件占快遞總量的比重已達到76.5%。
當然,龐大的數字增長背后,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快遞爆倉丟包、用戶信息泄露、信息孤島、信息不對稱等,這些問題制約著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區塊鏈技術不可纂改和可追溯的特點幫助下,個人數據的安全性和鏈上數據的透明性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實現。
在區塊鏈的賦能下,運輸過程中的貨物信息對于托運人、承運人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都是公開透明的,從而打造一個可信網絡,確保貨物運輸信息和資金的安全可追溯,物流企業可進行貨物運輸路線和日程安排的優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快遞爆倉丟包的問題。
區塊鏈分布式多節點由相關人員共同操作共同維護,貨物的運輸流程均清晰地記錄到鏈上,裝載、運輸、取件等整個流程都清晰可見,通過各方獨有的簽名進行全網驗證,以達到信息共享和絕對安全。貨物信息均保留在區塊鏈上,物流狀態的變化也均在區塊鏈上展現并且可以追蹤歷史狀態。
去年,我們和上汽集團合作,開發了一個汽車區塊鏈物流系統,將訂單發布、部件發貨、部件運輸、倉庫點貨等流程物流進行上鏈跟蹤,實現全物流跟蹤。
而鏈上信息無法篡改,且依托區塊鏈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使得資金利用率大幅提高,物流跟蹤更為降本增效,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業務成本,也使得自身企業信用不斷積累。
區塊鏈與物流行業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物流可視化管理,所有企業能夠共享一份完整的供應鏈數據信息,以達到共同維護鏈上環境的目的。
區塊鏈+物流跟蹤可進一步推動電商物流業重塑,有望構建一個透明、公開、高效誠信的物流生態系統,實現共創共贏。
區塊鏈的技術已應用到各個行業與領域,而區塊鏈+供應鏈、物流、銷售鏈的結合,能否真正顛覆傳統電商,實現一體化數字經濟生態并促進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轉變,開創電子商務2. 0 時代?讓我們拭目可待!
* 關于作者:
復雜美研發團隊,
杭州復雜美Chain33 底層架構開發團隊,為海航海平線、美的金融、電力巨頭等多家世界 500 強企業上線區塊鏈項目,并落地了平行鏈技術,通過此項技術,落地了近 50 條應用行業公鏈。目標:打造全球公鏈聯盟,實現萬鏈互聯互通的多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