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新格言,首次出現在北京冬奧賽場,成為世界各國對于奧運會這一平臺的新期待。從這個格言的變化,讓我們聯想到了數智化平臺的建設和發展。
早在2001年,當時互聯網泡沫破裂效應顯現,帶動整個市場走低,但這樣的行情卻難擋創業者對于平臺(platform)的向往。
就是在這一年,幾個曾經在亞信共事的高管劉亞東、黃柳青等人,共同在海外成立了普元(Primeton),其方向是做企業級平臺軟件,成為國內較早引入平臺理念、布局信息化平臺的廠商。
二十年過去,IT產業風起云涌、大浪淘沙,普元已于2019年上市,成為企業級軟件平臺領域的佼佼者。平臺雖是經年老梗,卻總能煥發新枝。不論是開發平臺、業務平臺、應用平臺,還是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關于平臺的創新與實踐,從來就沒停止過,也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雨后春筍般快速涌現。
面對各種各樣的平臺,入局其中的生態伙伴,是怎么看待,又是怎么選擇呢?CDEC2022中國數字智能生態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軟件渠道大會即將給出答案!
從生態伙伴“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期望中,我們看到了平臺在2022年的責任與擔當。
1.‖生態伙伴對平臺的兩大擔心
海比研究院認為,平臺出現在于生態伙伴對于效率的本真追求。對于平臺的執著,在很大程度上能顯示出平臺創始人對于技術改變世界的人生信仰。
1997年,喬布斯重新執掌蘋果之后所發展出的平臺理論,就是先例。喬布斯的平臺理論是正反饋模型,平臺上提供的內容和服務越多,蘋果硬件產品銷量就越大,形成蘋果產品和平臺相互促進的正反饋,幫助蘋果從破產邊緣走向世界最賺錢的科技公司。
在當今上云普及的情況下,平臺擁有強大的計算、存儲能力,涵蓋了低代碼、流程、集成、移動、業務規則在內的平臺服務,不僅能夠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本地安裝等不同部署,還能夠滿足企業在發展進程中的數字化需求,可以釋放出廣闊的商業潛力。
理想狀態下,平臺商搭建出以自身為核心的開放式協同體系,負責平臺的整體支撐與運營,數字化平臺可以以ISV、集成商、服務商為代表的平臺參與者,一定會與平臺商發生聯系,實現開放式、實時性的多重鏈接和高效協作,。這樣,平臺商一是可以用低成本地為生態伙伴提供開發能力,商機與價值;二是更能為平臺自身提供更豐富的市場對價手段,形成平臺+生態共同發展。
但現實情況與此往往不同,平臺商與生態伙伴達成共贏的,并不是那么鼓舞人心。根據海比研究院調研,平臺與生態信任感有待加強。從生態伙伴角度,伙伴們認為,高質量平臺并不多見,“安全”是選擇入駐平臺、判斷平臺高下的重要選項。36.7%的用戶表擔心平臺服務帶來數據泄露。
另外,海比研究院在研究中發現,很多伙伴還提出,單一技術不是核心,要把所有技術串聯起來、組合起來,才能在企業級應用中發揮出重量級作用。平臺商提供的產品功能仍需完善,平臺產品規劃仍是平臺做好產品的重點。平臺產品功能不足表現多樣,具體包括“難以滿足用戶的定制化需求”“難以滿足用戶的部署方式需求”“難以滿足用戶的熱門技術需求”等。
一家新型的致力于客戶運營的CRM產品伙伴向海比研究院介紹,他們對平臺商是又愛又恨,恨大于愛。受平臺商的“誘惑”,以及未來生態的重要性,他們對平臺商都有非常高的期望。他們在2020年決定加入該平臺生態,并將自己的產品和平臺進行綁定。為此,他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但好不容易基本達到平臺要求之后,平臺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海比研究院發現,這樣的生態伙伴們有兩大苦惱。
一是,為了與平臺商合作,伙伴將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甚至是商業機密向平臺商開放,但并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
二是,平臺在產品技術上并非那么好用,給基于平臺開發或集成產品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他們也沒有深切感受到平臺給自身帶來的價值。
我們在采訪過程中,深切感受到,2022年平臺將更加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伙伴加入到生態之中。2022年,平臺承載的責任與擔當十分巨大。
2.‖四大使命與擔當
與傳統IT時代相比,當前數字化供給側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要快速“解決變化”——市場在變,業務在變。在這種情況下,傳統軟件開發門檻高、周期長就很難適應,迫切需要新一代研發模式,由此誕生各樣平臺,其名目和種類非常繁多。
按照提供價值的側重點不同,海比研究院將平臺分為技術賦能、應用開發、集成服務和底座支撐四種類型。
技術賦能型平臺價值在于將技術賦能于前端的應用和業務,降低技術的使用門檻,如人工智能平臺;應用開發型平臺重在提升應用開發效率,如低代碼平臺;集成服務型平臺重在解決數據孤島問題并深度挖掘數據潛力,如數據平臺;底座支撐型平臺在于提供以云原生技術為主的底層技術支持,如DevOps平臺。
在生態伙伴們看來,這不僅僅是平臺的四種類型。在某種程度上,技術賦能、快速開發、數據集成、架構支撐也是平臺在產品與技術方面的四大使命與擔當。
與國外市場相比,國內企業級軟件發展有自己的特點。在國外,很多企業進行數字化,特別是那些以前經歷過工業化的進程,國外的需求更多是標準化的過程。而對于國內數字化供給方,包括平臺商、開發商、服務商等,大家面臨的是“標準化+個性化”一次疊加的用戶需求,挑戰比較大。
由此,在實踐中,市場呼喚的新時代的數智平臺,需要集合開放、業務能力、數據能力、技術能力于一身,并可提供能力的復用、組裝,支持復雜應用敏捷開發。
集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彈性使用IaaS資源、實現資源高效管理,內置業務模型和數據分析模型,重視數據安全,完善生態治理制度,在此基礎上實現平臺生態的互通與共贏。
這是生態伙伴對高質量平臺的向往。
3.‖高質量平臺的淬火重生
海比研究院研究認為,一個合格的平臺應該具備三項核心要素:承載、鏈接和賦能。不能同時兼備這三種要素的平臺不是“真”平臺,而是“偽”平臺。
去“偽”存“真”,實現平臺的高質量發展,是2022年平臺的責任與擔當。
從數字化平臺自身建設,智能化、數據驅動、可組合、云原生和開放融合等關鍵能力要素必不可少,通過平臺打通技術、業務、數據各種能力,讓企業的IT資產可以得到沉淀、復用,提高效率、支持敏捷創新,并確保研發過程更規范、更一致、更團結,助力提升企業數字化管理效率,就是高質量平臺的方向。
當然,判斷平臺是否做到高質量,與平臺企業、生態伙伴所處的發展階段關系也很大。
按照使用范圍劃分,平臺使用對象可從自用開始,逐步拓展到他用,進而服務整個生態。建設自用平臺,平臺提供商首先需要判斷自身業務及未來布局是否具有共性支撐需求,有需求、有戰略就可采取行動,盲目跟風去建設。
他用是廠商實現“平臺+生態”必不可少的一步。平臺需要兼顧主攻與協作。沒有主攻業務方向,平臺及伙伴缺乏個性,難以形成業務流量入口;沒有協作與配合,即便拿下業務也很難實現持續輸出產品或服務,客戶/用戶滿意度難以提升。
依托平臺他用、生態用,在平臺上的生態伙伴企業將會出現輕量化、專業化、精進化的趨勢。平臺商只要抓住客戶需求,圍繞宣傳營銷、商務對接、產品提供、定制開發、實施交付、服務運維等核心環節中的一到兩個,剩下的都可以交付給生態伙伴來實現,共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體驗。
未來,數字化需求會更加錯綜龐雜,每個平臺的產品和服務到達用戶都有多條路徑,以客戶為中心,共生共贏,成為平臺生態構建的新規則。平臺商的發展策略將是以行業為軸心,推動被集成,攜手伙伴繼續集聚和應用下沉。
海比研究院預計,2022年,“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高質量平臺將源于平臺,而不止于平臺。基于新平臺、新理念打造數智化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這既是平臺的責任與擔當,也是各類伙伴在生態重構中難得的創新與發展機遇。
想獲得更多行業動態、研究資訊、廠商干貨,于各位數字生態渠道伙伴們共同探討發展方向?3月31日CDEC2022中國數字智能生態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軟件渠道大會北京站強勢開啟!我們一起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高質量平臺而探討!
更多活動信息請在活動行中搜索:CDEC2022中國數字智能生態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軟件渠道大會,或關注中國軟件網官網、中智觀察公眾號信息!