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智能化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當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互聯網造車勢力走出至暗時刻、進入大規模起量階段后,大概率不會想到,以“智能化”為核心的造車比拼下半場已經悄然而至。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造車企業如果不能補上智能化這一課,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與成就終將化為泡影,止步于這一輪汽車革命的決賽階段;而掌握人工智能、語音交互等關鍵智能化技術的科技巨頭,卻掌握著后發先至、最早實現汽車智能革命的可能。
后者于中國的典型代表就是集度,自2021年3月2日正式注冊成立伊始,集度即以新穎的“汽車機器人”目標豎起汽車智能化大旗。在集度一周年之際,通過SIMUCar2.0版本升級與最強車規級芯片的“上車”,我們看到了智能汽車應有的模樣。
1、SIMUCar:也許是智能汽車研發模式的“福特制”革命
眾所周知,當卡爾·本茨發明內燃汽車后,汽車并沒有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直到福特大膽引入流水線重新定義汽車產業工作流程,才讓汽車真正融入了人類社會。
智能車同樣需要一場研發、生產模式的革新。
在集度首創的SIMUCar(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軟件集成模擬樣車中,集度一改硬件架構先行、智能化軟件研發后置的傳統模式,通過模擬傳統汽車的三電和底盤系統,在接近真實的整車環境下,對基礎車型電子電氣架構進行調整,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功能開發前置,在汽車研發領域極具顛覆意義。
借助SIMUCar模式,集度在去年年底就完成了行業領先的高速、城市雙域智駕融通,驗證了集度L4級智能駕駛能力的安全可靠,走出了與業界“OTA升級實現智能化”路線不同的創新之路。在今年2月完成的SIMUCar2.0版本的升級中,集度更實現了智駕、智艙軟件與自研電子電氣架構JET1.0的完整融合,這意味著軟硬件解耦開發已經完成,下一步集度就將進入軟硬件融合的開發階段。
如果說,之前的新造車企業制造所謂“智能汽車”的創新之處,是用互聯網產品思維來定義傳統汽車,用智能化模塊“裝修”依舊按照傳統研發模式設計的汽車,讓產品功能更貼合車主的真實使用場景。那么,從誕生伊始全套研發流程都在為智能化服務的集度,其所打造的汽車機器人才是一輛有可能成為智能車時代“福特T型車”的產品。
2、集度打出車機硬件智能化王炸:地表最強智艙芯片完成“上車”
集度在智能座艙領域的進展同樣讓人充滿期待,在SIMUCar2.0升級同時,首個搭載高通SA8295P芯片的集度汽車機器人,也發布了其智艙操作系統上的首個軟件版本,包含基于SOA開發的部分功能,智艙軟硬件成功調通。
在數字座艙成為汽車的標配和重要差異化特性的當下,無論是車機系統,還是車聯網系統、ADAS各種功能都將依賴于智能座艙SoC芯片。而以打造產品高度智能化為目標的集度,也必須為首款汽車機器人配置最強算力,高通智艙芯片SA8295P不僅是世界首款車規級5nm芯片,更擁有業內最強算力與最強AI學習能力,無疑將為集度成為集度汽車機器人貫穿“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三大產品理念的“王炸”級硬件。
如果說在這一輪新能源汽車革命中,前期的資金與產品思維優勢讓第一波車企拿到市場最初的紅利,那么在下半場的在智能化競爭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回歸到技術與產品本身,畢竟市場不會區分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一切都要用技術說話。
正因如此,盡管智能車概念可能最早不是由集度提出,但集度革命性的研發思路和成熟的軟硬融合開發能力,極有可能讓汽車機器人走入千家萬戶,帶領汽車市場步入真正的汽車智能化時代。對此,我們可以期待集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