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類似3分鐘看完XX電影的影視剪輯視頻非常火爆,沒空看電影的網友聽別人解說就能了解電影內容了。
但是,其實這一類的影視剪輯視頻絕大多數屬于侵權行為,對版權方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此前國內已經針對此事多次發文整頓。
最近,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今日環球》、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正點財經》等節目再度對短視頻侵權的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報道,也揭露了其中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據央視報道,某些短視頻剪輯號通過簡單粗暴搬運”影視作品,積累粉絲幾百萬,從中非法牟利,有的還收徒”教人侵權賺錢。
其中有一位短視頻博主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收入沒有上限,一個月幾萬有可能,十幾萬也有可能。”
上海浦東法院向央視透露,進入2020年以后,涉及短視頻的糾紛案每年在翻倍增長。
不過,有關短視頻侵權的法律法規等方面也在日益健全,中宣部版權管理局曾明確表示,將按照中央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部署。
去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也發文明確規定,短視頻節目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
央視報道稱,隨著互聯網平臺監管越來越嚴,只要事后盡到刪除義務就不被追究的避風港原則”已經不能成為平臺免除侵權責任的借口,紅旗原則”開始受到關注。
也就是說,如果侵權事實顯而易見,像紅旗一樣飄揚,平臺就不能假裝看不見,或以不知道侵權為由推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