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將是中國邁向“雙碳”目標持續深化的一年,也將是國內經濟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超前發力的一年。對我國來說,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此背景下,碳減排、節能降耗、生態環境保護必將是不確定大未來之中最大的確定性,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之舉,面對“雙碳”目標,會展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
盡管相對于高耗能產業而言,會展行業一度被視為低消耗、低污染的“無煙產業”、“綠色產業”,但由于舉辦會展活動涉及人數多、范圍廣、影響力大、關聯度高,特別是國際航空運輸,以及展覽展示中的耗材、物料、物流和搭建,還有人員的流動以及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交通等各個環節均產生碳排放。根據國際國內不同的研究表明,線下會展活動,以會議為例,超過70%的會展活動排放來自會展人群的航空客運排放,其次是餐飲和住宿。根據國際案例的實證研究,在一個為期3天的1000人的會議之中,產生了5670公斤的廢物,其中一半以上將直接進入垃圾填埋場,平均每人每天產生超過170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全面推進會展行業“雙碳”目標過程中,會展企業更是責無旁貸,不僅需要鑒定科學發展觀,貫徹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倡導低碳的生產和消費方式,還需要科技力量來助力。當前,數字會議、虛擬會議、數字會展、虛擬會展以及虛實相結合的融合會展技術和服務模式不僅創新了展會服務,為雙循環經濟帶來韌性和新動能。與此同時,數字會展科技以天然的優勢促進雙碳目標的加速實現。作為中國數字會展新基建服務商,31會議一直以來致力于科技賦能會展碳中和的創新與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世界VR產業大會為代表的會議數字化服務中,創造了雙線融合會議雙減排的典范。
根據Grant Faber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雜志》的研究,在線下會議中,僅航空客運產生的碳排放量就將是整個線上會議的66倍;而根據Sebastian Jäckle發表在劍橋出版社政治科學期刊的研究表明:純線下會議的碳排放是純線上會議碳排放的97-200倍。根據31會議的實踐表明,以雙線融合的形式舉辦的會議最高可以減少減排達到90%,因此融合會展技術不僅是新服務,也是踐行“雙碳”目標的加速器。
在融合會展之中,數字會展技術通過對線上和線下實現同步減排從而達到90%的減排目標。在線下會展活動中,以數字化替代實物制作的減排,例如,數字注冊取代紙質注冊、數字簽到取代紙質簽到、數字證件取代打印證件、電子餐券取代紙質餐券、電子會刊取代紙質會刊、智能導航取代指示箭頭、數字營銷取代紙質營銷、電子問卷取代紙質問卷、電子邀請取代紙質邀請、電子席卡取代打印席卡、智慧接待取代傳統接待、數字廣告取代實體廣告、電子名片替代實體名片、智能安防減少人力浪費。在線上會議之中,沒有線下會場和人員消費和人員活動的排放、沒有國際國內航空排放、沒有地面交通的排放、沒有餐飲的排放、沒有住宿的排放、沒有搭建的排放、沒有展品制作和運輸的排放、沒有展廳和會場的搭建布置、沒有線下聲光電的排放、沒有實體會場的排放(空調、設備和人員)。與此同時,基于歷史數據,利用31會議的一站式、全場景融合會展平臺可以精準預測每天的注冊人數、報道人數、高峰人流、住宿人數、餐飲人數、社交活動人數分布,從而減少實體浪費。
在融合會展活動中,使用數字會展技術平臺,不僅可以實現減排,還可以讓碳足跡可記錄、可追溯、可預警、可評估。31會議自主研發的融合會展平臺可以通過會展活動“碳排放計算器”計算會展活動的預估碳排放量;還可以支持對融合會展活動的碳排放進行“碳排放預算和決算管理”,讓會展活動碳排放精準可查;會后還可以生成準確的碳排放報告,用于后續評估和碳中和措施的實施。
數字會展來了,會展碳中和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