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酷狗音樂業內首創的智能“聽覺保護”功能通過智能識別刺耳聲音并進行減弱處理,既能保護聽覺神經又保證音樂播放品質,填補了音樂類APP在用戶聽覺方面健康保護上的空白。
在世衛組織2021年3月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而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會有聽力問題,近25億人將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其中至少7億人將需要康復服務,而不正確使用耳機的方式是損失聽力的主要有害途徑之一,可能會引起神經性耳聾。
如今耳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設備,我們會在路上隔絕外界噪音聆聽音樂、小說,或者通過音樂讓運動健身過程更加動感。據央視報道,長時間戴耳機造成聽力系統加速衰老,損傷內耳感應細胞。戴耳機即使音量調低,但時間長了也會造成累積損傷,可造成隱匿性聽力下降。這是因為部分歌曲即使在整體音量較低的情況下,仍然會存在著一些的刺耳聲音會緩慢損害我們的聽力。如何在盡情享受音樂的同時又不對耳朵造成損傷成為樂迷們聽歌的煩惱。
酷狗音樂“聽覺保護”功能,于2018年上線,其主要是先對歌曲進行智能評定識別,識別音源范圍十分廣泛,包括了刺耳高音、高頻能量、高頻刺耳諧波的能量和常見的頓卡破音,還有一些典型的失真等可能對聽覺造成損害的聲音;在識別出這些聲音后,通過采取相對應的修復措施,將這些信息按聲學模型移植到不刺激的地方等,減弱刺耳聲音對聽覺神經的損壞,從而達到保護聽力。
用戶只需點開酷狗音樂APP“音樂應用”-“音樂工具”中的“聽覺保護”按鈕,即可開啟,該功能能讓用戶更無憂無慮地欣賞高品質的歌曲。
雖然酷狗音樂“聽覺保護”能夠一定程度的保障用戶的聽覺神經,但使用耳機聽音樂時也需要把握適度原則,專家建議的“三個60”用耳機原則:即使用耳機音量調到最大音量60%以下;連續使用耳機不超過60分鐘,尤其不要聽著耳機休息,否則會造成長時間播放損傷聽力;戴耳機時外界聲音在60分貝以下,不要在嘈雜環境使用耳機,造成聽力超負荷損傷。
目前,越來越多的產品將智能技術與人文關懷融合,確保用戶使用健康。以酷狗音樂為例,在為產品注入人文關懷,關注用戶健康以及特殊群體的需求方面,除了“聽覺保護”之外,還有如服務視障人士的“無障礙適配”功能和保障戶外聽歌安全的“安全聽歌”功能等,以及為用戶提供“煲機工具”“高潮跳歌”“蝰蛇音效”“聽歌識曲”“一鍵派對”等多種創新聽歌黑科技玩法,在滿足用戶多元化的聽歌需求,也在讓音樂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