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上游新聞
凌晨5點多趕著出門坐飛機度假,結果前晚預約好的網約車臨時不來了,70多歲的老兩口不得不提著大箱小箱摸黑走了幾百米才打到一輛出租車。身心俱疲不說,這筆“被爽約”的訂單還遭該網約車平臺全額收費……
3月8日,有讀者通過上游新聞報料臺訴說自己父母清早遇到的煩心事。
“爆胎了,你們自己想辦法”
報料者劉女士說,自己父母都是年過七旬的老人,3月8日早上8點要飛西雙版納,由于準備潑水節后才回渝,所以老兩口準備了兩大箱行李。考慮到父母家附近凌晨很不好打出租,再加上老人年邁行動不便,3月7日晚上,劉女士便早早在T3出行網約車平臺為他們預約了次日早上6點出發去機場的車。
據劉女士回憶,預約單很快有司機接,也跟她電話確認了次日行程;但是隨后平臺告知又換了一輛車和司機,不過更換后的這個司機,劉女士和父親主動打了五六次電話都無人接聽。
“本來覺得T3出行平臺挺大挺可靠,就算一時聯系不上也不影響第二天行程”,劉女士告訴記者,爸媽今天早上4點多起床忙活,5點40左右正準備拖行李出小區前往預約點的時候,接到司機電話(不是系統上的號碼),說車突然爆胎臨時接不了了,讓老人自己想辦法打車去機場。
未乘車卻需支付24元車費
雖然看似距離起飛還有2個多小時,但提行李出小區上車,疫情期間機場的各種檢查,辦登機牌再加上辦托運,再步行去登機口等環節,對兩位70多歲的老人來說,其實時間并不算特別寬裕。
據劉女士父親說,“司機臨時說不來接,(凌晨5點多)那個時候周圍一輛出租車都沒有,我們只能慌慌忙忙又拖又扛、邊觀望邊往車多的主干道十字路口走。那段路有點黑,地磚還不平不好拖箱子,只能肩扛手提,幾次差點摔倒”。最后,兩位老人“摸黑暴走”了400多米才好不容易叫到一輛出租車趕往機場,身心都累得夠嗆。
劉女士父親告訴記者,可能由于自己表達了不滿,后來過了半個多小時該司機突然又打來電話說“已經趕到預約地點,叫我們上車,但那時我們已經上了出租,怎么可能倒回去坐?”。
然而詭異的是,雖然父母最后并未坐上T3出行的車輛,但劉女士的T3出行APP上卻赫然顯示這一筆訂單已經完成,需要支付24元車費。
疑似忽悠?求“爆胎”證據
在采訪中,劉女士認為,雖然網約車司機遇到突發情況接不了乘客,不是什么大問題。但特殊時間、特殊環境下的臨時爽約,平臺和司機還是應當謹慎對待,“畢竟像老人凌晨要趕去坐飛機、坐高鐵之類的情況,如果遭遇臨時爽約,一時之間很難找到替代的出行工具,就會耽誤大事”。
她同時表示,從司機態度和口氣上感覺并不是車輛真的突然爆胎,而是很可能司機跑了其他訂單后嫌父母家太遠不想來,于是找借口爽約忽悠二位老人。
她表示,一是希望司機和T3出行平臺能夠拿出這輛車3月8日凌晨四五點鐘爆胎的證據,“如果有證據,我完全可以諒解臨時爽約”;二是希望平臺解釋為什么明明頭天晚上可以單方面更換車輛,但臨到頭碰到司機去不了、平臺卻不能幫忙換一輛車,乘客只能“自己想辦法”;三是希望T3出行能夠解釋為什么乘客根本沒上車,卻顯示行程已結束并要按全程收費。
記者隨后在3月8日中午以劉女士的口吻致電T3客服進行申訴,該客服稱將進行查實。但截至3月9日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上游新聞將持續關注該事件后續進展。
上游新聞 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